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要求】
1.通过自学理解和积累文中字词。
2、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理清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3、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基本阅读方法,即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4、能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联系生活实际对小说中的人物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习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情节,理清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2、了解小说的基本知识及基本阅读方法,即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通过情节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通过细节描写体验人物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司马懿( )旌旗( )隐匿( )纶巾( )
焚香 ( )模样( )远遁( )言讫( )
2.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明末清初的小说家。( )
《三国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全书120回。( )
罗贯中在采用三国故事题材时,接受了群众赋予这一题材的拥曹反刘的思想倾向。( )
3.四大名著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你能写出其名字并注明作者吗?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探究】
4.本文系小说,小说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你能将本文准确地划分吗?请用四字概括出各部分的段意。
5.在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说司马懿引15万大军而来,而诸葛亮仅有2500人在手,作者为什么要这么清晰地交代双方的兵力呢?
6.“众官听得这个消息,尽皆失色”简单分析一下“尽皆失色”,说说这句话在本段中有何作用?
7.文中第二自然段写“大开四门,每一门用二十军士,扮作百姓,洒扫街道,”第三自然段又写“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这里仅是对上文的简单重复吗?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8.从“笑而不信”到“大疑”再到退兵的变化,可以看出司马懿是怎样的一个人?
9.文章在第四自然段,我们未见一字写诸葛亮,可我们却清晰地看到了诸葛亮的形象,你知道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这种手法有何好处?
10.文中三次写诸葛亮的“笑”:笑容可掬——抚掌而笑——拍手大笑,三次虽然都是笑,但人物的心理是不同的,请作以简单分析。
【拓展延伸】
11.诸葛亮是历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军事家,你能写出两件关于他的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没学本文之前,你所知道的诸葛亮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学习了本文之后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感想呢?
13.试想空城计真的是毫无破绽吗?为什么?司马懿为什么就没有发现呢?
读写链接
14.在本文中作者仅用“尘土冲天”四字就写出了司马懿来兵之众,之凶,现在就请你利用丰富联想和想象,用50—100字勾画出一个杀气腾腾的古战场。
七年级上册《空城计》导学案答案
1略2、(1)×(2)∨(3)×3、略
4、开端(1):兵临城下.发展(2):临危施计。高潮(3-4):司马中计。结局(5-6):孔明释计。
5、运用对比,突出军情的危急
6、“尽皆”是说各个官员无一例外,“失色”说面对险境无计可施,全都吓得脸色大变。用众官的表情衬托军情的紧急。用来反衬烘托诸葛亮的冷静沉着和杰出的才干。
7、一方面表现出“空城计”之“空”,另一方面也从侧面突出了对诸葛亮的刻画。
8、课文里提到司马懿料孔明“平生谨慎不曾用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可见司马懿是老谋深算的。但同时也是疑心病重“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骄傲自负、刚愎自用。不听司马昭的劝告还骂儿子“汝辈岂知”的一个人。
9、侧面烘托。写出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知己知彼,丰富了人物形象。
10、笑容可掬:此时诸葛亮欲诱司马懿中计,诸葛故作轻松
抚掌而笑:此时司马中计,诸葛如释重负
拍手大笑:此时诠释空城计,诸葛亮的自信与得意,也有对司马的嘲笑。
11、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木牛流马运粮草。
12.
13. 我认为司马懿不是没有发现疑点,而是以退为进。司马懿手握重权,势力与威信足以使国君感到威胁。他一直与诸葛亮相斗,使君主认为他还有利用价值。若诸葛亮死了,那唯一障碍消失,吴君就会想尽办法剪除他的羽翼,没有充分的准备司马懿就会处于弱势。所以他在等待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契机,再与诸葛亮相斗。
三、读写链接
14. 阴风列列,黄沙卷起烧焦的旗帜,在漫漫的沙石里,冒烟的木头发出阵阵让人恶心的臭味.几具还没有完全被沙石掩埋的尸体上空盘旋着几只秃鹫,尸体上好几个箭头还在,那断了的长枪却依然握在尸体的手里.远处,撕杀呐喊声不绝于耳,或许明天早上又将多几万具尸体.阴风开始怒嚎,似乎要唤醒死去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