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傍晚,看了黄蓉老师执教的《小熊住山洞》一课的课堂实录,感触很深。
《小熊住山洞》这篇课文采取连环式的形式,课文中有生字,但不再注音,要求教师自己试着边看图边读课文,对少量不认识的字,鼓励学生可以进行猜读,跳读,也可以问别人,使学生对阅读有自信心,读后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黄蓉老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较好地体现了编者的这一意图,教学时比较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渗透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通过看图读课文,把学生带入情境,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透过这一课堂实录,我想到了一点:阅读教学应该是快乐的。
一、追寻阅读教学快乐的根基
记得第一次打开课本,我深深地被这些文章吸引住了,“小兔小兔轻轻跳,小狗小狗慢慢跑,要是踩疼了小草,我就不跟你们好。”这是孩子的视野,孩子的语言,孩子的想法。“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条小黑狗。”这是孩子的生活,孩子的游戏,孩子的幽默。“妈妈,这个布熊是我送您的生日礼物。您总是忘了自己的生日,今天把生日借给您!”这是孩子的聪明,孩子的心愿,孩子的可爱。选文注重童趣,是对儿童的最大尊重,对儿童世界的最大关注。想一想,连我们大人都会被这些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所感动,孩子们能不喜欢吗孩子喜欢课文,那时我们的教材带给语文教学改革的最大财富,也是教材给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所提供的最宽敞的着陆平台,更是阅读教学快乐的根基。
二、倡导快乐阅读的原因
人教版提倡“举一反三”,认为语文学习是在语言的不断的,大量的刺激,冲击之下而习得的,同时,在不丢弃适当的分析,讲解的前提下,更重视吟诵,感悟和积累,在不丢弃局部的“举一反三”的前提下,更重视总体的“举三反一”!如果每一堂课,我们都能像黄蓉老师那样,让学生学得快乐,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享受。
三、探索快乐阅读的策略
黄蓉老师这堂课给我的启示是:讲解少一点,朗读多一点;引导少一点,感受丰富一点。
学习一篇课文,我们得像黄老师那样首先让学生自由地读通读准读熟课文。在此基础上,请学生来交流自己的一点感受,一丝收获。这让我想起了《庄子》的一个小故事:
惠施和庄子都是魏王的好朋友。一天魏王分别送给他俩一些大葫芦的种子,并对他俩说:“你们把这些种子拿去种在地里,会结出很大的葫芦。比比看,你俩究竟谁种的葫芦大,那个时候我还有奖赏。”惠施和庄子都高兴地领受了,并把它种在地里。
为了能种出比庄子更大的葫芦,惠施非常用心,而且还每天施肥,除草。庄子的葫芦就种在不远的地方,但他从不施肥,除草,只是到时来看看,见没有什么异常就自顾自地做别的事去了。
过了不久,惠施的葫芦一棵一棵地相继死去,最后一棵也没成活。而庄子的葫芦却长得格外好,慢慢地,都开了花结了果,而且都很大。
惠施觉得好奇怪,就去请教庄子:“先生,为什么我那么用心地栽培,所有的苗都死了,而您从来都不曾好好地管理,反而长得那么好呢?”庄子笑着说:“你错了,其实我也是在用心管理的,只不过与你的方法不同罢了。那你们用的是什么方法啊!”“自然之法呀!你没见我到时候也要去地里转转吗我是去看看葫芦苗在田里是不是快乐。如果它们很快乐,我当然就不用去管它们了。而你却不管它们的感受,拼命地浇水,施肥,哪有不死之理啊!”惠施恍然大悟。
如果我们能像黄蓉老师那样,教学环节的设计简单了,学生不必围着教师团团转了,学生朗读的时间多了,交流得更充分了。当然,这里需要教师的及时调控,如:以何种读的形式,来提高学生读的兴趣和效果;以何种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的感受更丰富,而绝不能放任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