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因材施教”

教案设计

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一贯提倡要“因材施教”。因材施教原指“针对学习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其核心是“材”,意即“学生”,要求教育者的教育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去施行,“学生”是实施教育的对象,也常常是教育者实施教育教学的唯一根据。

新课程背景下的“因材施教”

在新课程背景下,根据新课改的指导思想和理论,要求教师整合多种课程资源进行教学。不仅要根据“学生”来组织教育,还要考虑到教材的因素、学习过程中的情况和教师的自身条件(这在以往的教学中比较淡化),也就是“因材施教”要“针对学习的人和施教的人的能力、性格、志趣以及教材的特点、教学时的情景的不同去施行不同的教育。”这就是“因材施教”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多元解读。

“学生”,始终是因材施教的根本前提

因材施教,最早见于孔子的《学记》,两千多年来,在教育教学中一直被倡导。由因材施教培养出了各级各类人材,这方面的事例枚不胜举。在新课改中,我们强调学生观,要求教师心里装着学生,眼睛看见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要围绕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和传统的教学方法,都强调学生是教学的根本前提。然而,无论是新的观念还是成功的经验和方法,在现实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常常被忽略。由于评价方式方法的单元化,造成了家长和学校、教师的唯成绩是求的评价,教师的教学不是因材施教,而是因考而教。就有一位班主任教师,对初一新生说:我们初中三年的学习,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中考。学生愕然。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当然,有部分家长也是这种想法),教师当然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而忽视学生的个性、特长,忽略学生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把学生朝唯一的目标驱赶。教学也变得简单,就是作业、考试;考试、作业。这样的教学培养不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教育上也是如此。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教师无法也不愿花心思去因材施教。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不见了,取代它的是批评、责骂等一些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维护表面的纪律、规范,似乎也很有效,殊不知造成学生心理障碍以致影响学习,问题却是大得很。这些做法都有悖于新课改的理念和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材,是因材施教必不可少的依据

教材,是我们施教的依据,在使用教材时,常存在两种情形,一是教教材,一是用教材。按照新课程理念,我们应该用好教材。但是,不管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都必须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如记叙文就要根据记叙文的特点来教,诗歌就要教出诗歌的韵味……不能千篇一律地把各种文体都教成记叙文。曾经有一位老师教流沙河的《理想》一文。要求学生读课文,划分诗歌的层次,并概括层意。这是记叙文的基本教法。他也要求学生读诗,但没有指导或示范,也没有明确、具体的要求,学生一遍又一遍地一共读了五遍,但效果不佳,第一遍与第五遍水平差不多,没有渐进式的提高。这样的诗歌教学无异于记叙文,学生没有受到诗歌美的熏陶。类似的情况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并不少见。因此,教学没有文体特色也是没有因材施教的一种表现。

情景,是因材施教不可忽略的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有很多老师意想不到的、随机生成的问题、情景,这时就需要教师有一点教学机智,在尊重学生、尊重实际的情况下,因情景的变化来组织教学。不能死搬教案,你说服不了学生,又不尊重学生意见,那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影响学习语文的情绪和情感。

于漪老师教学《记一辆纺车》,备课时设想:导入课文时这样说,“同学们,喜欢这篇课文吗?”学生回答“喜欢”。然后开始学习课文。不料,学生说“不喜欢”,这大出于老师的意外,这时,死搬教案就没法上课。于老师根据当时的情景,重新组织教学,问学生不喜欢的理由是什么,老师解答后再自然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

以前,在教学《一面》时,我总觉得课文、参考书都把鲁迅的形象和赠书的意义拔得太高了,有点夸张,因而照本宣科,教完了事,没敢让学生发表意见,怕出现情况而无法正常教学。也就是说,我无法因情景的变化而施教。在新课程改革中,有一位教师在教学本文时就很好地处理了这一问题。学习中,有学生质疑说:“我不喜欢《一面》,作者阿累也太肉麻了,他跟鲁迅不过是一面之交,一书之谊,值得那么动情吗?”老师愕然。随后,他就结合当前学生的“追星”与“偶像崇拜”的心理,阐述青年时的阿累对鲁迅的情感和态度,并且肯定,人在青少年阶段,常常总是有一个或几个自己崇拜的偶像,而且这种崇拜往往对一个人的成长、成熟和成功起着很重要的精神激励、鼓动、鞭策的作用。以此来理解课文就让人觉得自然了,这样的阐述也让学生心服口服。这位教师有机地利用了教学情景,达到了我以前教学本文时所没有达到的教学效果。

教师,也应该成为因材施教的对象

“因材施教”不仅针对学生而言,其实,也应考虑到教师的个性、特长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组织教学。激情的人,可以情动人;理性的人,可以理服人;语音面貌好的,可以读带讲;指导作文有一套的,可读写结合……有一位老教师说起她中学时的语文老师,就马上想到她声情并茂的朗读,感叹:她的读书声真好听啊!我对语文的兴趣大概就是受她朗读的感染,她让学生感受到美。这就是一个老师以自己的特长带动整个学习,并给学生留下了终生难忘的美好印象。由此,我联想起自己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夏老师,他曾教给我们什么,我都不记得了,唯有他教《林黛玉进贾府》时,引出对《红楼梦》故事情节及人物的分析、评价,至今还记忆犹新,是他精彩的评析,吸引我通读了《红楼梦》,以至于后来还改变了我重理轻文的思想,转学文科。后据其他学友讲,跟夏老师学高中三年语文,其实就是学习、了解一部《红楼梦》的历程。凡是夏老师的学生,想起夏老师,就会联想起他的“《红楼梦》”。这是一个老师以他的专长来吸引学生学习语文,同样能收到好的效果。这些老师是因自身的才来施教。同样,有些老师模仿特级教师而不成,原因也在于此。

新的课程改革赋予教学以新的活力,也赋予传统的教学方法更丰富的内涵。在教学中,我们无论是因学生教,因教材教,因教学情景教,还是因教师教,这一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我们应赋予“因材施教” 更丰富的内涵,并切实贯彻于我们的教学实践。

查看更多
【新课程背景下的“因材施教”】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301430/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