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巧设迁移
二、解读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经》的相关常识
2、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3、研习文本,理解文言现象,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
过程与方法
1、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鉴赏诗歌,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坚强独立的人格
教学重点:
理解文言现象,诵读全文
教学难点:
诵读全文,准确书写
三、自主探究
(一)课前预习
1、了解《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共160篇。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