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课文以回忆的形式,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晰。作者开门见山,指出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的基调,同时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接着,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关系: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母子感情却丝毫未减,相反因为母亲的离世,更加深了自己对母亲的歉疚,并为此不断怀念母亲,这为阐述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铺垫了感情基调;然后,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和祖国的怀念,将对两位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最后,作者呼应文章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两位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编排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从多个角度表现本单元的主题──祖国在我心中;另一方面,学习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本课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抓住那些表情达意的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感悟,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课文语言富有跳跃性,而且作者对母亲和祖国的这种深厚感情,学生缺乏现实体验。因此,在感受作者的情感方面会存在一定的困难。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
“频来入梦”,频,屡次,连续几次。意思是祖国母亲经常到梦中来。作者远离故土,身居异国他乡,犹如孩子离开母亲的怀抱,心中无限思念。尤其作者是第一次离开,离别的滋味尤为强烈,心中不断涌现祖国的身影,不断回想起故国的生活、故国的亲人,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对祖国母亲的情感随着离别时间的长久在不断加深。句子中一个“也”字很巧妙地将祖国与母亲联系起来,可见在作者心目中两者的确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
②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
“凄凉”,寂寞冷落,凄惨。作者身在异国小城,一方面感到自己与母亲的距离远了,与祖国的距离远了,与亲人的接触少了,心中有忧愁、有思念;但是在远离家乡的日子里,能时常怀念起在故国的生活情景,不断回想起故国的亲朋好友,感到他们无处不在,心中自然又多了一丝安慰、一些宽心、一点甜蜜,他们是那样牢固地烙印在自己的记忆深处,在作者孤寂时陪伴着他。作者通过比较的方式,将自己对祖国母亲的怀念表达得非常充分。
③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怅望灰天”,惆怅地望着天空。由于作者长期在外求学,留在母亲身边的时候不多,必然对母亲的音容笑貌记忆不深,对母亲的怀念更多的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因此尽管作者想努力回想母亲的样子和容颜,但无奈模糊不清,只能尽力地怀念,不断地回想。
(2)对词语的理解。
真挚:(感情)真诚恳切。文中指作者对自己的母亲和祖国都怀着同样的敬意和真诚的爱意。在作者心目中,两位母亲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
弃养:婉辞,指父母死亡。
寝不安席:无法安然入睡。文中指作者因为母亲的突然去世,心中感到无比悔恨,脑海中一直浮现着母亲的样子,在不断自责和愧疚中无法正常入眠。
终天之恨:终身的遗恨。文中指作者因为失去了母亲,而感到终身遗恨。
薄暗:昏暗。文中指黄昏时候,夜幕逐渐降临,天地间一片朦胧、昏暗。
沮丧:灰心失望。文中指房东太太一直期待着儿子归来,儿子却迟迟未归,心里有种失落感。从中可见母亲对孩子的牵挂,体现了母亲的爱。
思潮起伏:接二连三的思想活动。文中指作者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心里感到落寞无依,脑海中一直盘旋着祖国的影子,回忆着在故国的亲人和朋友,各种念头此起彼伏,不断涌现在脑海中。
心潮腾涌:心情跳跃、涌动。文中指作者想到自己的母亲和祖国母亲,心情非常激动,恨不得立刻回到她们身边去,不想在国外停留。
二、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学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三、教学建议
1.课前,有条件的地方,可安排学生搜集季羡林先生写的讴歌母亲为主题的文章,以及他在德国留学期间的一些资料,为学习课文、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打基础。
2.导入新课时,可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小苗和大树的对话》《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或者课前了解到的有关材料,师生交流对作者及文章背景的了解;也可从交流各自对母亲的感情入手,获得对文章主题的粗浅把握。
3.文章情感丰富,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贯穿全文,要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具体感悟,感受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深厚情感。课后练习第一题的编排正是体现了这样的训练要求,教学中可以以此为主线,引导学生画找相关句子,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在读中加深理解,感受作者对母亲,尤其是对祖国母亲不变的情感。
首先是对亲生母亲的感情,重点研读文章第2自然段。“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联系上下文,让学生感受从六岁离开母亲到母亲去世,作者有十多年时间不在母亲身边,虽然中间有短暂回归,但毕竟时间短暂,没有与母亲促膝长谈的机会,如今母亲逝世,即使想报答养育之恩,也永无机会,因此心中觉得伤心难过:“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作者曾经暗下决心,一旦大学毕业,找到工作,就立即迎养母亲,以弥补长久离开母亲的遗憾。然而没等作者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了人世,作者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作者觉得,随着母亲的死,生活变得毫无意义,一切都变得空虚和寂寞了,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做什么,只有遗憾和悔恨一直充满心头。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因为无法尽孝而心存自责、愧疚之情。
接着转入对祖国母亲的怀念。这部分有学生比较难理解的语句,如,为什么作者在想到故乡、老朋友时,心中感到凄凉,却又是甜蜜的?他想到了什么?作者回忆房东太太的时候,为什么会产生“古今中外的母亲都是一样的”念头?作者到底在寻一个什么梦?为什么作者又说“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需要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还有些句子,如,“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织上天空,织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沉在朦胧的薄暗中。”要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体验;“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要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在作者记忆深处的母亲的身影,从而体会人物情感。
课文最后以“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作结,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两个母亲的身份不同,对母亲的怀念却是永远不变的,从而呼应文章开头,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作者真挚的情感。
4.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除了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通过对比读、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自读等方式,使学生置身文本情景,感受语言文字背后作者深沉的情感因素外,还可以适当补充、拓展有关的资料。如,描写亲生母亲这部分,由于缺乏必要的背景介绍,这将影响学生对作者内心感情的理解,如果能引入相关资料,就可以充实学生认识,加深对情感的体会。
5.字词教学要注意学生自学与老师引导相结合,适时给予指导,“挚”字右上部分是“丸”,不是“九”,不要少点;“频”的左下部分不要写成“少”;“斑”与“班”字形比较相似,要注意区别。
四、教学案例
抱终天之恨
悟爱母之情
师:自由朗读文章第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从哪些句子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亲生母亲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请画出来读一读,也可以在句子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生:“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这个句子让我感受到母亲的去世,让作者感到无比的伤心,一连痛哭了好几天,而且吃不下饭,可见作者对母亲有多么爱。
师:不仅吃不下饭,还“寝不安席”,你知道“寝不安席”是什么意思吗?
生:就是睡不着觉,在床上翻来覆去。
师:是啊,最亲最爱的母亲的离去,让作者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作者会如此痛苦不堪?
生:因为作者六岁就离开了母亲,而且平时也很少回家,没有很好地帮助母亲分担生活的压力,所以感到很内疚。
生:我觉得还有一点,母亲临终之前都没能看到自己日夜想念的儿子一眼,心里一定也很痛苦。
师:母亲是带着遗憾、带着不舍,离开这个世界,也离开了自己的孩子。一想起这些,作者真是心如刀绞。请你读读这句话。
师:在这悲痛的日子里,在作者食不下咽,寝不安席的时候,他的脑海里会回想起什么?
生:会想起自己曾经依偎在母亲身边的情景。
生:会想起母亲为了这个贫困的家日夜操劳的情景。
……
(出示资料:这是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家庭了。因此,幼年时我大部分时间是和母亲形影不离。母亲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母亲到地里摘绿豆荚,我便跟到地里,在母亲身后跑来跑去,不停地问这问那。捉到一只蚱蜢,我一定要拿给母亲看一看。棒子上长了乌霉,我一定要问母亲这是为什么。母亲总是一边摘着豆荚一边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
师:这是存留在作者脑海中关于母亲最深刻的记忆了,因此当母亲突然去世,作者内心深处又怎能接受?让我们一起读这句话。
生:“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这句话也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真挚的爱慕,因为作者觉得自己失去了母爱,成了一个灵魂不全的孩子。
师:的确,这是一个很值得认真品味的句子,请大家认真读读这句话,你能读懂些什么?
生:我觉得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母亲的眷恋,对母爱的渴望。因为作者觉得只有拥有母爱,自己的灵魂才是完全的。
生:失去了母亲,作者感到内心无比空虚、寂寞,似乎整个世界都变得一片黑暗,觉得活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了任何快乐。
师:是呀,正如作者自己所说“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可见母亲的离去,带给作者多大的伤痛。母亲的去世,更是作者的终生遗憾。
(出示资料: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
读了这则资料,你又明白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作者因为无法迎养母亲而更加感到遗憾。
生:我明白了文中提到的“我的愿望没能实现”这句话,我想这个愿望就是作者赡养母亲的愿望。
师:是呀,当作者即将大学毕业,即将有能力赡养母亲的时候,母亲却离开了自己,这怎么不让作者难过、悔恨?带着这种感受一起读这段话。
五、拓展阅读
赋得永久的悔
季羡林我这永久的悔就是: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我出生在鲁西北一个极端贫困的村庄里。家里日子是怎样过的,我年龄太小,说不清楚,反正吃得极坏。
我在母亲身边只呆到六岁,以后两次奔丧回家,呆的时间也很短。现在我回忆起来,连母亲的面影都是迷离模糊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轮廓。特别有一点,让我难解而又易解: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
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怎么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呵!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来,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情况,我最初懵懵懂懂,理解得并不深刻。到上了高中的时候,自己大了几岁,逐渐理解了。但是自己寄人篱下,经济不能独立,空有雄心壮志,怎奈无法实现。我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立下了誓愿:一旦大学毕业,自己找到工作,立即迎养母亲。然而没有等到我大学毕业,母亲就离开我走了,永永远远地走了。古人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话正应到我身上。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热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即使整天吃“红的”。
这就是我的“永久的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