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娟老师讲授的《将心比心》一课,从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写起,反映的都是人们的道德问题,意在呼唤人们在生活中将心比心,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文章的语言朴实,描写细腻没有华丽的词藻的堆砌,更无豪言壮语的表白,却表达出了真情实感。李老师在研究、理解教材的基础上,用新课改的理念设计教学环节,有以下成功之处。
一、格言引路,创设情境
李老师一上课首先出示了三条道德格言请同学们读一读,然后又让大家把自己预习时查到的道德格言读一读,通过师生交流,很快创设了一种德育情境,老师又借机将大家引入学习课文环节。
二、自主学习,交流感受,为情所动
李老师要求大家结合阅读提示初读课文,然后小组交流自己最受感动的文字或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在理解课文之后,老师又发给每人一篇摘自《读者》的文章《我也没有等多久》,让大家读一读,谈自己读后的感受,同学们在交流中谈到:文中的主人公善解人意、关爱他人、换位思考,宽容理解人的高尚品格十分感人,自己的心灵为之震撼,情感得以升华。
三、联系实际,将心比心,以情唤情
当大家的真情被唤起之后,老师就让大家联系实际谈谈对“将心比心”的理解。姚泽宇同学讲了自己两年前不慎将教室走廊的玻璃窗推到楼下的惊险一幕,他说当时在场的师生对他的宽容、安慰使他终身难忘,他也从此学会了宽容别人。张岩同学讲了一年前自己和同学因一桩小事闹矛盾,现在想来,将心比心,自己做得很不好,请那位同原谅自己。组长刘洋说,平时总讨厌本组表现较差的万宜通,学了课文以后,进行换位思考,觉得自己应该帮助他进步才对。万宜通同学当场被感动得热泪盈眶。将心比心,以情唤情。真实的场面,真情的流露,证明了这节阅读课上得非常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