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自读·练习·讨论
[上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文言文《察今》。(板书课题)“察今”是什么意思?课文哪儿选来的?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先阅读课本注释①。
生:(打开课本,自读注①。)
师:课文是从什么地方选来的?
生:是从《吕氏春秋》里节选来的。
师:《吕氏春秋》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生:《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秦国的相国吕不韦请他的门客编写的。书的内容,课本注释未作介绍,请老师介绍一下。
师:好。我就《吕氏春秋》的内容作点补充。这部书还比较有名。全书二十卷,分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十余万字。因书出于众人之手,思想庞杂,几乎包容了儒、道、墨、名、兵、农、阴阳各家学说,汉朝学者把它列入杂家。它基本上是一部学术汇编,主要价值在于保存了很多秦以前各家的思想资料。《吕氏春秋》的文章都比较短,但组织严密,运用了许多比喻、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来说明道理,很讲究逻辑修辞。据《史记》记载,这部书编成以后,吕不韦曾把它悬之国门(咸阳城门上),声称:有谁能增减一字,便当众赏赐千金。后来便用“一字千金”这个成语来称誉文词精妙。这篇课文对原文作了删节。下边请同学说说课文题目“察今”是什么意思?
生:“察今”是明察当今实际情况的意思。
师:为什么要明察当今的实际情况?其目的何在?这就是课文所要论述的问题。现在请同学们先自读和研究一、二、三段课文。自读之前,我给同学们提几条要求:
一、对照课本注释,逐字逐句阅读课文,搞懂原文的意思,有疑难处作出记号,或询问老师。
二、在通读的基础上,思考以下问题,并从课文里标出阐释这些问题的关键性词句:
1.“上胡不法先王之法”?为什么“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作者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
2.作者是否反对“法先王”?他的主张是什么?
3.文章是怎样导入论题的?文中打了哪些比方来说明“察今”的道理?
4.荆人循表夜涉的故事说明什么道理?它同一、二段文章的内容有什么逻辑联系?
5.这三段文章的中心内容是什么?在论述上有什么特点?
三、准备口头复述荆人袭宋的故事。
生:(按上述要求自读课文,准备讨论问题。)
师:先请两各同学上黑板完成下面两个练习(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黑板上的练习题),其他同学一律在课本上原文旁边作答。
生:[练习一]在括号内注释第一段文章中加“.”的字的意义及词性。
上(国君,名词)胡(为什么,疑问代词)不法(取法,动词)先王之法(法令制度,名词)?非不贤(好,形容词)也,为(因为,连词)其不可得而法(取法,动词)。先王之法,经乎(语气助词,无意义)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增补,动词)之,人或损(裁减,动词)之,胡(怎么,疑问代词)可得而法,虽人弗(不,没有,副词)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生:[练习二]在问句后的横线上填写课文原句作答: [4] [5] [6] [7]
①“上胡不法先王之法”?
答:“为其不可得而法”。
②为什么“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
答:“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
③为什么“先王之法”“虽人弗损益,犹若不可得而法”?
答:“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在”。
④究竟应当怎样对待“先王之法”?
答:“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
⑤“法其所以为法”的具体内容指什么?
答:“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⑥“有道之士”的可“贵”之处是什么?
答:“以近知远,以今知古,以所见知所不见”。
⑦文中举了哪些事例作比方来说明“察今”的道理?
答(1)“审堂下之阴,而知日月之行,阴阳之变”;
(2)“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
(3)“尝一腮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
师:请同学们评改上述练习,注意难字的写法。
生:(评论、订正练习答案)
师:很好。通过完成上述练习,我们基本上读懂了一、二两段课文的内容,也把握住了文章论述内容的要点。现在请同学们口头评述:以上问答的内容是围绕一个什么中心,来说明一个什么问题?
生:上述问答基本上是以如何对待“先王之法”为中心,说明“察今”的重要性。
师:说得很对。下面我们进一步研究课文第三段的内容。先请一位同学口头复述一下荆人袭宋的故事,要求说得既简明又生动,谁来试试看。
生:(一名男生复述故事。具体内容略。)
师:请大家评论、补充。
生:(两名女生作了评论、补充。内容略。)
师:现在我们来讨论研究一下荆人袭宋的故事同“察今”有什么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引述这个故事?首先让我们齐读一遍这段课文。
生:(齐读课文第三段)
师:大家思考、分析一下,这段课文共有哪几个层次?简要地在课文旁边写出各层内容要点。
生:(学生在课本上划层次,写要点。)
师:请一位同学口述一下自己写的层次要点。
生:这段课文,共有三层,其要点是:
(1)叙述故事内容;
(2)对故事进行评述;
(3)总结评论其教训。
师:划分正确,要点概括得很好,简洁明了。现在我们进一步分析、讨论、总结一下一、二、三段文章的逻辑层次与写作特点。先请同学们自由议论,相互讨论,然后准备发言,各抒己见。
生:(自由讨论,气氛热烈。)
师:谁先发表意见?
生(1):这三段文章,都是以论述“察今”为中心,一、二段是理论分析,第三段是用事例进行反证,都是在阐明“察今”的重要性。
生(2):文章第一段以设问起笔,导出“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的观点,而后加以解释;第二段再从“法其所以为法”推导出“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的论断,并举例阐明“察今”的重要性;第三段进一步以荆人袭宋循表夜涉的故事论证“察今”的必要性,文章又回到“法先王之法”的问题上来,与前两段相照应,层层推进,逻辑严密,很有说服力。
生(3):这三段文章,前二段侧重说理,强调“察今”的必要;后一段以事实为证,证明不“察今”的错误,正面推导与事例反证相结合,中心都是“察今”,文意明确、突出。
生(4):这三段文章,论述宗旨在于阐明“察今”之理,论述中既举了事例作比,又运用寓言故事帮助说明,生动具体,有说服力。 [4] [5] [6] [7]
师:同学们通过互相启发,自由议论,共同研究,相互点拨,发表了很好的意见。上面四位同学的发言,讲得都很好,各有见地,证明同学们的自读、思考、分析能力不弱,也无需老师再作分析、总结了。我只指出一点,有的教学参考书上把第三段文章归入文章的后一部分,和四、五、六段放到一起,这当然也可以。我今天是把它放在一、二段一起分析的,原因是我觉得这三段都是围绕“察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来展开论述的,后面三段则是围绕“察今”的目的,即“察今”是为了“变法”,着重从“变法”的角度来论述的。这样,把第三段放在前一部分一起来分析也是合理的。老师的这个教法是否有道理,同学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那么,后边的四、五、六段是如何围绕“察今”,从什么角度展开论述的呢?我们且待下一课研究、分解。
[下课]
(第二课时)翻译·比较·分析
[上课]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察今”前三段课文,现在请同学们齐读一遍这三段课文。
生:(齐读《察今》前三段课文)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后三段课文。首先我们回顾一下前三段课文的论述中心是什么?
生:中心是论述“察今”的重要性。
师:那么,后三段的论述中心又是什么呢?首先请同学们对照课本注释,自读课文。先阅读第四段,自读时注意落实对课文词句的理解,有疑难时,同座位的同学可以相互切磋讨论,也可以向老师质疑问难。在自读的基础上准备逐句串讲课文。
生:(自读课文,准备串讲。)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对照原文,逐句串讲;大家注意串讲是否有错漏,准备订正补充。
生:(逐句串讲课文,边读边讲。内容略。)
师:有没有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评论、订正。
生(1):“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一句讲得不清楚。应当讲成:“‘向’,是先前、本来的意思;‘寿民’,是长寿的人;‘殇子’,本指未成年而死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本来可以长寿的人,现在却短命而死了。”
生(2):“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一句应当按课本注释讲,“成功名”,就是成就功业,树立威名,这是古代国君所追求的目标,也就是他的“千里马”。这句话翻译出来就是:“凡能成就功名的,就是古代帝王的千里马啊!”实际意思是说,先王所追求的是“成功名”,并不是一定追求同古代一样的法令制度。
师:这两位同学补充说明很好。串讲,就是把文章的每个字词的意思都解释清楚,不但把字面意思说出来,还得把它的实际内涵也指出来,它比直接翻译可以更详尽一些。这点,同学们在学习文言文时要注意加以区别。下面,我们在串讲的基础上来讨论研究这段课文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讨论之前,我们把这段文章集体齐读一遍。
生:(集体齐读课文第四段)
师:首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达这段文章的主要意思是哪几句话,在课文中把它们画上横线标出来,然后在横线下将它们分别翻译成现代汉语。
生:(学生自画、自译)
师:现在请一位同学一黑板写出这几句话。
生:(上黑板写出表达主要意思的三句话,即:)
“故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师:这三句话很重要,写得很好。现在请一位同学读一下自己的现代汉语译文。
生:(向全班同学朗读自己的译文) [4] [5] [6] [7]
生:是第二句:“世易时移:变法宜垒。”
师:找得很对,理解正确。这句话不但是本段的中心论点,也是后面这三段文章的论述中心。现在请同学们分析研究一下,这段文章用了什么方法来论证“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个中心论点?
生:用了良医治病的喻证方法。
师:还有什么方法?
生:还有举例。
师:举什么例?
生:举“七十一圣”的例。
师:举“七十一圣”为例,目的是为了论证什么?
生:目的在于证明“变法因时而化。”
师:说得很好,是否还有别的论证?
生:还有“良剑”“良马”。
师:这是什么论证?
生:也是比喻论证。
师:“良剑”“良马”的比喻又是为了说明什么?
生:说明先王要求的是“成功名,并不要求同古代一样的法令制度。
师:这些就是这段文章的具体内容,它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生:特点在于分两层展开论述,每层都是先阐明道理,而后举例作比加以证明。即先提论点,后举论据,观点鲜明,论证生动、具体,说明形象化,很有说服力。
师:同学们有很强的理解分析能力,读懂了这段文章的内容,下边五、六两段文章就很容易理解了。下边的两段课文,主要由同学们自读,对照课本注释,各自在语文作业本上进行笔译练习。在笔译之后,我们再进一步作点分析与比较,以加深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下面请同学们当堂进行翻译练习。
生:(学生自进行阅读翻译)
师:(巡视,答疑,指导翻译。在学生完成翻译之后,指定两名学生分别朗读自己的译文,并要求同学们评论、订正。)
生:(朗读译文,全班同学评论、补充、订正。)
师:这两段文章分述了两个寓言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文字也浅近易懂,不必细讲,现在请同学们分析讨论几个问题。首先是比较一下,“刻舟求剑”和“引婴投江”这两则寓言故事各自说明的问题是什么?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它们同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什么关系?
生:“刻舟求剑”说明“时已徙矣,而法不徙”则难以为治;“引婴投江”说明以其父“善游”而断定其子亦“善游”的悖谬。二者的论证角度不相同。前者强调时间、地点起了变化,后者强调人物有所不同。但都是从反面论证“察今”的重要性和“变法”的必要性,均紧扣“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这一中心论点。
师:说明简洁、正确。下面还要请人说说这两段文章与第四段文章的逻辑联系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第四段提出“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观点,这两段则以两个故事为例,从反面去论证上述观点。体现了观点与材料的统一,论点和论据的统一。这样写,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更有感人的说服力。
师:完全正确。在读完并理解了课文的这后三段后,我们现在要将前三段与后三段放在一起来总结讨论了。
首先我们总起来看一看文章各段之间的逻辑关系如何?很多教学参考书上都把一、二段归为文章第一部分,三、四、五、六段归为第二部分,理由是前一部分是观点、理论,后一部分是事例、论证。我在教学中没有采用这种说法。为什么我没有采用这种说法?这主要是考虑到文章内容的客观实际和它的内在的逻辑关系。我现在简单地问同学几个问题:①全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生:中心论点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师:②文章的前三段主要论述什么?
生:主要论述“察今”的重要性。
师:③后三段文章主要论述什么?
生:主要论述“变法”的必要性。 [4] [5] [6] [7]
师:“察今”的目的是什么?
生:是“变法”。
师:这就是说:“察今”是为了“变法”,而“变法”又必须“察今”,二者是密不可分的。但文章的要旨不是为“察今”而“察今”,“察今”的目的完全是为了“变法”,因此,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文章把这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展开论述,因此就形成了文章的前后两大部分。它的每一个部分都是先阐明观点,作理论阐述,而后列举事例,运用寓言故事进行论证的。因此,在逻辑上,“察今”是前提,故先论述;“变法”是目的,故后强调,二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总的论述中心就是“因时变法”这四个字。正因为如此,也为了教学的方便,同时课文本来也就有删节,已经不是原文的整体,所以我采用了自己的分法。当然,这也只是“一家之言”,大家还可“百家争鸣”,进行讨论。这也就算是老师对这篇课文内容与结构的小结吧。同学们还有什么意见吗?
生:没有。
师:《察今》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同学们看出来了吗?
生:看出来了。(个别人说“没有”)
师:特点是什么?
生:运用寓言故事来帮助说理。
师:运用了几个寓言故事?
生:三个。
师:哪三个?
生:循表夜涉,刻舟求剑,引婴投江。
师:说得对。现在我们先来就这三则寓言故事做一个填表练习,让大家具体比较一下这三则寓言故事的异同。(教师事前印制了表格及其他练习题,当场发给全班学生,人手一份。)
生:(填写表格,比较异同。)
填表(一),指明相同点。
相同点故事思想内容表达层次论证方法
循表夜涉写水上的人和事,说明“察今”与“变法”的重要性。三层:先叙故事;再分析评论;再总结教训。取反面事例设譬喻理,即运用反证法寓理于事,生动、形象。
刻舟求剑同上同上同上
引婴投江同上同上同上
填表(二),指明不同点.
不同点故事故事发展的结局导致如此结局的原因由此引出的教训
循表夜涉“此其所以败也。”“涛暴益”仍“循表夜涉”。(不明时变)“以此为治,岂不悲哉!”
刻舟求剑“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舟已行矣,而剑不行。”(不知地变)“以此为治,岂不难哉!”
引婴投江“其子岂遽善游哉?”“其父善游”而“子岂遽善游”。(不知人变)“以此为物,亦必悖矣!”
师:(检查填表练习,交代正确答案。)这三则寓言说明了一个共同的道理,它是什么?
生:这三个故事都表明:随着时间、地点、人物的改变,情况发生了变化,人们必须了解这些变化,按照变化了的情况去采取措施,处理事情,而不能死守旧法,不知变化。这也就是说,三个故事都生动地说明了“察今”和“变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表明“世易时移,变法宜矣”的“因时变法”的主张,也批判了“泥古”与“守旧”的错误。这就是《察今》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
师:这个中心思想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
生:它昭示人们: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客观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人们的主观认识必须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这对我们正确认识今天的改革开放,正确理解在改革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深有启发的。
师:说得很好。今天这节课就上到这里。课后同学们熟读课文一、二、四自然段,并力争能够背诵。熟读、背诵,是学习文言文,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重要方法,同学们应当重视。
[下课]
(第三课时)诵读·拓展·作文 [4] [5] [6] [7]
[上课]
师:上节课我要求同学们课后熟读课文,力争能背诵一、二、四段。同学们能背诵吗?
生:(有的说:“能。”有的说:“不能。”)
师:我们先来对照课本,齐读一遍全文。然后给五分钟让同学们熟读课文一、二、四段,能背的就不看书背诵,不能背的就对照课文自由诵读,争取很快会背。最后我抽查背诵情况。好吗?
生:好。(大家当堂熟读、背诵)
师:五分钟过去了,现在检查背诵。有谁能背?能背者举手,未举手者老师点名抽背。
生:(举手一人,指名两人,均能基本背出。)
师:背诵,也要掌握方法。分段、分层背诵,逐层积累,就能提高效率。下边做几个拓展、迁移性练习。在练习之前,我先检查一下同学们对课文后边的“思考和练习”的理解情况,请同学们按原题顺序,逐一口头回答。
生:(学生逐一口答,教师随机评讲、订正。)
师:翻译题上节课已完成,不检查了。下面请同学们先填写一张表格。
生:(填上表,教师检查、订正。)。
字词文中例句(加点的词)意义或作用词性
者溺死者千有余人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夫成功名者,此先王之千里也相当于“的人”起提示解说的作用提示、停顿的作用代词助词助词
而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见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军惊而坏都舍可是,表转折关系就,表承接关系如,表比较连词连词动词
故人问其故故审堂卞之阴,而知日月之行以故法为国与此同故凡举事循法以动缘故,原因所以旧,原来的所以名词连词形容词连词
师:现在请同学们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的练习题。(事先已印发材料,没有答案。)
商君书·更法(节录)
公孙鞅日:“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事而定,制令各顺其宜,兵甲器备各便其用。臣故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也。君无疑矣。”[练习题]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多义词的不同含义,如果读音不同,还要注明各自的读音:
二、判别下面的句子哪是设问句,哪是反问句,在句后的括号内注明。
1.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设问)
2.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反问)
3.上胡不法先王之法?(设问)
4.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人或益之,人或损之,胡可得而法?(反问)
5.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反问)
三、“何古之法?”“何礼之循?”在文言文中是一种习见的特殊句式,它的特点是什么,在正确答案后的括号内打“√”,在错误答案后的括号内打“×”。
1.没有宾语。(×)
2.宾语前置(√)
3.用“之”字将宾语提前(√)
4.“之”字就是代表提前的宾语(×)
5.宾语前有疑问代词(√)
6.用“之”构成偏正短语(×)
四、“制令各顺其宜”的以下各种译文,你认为哪一种最正确,在括号内打“√”。
1.制订法令都是顺应当时的客观情况。()
2.各项制度、法令都是适应当代的客观需要的。()
3.制度、法令都要因时制宜。(√)。
4.制订法令都要因时制宜。()
5.制度、法令各人都是为了适合自己的需要。()
五、这段文章里有一句话最能概括作者的基本思想,找出来填在下边横线上。 [4] [5] [6] [7]
填写: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六、“也”字在文言文中常起的作用有:
①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②用在句末起表达并强化判断的作用;
③用在句末起表达疑问语气的作用;
④与“者”连用在句末起表达判断的作用。
下边一些用了“也”字的句子,其“也”字各属于哪种作用,在句后的括号内填明其序号。
1.非务相反也,时势异也。(②)
2.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①)
3.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何也?(③)
4.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者也。(④)
七、《更法》这段文章同《察今》的基本观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它们在论证观点时用了一个共同的论证方法是什么?请各用一句话回答。
答:相同的基本观点是:因时变法。
相同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
生:(当堂完成上述阅读练习)
师:《察今》这篇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现在我们把课文和《更法》一段文章集体朗读一遍。
生:(齐读)。
师:下面剩下的时间我们进行作文练习。现在布置作文题,编写作提纲,打草稿,正式作文另处用一节作文课时间抄写完成。
作文题目(任选一题写作):
①“世易时移,变法宜矣!”
——读《察今》,议改革
②从荆人袭宋谈起
③谈谈“察今”与“变法”
④读《察今》有感
⑤从(三则寓言中任选一则)说开去
写作要求:
1.紧扣课文,突出一个中心,生发议论,阐明一种道理;
2.联系实际,围绕改革开放,阐明现实教育意义;
3.学习运用举例证、打比方的议论方法;
4.文字力求简练、生动,篇幅在千字上下;
5.先作准备,打好草稿,课堂上再用一节课时间抄写完成,当堂交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