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的剪纸》教学案例设计
《姥姥的剪纸》为我们描述了作者有一位剪纸技艺高超的姥姥。说她普通,她实在又不普通。她手里的剪纸会说话,会传情,永远牵动着作者的心,让祖孙有了太多的回忆与快乐。说她不普通,她实在又很普通,每天洗衣、择菜、淘米、喂猪,与所有的姥姥一样,朴实平凡,日夜劳作,与外孙相濡以沫,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整篇课文语言优美,情感饱满。 “剪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情感的载体。抓住这个主线,在教学设计时,我始终围绕姥姥的“剪纸”开展教学活动。我把全文分为两部分,第一、二段为第一部分,先是让学生找描写剪纸的语句,感受姥姥剪纸的形象生动、精巧细致,在感官上有一个形象的了解。接着,以“熟能生巧,总剪,手都有准头了!”为中心句,思辩姥姥为什么能“熟能生巧”,怎么练的,结果怎样,进一步感受姥姥的心灵手巧。学生通过朗读以及重点词句的理解,对姥姥高超的剪纸非常佩服,我能从他们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到这一点。 我们知道,整篇课文要表达的不光是姥姥的剪纸技艺,更是祖孙之间那份浓浓的亲情。 所以,在第二部分的教学中,我抓住剪纸,让学生找出三幅牛兔剪纸图,想想它们有什么特点,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姥姥的勤劳,作者的贪玩。学生在交流这三幅图片的含义时,能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感受姥姥对作者的疼爱时,更激起对自己家人的感恩。所以,当我读着作者后来写的对姥姥临终前的回忆时,我感觉到自己的眼角润湿了,亲情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学生。我听到教室一片静默。我想这正是我要的教学效果,不仅仅是让学生欣赏姥姥栩栩如生的剪纸艺术,更是让学生体会到亲人的关爱,永远心存一份感激,并把这份情传递给身边所有的人。 能体会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又能感悟祖孙俩之间的浓浓亲情,就达到了我的教学目的。 精彩教案选录
一、读题
1、读题
2、再读,想像姥姥的剪纸作品 用词语形容 相机板书:惟妙惟肖、形态各异、意味深长
3、再读,想像这样身心入境地剪着纸的姥姥 用词语形容 相机板书:心灵手巧、勤劳善良、舐犊情深 过渡:这些都是初步印象,再走进课文,你会觉得这些剪纸更加栩栩如生、令人赞叹;姥姥更加真实熟悉,仿佛就在身边。
二、学习1——6 自读,圈画批注,思考:是个怎样的姥姥
交流:
1、心灵手巧
(1)第二小节 普普通通、翻来折去(反衬技艺高超) 神了(夸张,以他人之口衬托技艺高超) 理解“深入人心”(不是一个人这么说,也不是只有现在这么说) 小结:简直就是艺术作品,姥姥是一个了不起的民间艺术家!
(2)第五至七小节 摸黑都能剪纸 刁难:为难,出难题 无可挑剔:仿佛看到了什么? (剪得好;我仔细地看,找不出瑕疵) 耍赖 联系上下文理解“熟能生巧” 小结:技艺真的高超,神乎其神了! 再分角色读对话,还体会到什么? 点化:这样的感觉,你是不是很熟悉?这样的场景,是不是也曾发生在你的身边?
2、勤劳善良
(1)左邻右舍
(2)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3)“撩起蓝布围裙擦擦手:‘说吧,派什么用场?往哪儿贴?’”这个细节让你想到了什么? (很忙,忙什么?点化:这样的老人家你是否觉得很熟悉?她是不是就在你的身边?) (直爽,热情) (为别人着想,认真负责) (水平高,仿佛有仓库) …… 再读读
三、学习7——11 读到这里,姥姥的心灵手巧、勤劳善良都跃然纸上,而字里行间流露着的哝哝的情谊更让我们动容。除了喜鹊登枝、除了家家户户窗户上的窗花,剪得最多的是什么?自己读7——11,剪了些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剪? 交流 朗读 谈体会:舐犊情深
四、学习12——13
1、引读12 从姥姥剪的兔子和老牛中读懂了什么? (对兔子的希望和爱) (老牛敦厚淳朴,就像姥姥一样) (俯首甘为孺子牛) …… 引读 反复读
2、过渡:是啊,从小……姥姥的剪纸已经成为我心中的一个梦境 然而,我上学了,越走越远,但…… 期待些什么? 除了期待,你还读除了什么? 姥姥把所有的心血和爱全部倾注在了剪纸里。就算你远离家乡、远离姥姥,你忘记得掉吗?假如你在外地求学,收到了姥姥寄来的剪纸,你会想对姥姥说点什么?写一两句在空白处 相机朗读,小结,读最后两句话
五、总结
文中的姥姥和姥姥的剪纸以及祖孙之间浓农的情意我想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其实,文章学到这里,有没有令你想到了些什么呢?也许我们的姥姥、奶奶、爷爷并没有这么一手令人惊叹不已的绝活,但是,他也有一个和姥姥一样的永恒的动作,也许只是端着一碗热躺向你走来,也许只是在灯下缝一颗纽扣,也许是将鸡腿小心翼翼地藏起来,夹到你的碗里,这些都值得我们的捕捉、记忆和感恩。 记住这篇课文,这位老人家,更要记得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