师:同学们,今年的8月15日是抗战胜利60周年的纪念日。那天我来到抗战纪念馆,在一幅画前,我久久地注意,这幅画蕴藏着一个悲壮的故事。我们今天要讲的课文就是这个故事。请同学们轻声快速地读读课文,读完后请你用一句话或一个词语表达对这五位战士的赞誉。
生自学课文。交流:
生1:这五位壮士都英勇无畏。
生2:这五位壮士都英勇无畏地献了身。
生3:这五位壮士真不愧是我们中华的儿女。
生4:这五位壮士的勇敢和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5:我非常佩服。
师:同学们只有您这样评价和赞誉的人我们才能称之为壮士!让我们充满敬意地来读读课题。
生:《狼牙山五壮士》。
师:让我们走近他们,再去经历这惊心动魄的故事。认真读读课文,借助课后第三题,给故事发生的每一个段落列一个小标题。这么感人的文章同学们可以带着情感来读,读出声音来。
学生自由板书小标题,教师板书部分词语。
师:同学们刚才读课文的时候,许老师发现这几个词部分同学有困难,我们来把它们读正确。
生:“晋察冀、抡一圈、磨盘、雹子。”
看同学列的小标题。
师:同学们你们心里列的小标题跟他一样吗?都同意是吧?确实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每一个情节都牵动人心,这惊心动魄的故事是这样组成的……
生:接受任务──抗击敌人──引上绝路──英勇杀敌──跳下悬崖。
师:展览馆中陈列的这五幅画就真实的展现了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我们再去仔细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合适的句子给这五幅画配上注解,然后读好它们。
学生自学并反馈。
师:我们先来交流第一幅画面。
生: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一带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师:你们同意这个句子吗?
生:同意。
师:是的,六班的五位战士临危不惧,毅然接受了任务,一起读这句话。
生: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一带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师:第二幅画面呢?
生:为了拖住敌人,六班的五位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撤退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
师:还有补充吗?
生:他们利用险要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
师:谁再来读读这两个句子。
生:为了拖住敌人,六班的五位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撤退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
师:你读一次又一次的时候读得深沉而有力为什么呢?
生:因为战士们的英勇奋战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他们每进攻一次就被打退一次。
师:谁还有补充?
生:他们利用险要地形,险要地形要读重音,因为他们利用险要地形才能把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退。
生:这里的痛击也要读重音因为他们很痛恨敌人。
师:还有同学要说吗?再读读课文,谈谈你的理解。这一次又一次的战斗是怎么样的呀?
生:这一次又一次的战斗是非常激烈的,这五位战士能把敌人打下去他们非常了不起。
师:是呀,同学们五位战士他们面对的是──一大批敌人。他们是那样英勇无畏地痛击敌人,把这两个句子来读一读。
生:为了拖住敌人,六班的五位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撤退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
师:我请一位同学和我合作读这两句话。同学们读具体写战士们作战的句子,一组读一句。
师生合作读。
师:满意吗?
生:不满意。
师:再来读。
师:第三幅画面你们找到合适的句子了吗?
生: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句:“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师:同学们找的是不是这两个句子?
生:是。
师:谁再来读读这段话。
生: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句:“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师:这个走字你读得斩钉截铁,你能谈谈你的理解吗?
生:他很坚决。
生:因为他们有两条路,一条可以跟上连队,可是敌人可以跟上来。班张选择了走上莲花瓣,引敌人走上绝路。
师:他们选择了这条路,就是选择了什么?
生:选择了把敌人引上绝路。
生:就是选择了人民群众的生。
师:他们就是这样舍生取义,义无返顾。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女同学读。
生:走!
师:男同学读。
生:走!
师:全班同学一起读。
生:走!
师:走字掷地有声,真可谓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战士们热血沸腾,读──
生: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师:再读这段话。
生: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莲花瓣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他们知道班长要把敌人引上绝路。
师:第四幅画面你能说一说吗?
生:顿时石头象雹子一样带着五位战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师:还有不同的句子吗?
生:他刚要拧开盖子,班长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同志们用石头砸!”
师:同学们想想这两个句子哪一句更加简明,更加能说明第四幅画面的意思?
生:第一句。
师:那好我们就来读跟这一幅画最紧配的句子。请男同学来读──
生:顿时石头象雹子一样带着五位战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师:一起来读──
生:顿时石头象雹子一样带着五位战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师:我们来看最后一幅画面,交流一下。
生: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爬上来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师:谁还有补充吗?
生: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豪迈的口号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生:说罢他把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向悬崖,象每一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山崖。
师:是呀,同学们你们看,这一幅画面有这么多精彩的句子,再来自己读读这段话。谈谈你对这段话是怎么理解的好吗?学生自读理解这一段话。
师:谁来谈一谈。
生:五位战士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牺牲了自己我觉得他们英勇无畏。
生:五位战士为了保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大无畏地跳下了悬崖,这令我十分感动。
生:他们宁可跳下悬崖,也不愿被日本鬼子抓住,成为俘虏,他们想为连队出一份力。
师:他们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是吧
师:同学们再来读一读这段话,注意关键的词语。来体会体会。
学生自读。
师:谁先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我觉得昂首挺胸这个词很关键,体现了五壮士对死毫不畏惧。
师:谁体会到了壮士们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的喜悦?
生: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想我们已经完成了任务,不能给日本人给俘虏,于是他们跳下了悬崖。
师:这喜悦包含着完成任务的自豪感。
生:班长象每一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山崖。说明他每次战斗都是冲在最前面的。
师:对,班长身先士卒。对这个喜悦你们还体会到什么吗?
生:他们凭着自己的实力保护了连队的主力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觉得很自豪。
师:对,这喜悦包含着班长和战士们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的热爱呀!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学生齐读课文最后第二段。
师:同学们战士们就是带着对祖国的满腔赤诚跳下悬崖的。山谷里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你听到了吗?
生:听到了。
师:听到了吗?拿起语文书读最后一节。
学生语文书读最后一节。
师:是的这是顽强不屈的中国人民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就是这展览馆中的讲解员,你愿不愿意带着对五壮士深深的敬意,用自己的语言来讲述这个故事呢?四人小组选择其中的一幅画面来讲一讲。如果有困难可以看上面的提示语。
学生准备。
师:好,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第一幅画面谁来说,没人说我来说了,第二幅画面?……
师:五壮士的故事是一本厚重的书。1941年秋,日寇大肆进攻我狼牙山地区,七连奉命在此坚持游击战,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想龙王庙一带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主力的任务交给了六班,六班临危不惧,欣然受命。
生:为了拖住敌人,六班的五位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撤退把大批敌人引上狼牙山。他们英勇无畏,顽强奋斗。
班长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句:“走!”带着战士们向莲花瓣走去,把敌人引上莲花瓣。
生:战士们站在莲花瓣上,向敌人射击,在山路上留下了许多敌人的尸体。
生:五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爬上来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首先跳下了悬崖,战士们也跟着跳下了悬崖,山谷里响起了他们豪迈的口号声。
师:让我们充满激情地朗读这首诗。
生:巍巍燕山高,萧萧易水寒。英雄五壮士,威震狼牙山。
师: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的名字。学生读五壮士的名字。让这战争年代的豪情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