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7课《雷电颂》课堂实录及相关资料

教学设计

八下7课《雷电颂》课堂实录及相关资料

八下7课《雷电颂》课堂实录及相关资料

西夏区芦花中学张桂茹

师:在公元前278年,我国文学史上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那么请问同学们,他为什么要投汨罗江自尽呢?

生:因怀才不遇,被奸臣迫害,被流放。

师:当时屈原是楚国的一位大臣,曾经辅佐过楚怀王,他主张联齐抗秦,秦朝的丞相张仪和楚怀王的宠姬南后郑袖内外勾结,设计陷害屈原,最后,屈原含冤投江自尽。当时社会黑暗,屈原遭受迫害,只好借助雷电发出了呐喊,现在我们把时间拉到1942年,我国正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呢?

生:抗日战争时期。

师:抗日战争阶段,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第二次反动高潮,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这时,一位爱国诗人郭沫若融合了当时大部分人的心声,对反动派发动“皖南事变”这件事非常痛恨,他将人们这种悲痛的心情和两千年前屈原的悲痛融合在一起发出了呐喊,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雷电颂》。

两位诗人的心声集中到了这篇文章《雷电颂》上,《雷电颂》选自郭沫若的长篇历史剧《屈原》的第五幕。根据同学门的预习,大家是否发现《雷电颂》自始至终都是屈原的一种长篇独白。那么,屈原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出这种独白的呢?

生:当时屈原被囚禁在东皇太一庙,遭受到他人的冤枉,他含冤被屈,悲愤填膺,在雷电风雨交加的夜晚做风雷电的歌颂。

师:这位同学说的比较全面,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悲愤填膺”的“膺”字的读音。

屈原在这个时候已多次遭受陷害,被关押到东皇太一庙,这时也正是风雨雷电交加的夜晚。正是在这种时候,诗人发出了这篇长篇独白。

我们已充分了解了这篇独白的背景,同学们来想一想该如何朗读这篇课文呢?

生:我觉得应该用慷慨激昂、非常气愤的语气来朗读。

师:那我们就用这种慷慨激昂的预期来尝试着读一下这篇课文。同学们把握这一点来表达屈原的感情,同学们现在四人一小组,先找出自己特别想读的一段来,在大声读给自己的同时,并说出选读这一段的理由(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

生:我选读第二段(朗读课文);

我认为这两段里有许多的词,比如东海、长江,还有无边无际,这些词都能给人一种非常气势磅礴的感觉,非常的伟大,所以这些词带动这些句子,好像能把这篇课文带动出来,表现出一种伟大的力量。

师:这位同学感受到了伟大的力,能很有感情的读出来,那么我来给大家朗读一遍,看看我是怎么读的(教师范读课文第二段)。

这里我们要注意的是“使那洞庭湖,使那长江,使那东海”着几句中要重读“使”,突出语气。

这一段中作者连用了四个“是”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呢?

生:(齐声)排比

师:同学们在读这种句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调,注意气势,语气要一句比一句强,哪位同学再来尝试一下。

生:我朗读第五段(学生朗读,掌声响起)。

我选择这一段是因为我觉得当时的屈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他有点无奈,他的心情非常愤慨,虽然当时的社会比较黑暗,但是他心中有一股力量,象剑一样,是他的心里和文章的感情色彩融到了一起,更能体现出他难中愤慨的心情,而且还能体现出一种悲壮、痛苦。

师:这位同学说到了“水深火热”之中,屈原当时正处在这种情况之中,他要表达心中的愤怒,他有没有直接表达呢?

生:没有。

师:他借助了其他事物来表达心中的怒火,这位同学读的这段中,作者借助了电来表达思想,把电比喻成剑,拔去了手中的长剑,但心中的长剑却是不能拔去的,这心中无形的长剑指的是什么呢?

生:指的是坚定的、忠贞的对楚国的爱国之情。

师:这时候,我们在读这篇课文时应该怎样读,请同学们体会一下。

生:应该用一种愤怒的语气来读。

生:从“劈开,劈开,劈开”这几句可以看出作者非常愤怒。

生:从这段中我感觉到了屈原想劈开一切的一种巨大的力量。

生:在这段中运用了排比句式,突出了这种情感(学生朗读)。

生:我比较喜欢第一段(学生朗读),“风,你咆哮吧,应该你尽力咆哮的时候”我觉这一段表现了当时那种社会的黑暗,而且通过咆哮可以表达出作者希望人们象风一样滚动起来,就是能唤起人们心中的愤怒,反抗这种黑暗,一起走向光明。

师:这里借了风的力量,希望风咆哮,这里的“风”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呢?

生:“风”成了一种驱逐黑暗的力量。

生:我喜欢第五段(学生朗读)

师:这段中要注意强调“滚滚”“没有……”等词语。

生:这一段中诗人没有得到自由,他渴望得到自由,充满对未来的向往。

生:我喜欢第一段(学生朗读)

我觉的这一段充满了对黑暗势力的憎恨,体现了作者想站起来呼告的愿望,想呼唤人们起来反抗。

师:这位同学说出了一个“呼告”,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前面我们体会到了排比、比喻等修辞,这里我们又体会到了“呼告”这种修辞,这种呼告更强烈表达了作者的感情,课文中哪些地方还有“呼告”?

生:第十段。

师:不错,这一段应该怎样读呢?(教师范读)。

师:这里最能体现呼告的是连续的几个“你”,体现了当时屈原借这几个呼告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在前面对风雷电的描写中所表现的感情与这一段是否相同呢?

生:(齐声)不同。

生:我觉得前面是对风雷电的召唤,而这一段是对东君的斥责。

师:这一段在语气上是对东君的斥责,作者斥责还有……

生:(接)大司命、少司命、河伯……

师:这些都是传说中的神,在统治地位的神,这些段落该如何朗读呢?

师:应该用一种斥责的语气。(学生齐读)

师:前面通过同学的朗读我们深刻了解了课文,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同学们谈的内容。

师:我们提到了屈原、郭沫若,很明显看出,他们呼唤的是风、雷、电、光明,斥责的是诸神,表现了对黑暗的憎恨和对光明的追求,但他们都没有直接表现出来,而是借助风、雷、电表现出来,这种表现手法叫象征。那么风、雷、电及诸神象征了什么?

生:风、雷、电象征一种要求光明的伟大力量,诸神象征黑暗势力。

师:在郭沫若所出的年代又分别象征什么?

生:诸神象征反动派

师:大家读了这篇文章的时候感觉要用一种激昂的语气来读,是因为作者运用了呼告、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所以,我们在平时写作中要注意应用。

师: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作业是背诵课文前8段。

课文研讨

一、整体感知

郭沫若的浪漫主义历史剧《屈原》塑造了我国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兼诗人──屈原的形象,深切的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是作者赋予这个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在七国纷争、战乱频仍的时代,屈原看透了秦国侵吞六国的野心,力劝楚怀王联齐抗秦,系念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前途。孰料却遭到张仪、南后之流卑鄙地陷害,横加以“淫乱宫廷”的罪名。在含冤莫白的情形下,他仍然拳拳关注祖国和人民,把它们看得高于自身的利害得失。他“沉痛地”劝诫楚怀王,愤怒地斥责南后,恨她危害了祖国:“你陷害了的不是我,是我们整个儿的楚国啊!我是问心无愧,我是视死如归,曲直忠邪,自有千秋的判断。你陷害了的不是我……是我们整个儿的赤县神州呀!”

昏庸专横的楚怀王不听屈原的一再忠告,粗暴地撕毁楚齐盟约,转而依附秦国,走上妥协投降的道路,屈原也遭到囚禁。面对正在沉入黑暗的祖国,失去自由的诗人满腔忧愤,以《雷电颂》的形式无比猛烈地迸发出来。他呼唤着咆哮的风,去“吹掉这比铁还沉重的眼前的黑暗”;他呼唤着轰隆隆的雷,把他载到“那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地方去;他呼唤着闪电,要把闪电作为他心中无形的长剑,“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他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的伟大的自然力,“发挥出无边无际的怒火把这黑暗的宇宙,阴惨的宇宙,爆炸了吧,爆炸了吧!”要“跳进那没有边际的没有限制的自由里去”,从而迎来灿烂炫目的“光明”。他渴望光明,狂热地呼喊“火……我知道你就是宇宙的生命,你就是我的生命,你就是我呀!我这熊熊之火的燃烧着的生命,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诗人以火一般炽烈的语言以及雷霆万钧的气势,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为了获得光明,他高呼要把所有的“土偶木梗”连同一切罪恶的黑暗都“烧毁!烧毁!烧毁!”因为它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它们“完全是一片假”,“只有晓得播弄人”,这些神鬼偶像指向的是人世间昏庸腐朽暴戾的当权者,表现了他鞭挞一切污秽、横扫一切邪恶的顽强战斗精神,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在现代话剧中,独白是一种非常具有表现力的艺术手段,它可以直接展现人物内心深刻而复杂的矛盾。郭沫若在他的历史剧创作中,十分注意在戏剧冲突中激化人物的内心情感,逐渐推向高潮,最后以长篇抒情独白的方式喷泻而出,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戏剧和抒情效果。《雷电颂》的独白就是这样一首激越澎湃的抒情散文诗。这段抒情独白,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波澜壮阔,气势磅礴,撼动人心,是全剧的灵魂和高潮。郭沫若说,在剧本第二、三、四幕中描写了无辜受陷害遭侮辱的事迹,从构思上说,“都为的是结穴成这一景”。“雷电颂”是“侮辱增加到最深度,彻底蹂躏诗人自尊的灵魂”喷薄而出的诗。它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是屈原斗争精神最突出的体现,而且使全剧主题异常鲜明地凸现出来,充分表现了诗人痛恨黑暗、向往光明、忠于祖国、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和崇高理想。

郭沫若曾表示,《雷电颂》是受了屈原《天问》中“薄暮雷电”的启示,想表达“天问”的意境。实际上,“雷电颂”呼风唤雷的激情,毁灭诸神的愤怒,磅礴宇宙的气势,直接显露了郭沫若鲜明的个性、冲动的气质、炽热的感情,接近于郭沫若式的自我倾诉。而且具有深沉的现实指向和深刻的现实意义。它有力地抨击了抗战时期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投降政策,坚持全民族抗日的斗争意志,推动了正在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

这段独白想像瑰丽奇特,气势宏伟壮阔,具有革命浪漫主义的诗学风格。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上天入地,驰骋想像,运用夸张、象征等多种表现手法,使屈原和急风、怒雷、闪电这些宇宙伟大的自然力融为一体,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显示了追求光明、批判一切污秽、毁灭一切黑暗的力量,使屈原的形象作为光明与正义的化身显得更加光彩熠熠、沉雄悲壮。

二、问题研究

1.历史剧《屈原》的写作背景及写作意图分别是什么?

《屈原》写于1942年1月,这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半壁河山沦于敌手,蒋介石集团消极抗日,并且悍然发动“皖南事变”,大肆屠杀爱国抗战的军民,掀起反共高潮。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屈原》,以鞭挞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他说:“全中国进步人民都感受着愤怒,因而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换句话说,我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时的时代。”(《序俄文译本史剧〈屈原〉》)于是,郭沫若借历史上的屈原的悲剧,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激烈的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全剧分为“橘颂”“受诬”“招魂”“被囚”“雷电颂”五幕。作者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独立不移”“坚贞不屈”“光明磊落”的崇高品质的塑造,撼动了进步人民的灵魂。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的第二场,是全剧的高潮部分。尤其是“雷电颂”一幕中的独白,激起过多少爱国人士的共鸣。这段著名的长篇抒情独白用风雷电与黑暗的撞击,表达了屈原与旧世界决绝的心声,充满了对光明的讴歌和向往。屈原和雷电同化了,而郭沫若又和屈原同化了。人们可以在这个历史形象中看到中华民族的时代精神。周恩来同志称赞说:“屈原并没有写过这样的诗词,也不能写出来,这是郭沫若借屈原的口说出自己心中的怨愤,也表达了蒋管区人民的愤恨之情,是向国民党压迫人民的控诉,好得很!”《屈原》的创作在当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它大大鼓舞了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斗争意志,有力抨击了蒋介石集团的法西斯暴政。《屈原》在当时国民党统治的中心──重庆上演,轰动了整个山城,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每次演出都被观众爆发出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淹没,这个剧作最后终于被国民党当局禁演。

2.《屈原》第五幕的剧情和情节结构怎样?

本课的教学应向学生们简要交代《屈原》第五幕的剧情,把《雷电颂》放到整幕剧情中去理解。剧作的第五幕展示了屈原和以南后郑袖为首的楚朝廷奸佞们之间的尖锐的矛盾冲突,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开端。写靳尚和郑詹尹禀承南后旨意,欲密谋毒死屈原。他们的阴谋把他们和屈原的矛盾冲突推到了顶点。以南后为首的楚朝廷的奸佞们,对屈原恨之入骨,他们诬陷打击屈原还不够,还要欲除之为后快,暴露了他们铲除政治异己的凶残和毒辣。

第二部分:发展。写屈原的内心独白──“雷电颂”。面对黑暗现实,诗人呼风唤雷,怒斥神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和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表现了他的忠贞不屈和浩然正气。

第三部分:高潮。写婵娟之死。这一部分是戏剧冲突的高潮,表现了光明和黑暗、正义和邪恶誓不两立的冲突。婵娟替屈原喝下了毒酒,她为能代屈原而死感到高兴,突出展现了婵娟的高尚品格和为正义献身的精神。

3.《雷电颂》的结构层次怎样?

《雷电颂》是屈原歌颂风雷电、怒斥神祗的内心独白。独白是人物直抒胸臆、直接流露内心深处最强烈的思想感情的一种戏剧艺术的表现方法。这篇长篇抒情独白实际上是一首激情澎湃的诗,它气势雄伟,抒情意味浓厚,作者充分展开艺术联想,达到物我同化的境界。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全文表达的两个方面的思想内容,在结构上两个层次浑然一体,内容十分丰富。

第一层(从“风!你咆哮吧!”到“把这包含着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吧!”):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愤激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

风雷电象征了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在“比铁还沉重”、“比铁还牢固”的黑暗、阴惨的现实面前,诗人充满了强烈愤懑,不得不忧虑祖国的前途命运。所以他热切地祈求咆哮的风、闪耀的电、爆炸的雷这些宇宙中的“伟大的艺人们”,以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把黑暗的世界“爆炸”“劈开”,从而创造一个“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世界,迎来“没有限制的自由”和灿烂炫目的“光明”。他把“电”这一宇宙的长剑化做自己“心中的长剑”。在奇丽的联想中,主体和客体,人和自然力合二为一,表达了对光明的热烈追求,显示了摧毁一切黑暗的愤激的情绪和斗争决心。

第二层(从“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到篇末):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东皇太一”等众神象征了人世间昏庸腐朽暴戾的当权者和官僚统治集团。屈原斥责这些“土偶木梗”无德无能,欺民惑众,奸诈怯懦,高呼要把所有的神像连同一切罪恶的黑暗都“烧毁!烧毁!烧毁!”这是因为它们身居高位,没有什么“德能”,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它们“完全是一片假”,“只有晓得播弄人”,一句话,它们象征了现实中种种黑暗势力。这样,屈原变革现实的要求就由前面对自然力的祈求,发展到对人的力量的确信,表现了他无比高昂的战斗激情和彻底的斗争精神。

4.《雷电颂》艺术上有什么特色?

①想像瑰丽奇特,闪耀着革命浪漫主义的光辉。

这段独白想像奇特,气势恢宏,体现了革命浪漫主义的诗学风格。作者进行大胆的艺术虚构,展开神奇的想像,上天入地,呼风唤雷,运用夸张、象征等艺术手法,让屈原和宇宙间伟大的自然力急风、怒雷、闪电结合在一起,达到物我同化的境地。借助他们的神力,使诗人具有了毁灭诸神、摧毁一切黑暗的力量。这样,就使历史中的屈原的形象显得更加神采飞扬,光辉夺目,全文雄浑壮阔,气势磅礴,洋溢着高昂的革命浪漫主义的激情。

②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作者难以言明的思想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

象征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它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一具体事物的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被象征的本体)。象征能够使不容易或不便于直接说出的思想情感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出来,而且化“抽象”为“具体”,使思想更加形象、可感,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领会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理解作品深刻含义的关键。

中一些物象的象征义:

a.风雷电:象征变革现实的伟大力量。

b.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

c.有形的长剑、无形的长剑:屈原《涉江》篇云“带长铗之陆离兮”。有形的长剑,是屈原被囚禁前的佩剑;无形的长剑指坚定的信念。

d.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类似英国作家笛福长篇小说《鲁滨逊飘流记》所描写的海中荒岛,是对社会现实极端憎恶而企求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

e.“土偶木梗”的群像: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其中河伯有二义:其一是指河伯神像,其二是指在《九歌》中扮演河伯的一位演员。

③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语句的气势和情感色彩,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以火一般的激情直接感染观众。

通篇运用拟人、呼告的修辞方法。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等等,这些语句,热切地呼告和歌颂风、雷、电;而“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等语句,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这样,就直接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其次,运用了反复、排比等方法,也增强了整个独白的抒情效果,有力地表达了爱憎的感情,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回环往复,荡气回肠,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5.关于《雷电颂》的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为舞台上的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作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作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他手足戴着刑具,颈上系有长链,“玄衣”、“披发”,但他大义凛然,伫立睥睨,目含怒火,坚贞不屈,满腔愤怒,即刻就要喷涌而出!

此外,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说明吟咏“雷电颂”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自然环境,以创造一个想像的场域,启发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这个时间是在午夜已经过去,黎明尚未到来的时候。靳尚前来布置和催促郑詹尹立即执行南后毒死屈原、纵火焚尸的密令。地点是东皇太一庙正殿,神像林立,奇形怪状,阴森可怖,给人以威压的气势和令人窒息的气氛。

自然景象是雷电交加,狂风大作,无边的黑夜在颤动,在撕裂,在爆炸。这个典型环境意味着现实世界给屈原的肉体和精神的严重伤害,又象征着光明与黑暗的搏斗。

练习说明

一、课文在形式上并不押韵,但节奏分明,声调铿锵有力,试反复朗读课文,背诵前六段;说说抒情主人公通过呼唤风、雷、电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设题意图:由于这篇独白是一篇抒情意味非常浓厚的散文诗,所以要引领学生在反复的吟读中把握诗情、诗味和诗理以及作品内蕴的深刻的思想内涵,着重体会抒情主人公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二、课文运用了象征手法,说说风、雷、电等形象象征了什么。再举例说说课文使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设题意图:理解作品是如何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作品的艺术表达效果的。

“风雷电”的形象象征了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

课文通篇运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手法,还有反复、排比、比喻、反问等方法。

例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啊,这宇宙中的伟大的诗!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这些语句,兼用拟人、呼告、排比;“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运用比喻,热切地向往和赞美风、雷、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而“你,你东君,你是什么个东君?”“你,你这土偶木梗,你这没心肝的,没灵魂的,我要把你烧毁,烧毁”等语句兼用反复、排比、反问,无比愤怒地斥责恶神。这样,就直接有力地抒发了爱憎的感情,好像是“生之颤动,灵之喊叫”,达到了最大限度的抒情效果,往往能感人肺腑,撼动人心。句子本身又具有诗的形式美和节奏感,增强了语句的气势,琅琅上口,铿锵有力。

三、与以前读过的诗歌《天上的街市》《静夜》相比,这种抒情方式有什么特点?

设题意图:与以前所学的郭沫若的《诗两首》作一番比较,在体裁上一个是诗,一个是散文诗式的戏剧独白。两个作品表现了郭沫若特有的个性风格,但在抒情方式上却有各自的特点。

《诗两首》是在案头供人吟读的小诗,两首诗都是由地上写到天上,由现实的情景联想到传说中天上的人和事,写牛郎织女的故事,写鲛人泣珠的传说,目的是与现实中不自由、黑暗的生活对照,以此反衬诗人对现实的失望、不满和前途的渺茫,表达诗人面对浩瀚的宇宙时对理想境界的朦胧的向往。两首诗都是借景抒情,通过意象,隐隐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清幽、典雅、含蓄,节奏徐缓,音调和谐,想像贴切新颖,有着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如一首小夜曲,流过人们的心田,给人美的享受。

而《雷电颂》是供舞台表演的人物的内心独白,所以它的抒情方式和前者不同。它不再是含蓄、婉转地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如急风骤雨般直接有力地表达自己的爱憎情感,气势磅礴,酣畅淋漓,以求最有效地抓住观众,感染观众,获得一种现场感,达到最大的抒情效果。所以它多运用呼告、排比、反复、拟人等修辞方法,有利于将积聚在人物内心的情感激流直接喷泻出来,使观众与之产生强烈的共鸣。

教学建议

一、指导学生大体了解《屈原》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情况以及《雷电颂》在《屈原》中的地位。教科书中所附资料可供参考。了解作品背景是把握的前提。

二、是剧中人物独白,也是散文诗。要依据散文诗的特点,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三、指导学生体会用象征手法表现时代的重大思想主题。体会课文抓住事物的特征展开的丰富的想像,理解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

有关资料

一、屈原简介

屈原(约前340—约前278),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国人。初辅佐怀王,做过左徒、三闾大夫。主张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联齐抗秦。后遭谗去职,迭遭放逐。至首都郢为秦兵攻破,遂投汨罗江而死。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这本书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中有《离骚》一篇,《九歌》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九章》九篇:《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颂》《悲回风》,《天问》一篇等等。

二、郭沫若及其历史剧的创作

历史剧同新文学的其他形式一样,也是适应现实斗争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五四以来,郭沫若、夏衍、阳翰笙、陈白尘等作家,就曾运用过这种文艺武器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到了抗战时期,特别是在皖南事变后的国民党统治区,历史剧更有了长足的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政治影响。当时,国民党统治集团疯狂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气焰嚣张,横行无忌。一部分坚持斗争的革命剧作家转而致力于历史剧的创作,借古喻今,用中华民族历史上坚持正义、反对邪恶的斗争史迹,来教育和鼓舞人民,通过历史人物之口,表达人民的要求和希望。

郭沫若,是这一时期历史剧作家的杰出的代表。他作为进步文化界的旗手、诗人、历史学家,既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他这个时期创作的六部历史剧,全都是在最黑暗的日子里写成的:1941年12月写成五幕剧《棠棣之花》,1942年1月,写成五幕剧《屈原》,2月写成五幕剧《虎符》,6月写成五幕剧《高渐离》,9月写成四幕剧《孔雀胆》,1943年4月写成五幕剧《南冠草》;前后总共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在这些剧作中,郭沫若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历史人物:《棠棣之花》中的聂政、聂与侠累、韩哀侯,《屈原》中的屈原、婵娟与南后、宋玉,《虎符》中的信陵君、如姬与魏王,《南冠草》中的夏完淳与洪承畴,《高渐离》中的高渐离与秦始皇,《孔雀胆》中的段功与车力特穆尔等。在这些人物的剧烈冲突当中,作者一方面深刻地揭露了外来侵略者、本国反动统治者和叛徒汉奸等形形色色丑类的本质,无情地鞭挞了他们专横凶残、卑鄙无耻的灵魂;一方面深刻发掘了自古以来中华民族英雄义士的高风亮节,热情地赞扬了他们爱国爱民、忠贞刚直的高尚品德。与黑暗反动势力坚持进行顽强、不妥协的斗争,是贯穿这些剧本的一个共同的基本精神。作者展示的这一幕幕历史悲剧,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共鸣,大大鼓舞了人们坚持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斗争意志,有力地抨击了蒋介石集团的暴政,推动了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郭沫若这时期的历史剧,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他早期的历史剧增多了现实主义成分,却又充分显示了革命浪漫主义的特色。譬如,作者对剧本所涉及的史料,一方面尽可能地搜集占有,精密研究,一方面又不拘泥于史料。他在把握历史本质的基础上,根据艺术规律、剧情发展和创作意图,结合自己的理想和愿望,“失事求似”地大胆进行构思,使全剧的结构,人物的刻画,情节的演变,浑然自成一个完整的天地,形象逼真,具体生动,有显著的戏剧效果。再譬如,在这些剧作中,作者结合情节的需要和气氛的创造,插入相当数量的抒情诗和歌词,由主人公朗诵,或由群众演唱,感情激越,色彩斑斓,使全剧充满着浓郁的诗意。这也是过去一般历史剧以及话剧所不曾有的风格。

《屈原》是郭沫若这时期历史剧当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代表作。这个剧本取材于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一生的故事,以楚怀王对秦外交上两条路线的斗争作为全剧情节线索,从而成功地塑造了屈原这个文学典型和一系列人物形象,深刻地表现了为祖国和人民不畏暴虐,坚持斗争的主题。

历史剧固然是文学创作,不是史实的复写,“艺术上的真实非即历史上的真实”(鲁迅)。然而,由于作者的创作动机、文学见解、个人风格等各方面的不同,他们所创作的历史剧,仍有所不同。有的历史本身的东西多一些,有的以历史真实做基础却更多个人的创造。两种类型各有千秋。郭沫若的历史剧和这时期其他创作者的历史剧,大多属于后一种。郭沫若创作历史剧的动机,正是出于现实政治斗争的需要。他说:“我要借古人的骸骨,另行吹嘘些生命进去。”(郭沫若:《历史·史剧·现实》)郭沫若正是持着这样的历史观点,从反对投降、反对独裁的现实政治斗争需要出发,以战国时代联合抗秦的故事作题材,创作了《屈原》以及《棠棣之花》《虎符》《高渐离》等剧作。剧中的历史人物,往往已经不完全同他们的“原型”一样了。

剧中的屈原,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兼诗人的典型。他心中时时系念的是祖国和人民的命运前途,力主联齐抗秦的外交路线,因为他早看透了秦国的野心,认为唯有联合抗秦才能保国安民。一向光明磊落的屈原,根本没有料到南后之流竟然采取那么卑鄙无耻的手段陷害他,横加以“淫乱宫廷”之类的罪名。屈原把祖国的安危和人民的祸福,看得远远重于自身的利害得失。他冲破一切思想束缚去进行英勇的斗争。昏庸专横的楚怀王不听屈原的一再忠告,破坏了反侵略统一战线,转而依附秦国。面对正在沉入黑暗的祖国,失去自由的诗人的满腔忧愤,以《雷电颂》的形式无比猛烈地迸发出来。《雷电颂》,是屈原斗争精神最突出的体现。而爱国爱民的深切感情,是诗人斗争精神的源泉。

《屈原》剧中,还刻画了两个性格迥然相异的女性形象──婵娟和南后。确如作者自己所说的:“婵娟的存在似乎可以认为是屈原辞赋的象征,她是道义美的形象化。”她由衷地敬爱屈原,崇敬屈原的道德文章。当风云变幻、浊浪排天的时候,她那平日蕴蓄在心中的崇高信仰、优秀品德,真正突现出来。从她对变节投敌的宋玉的有力斥责,从她面对南后淫威所表现的坚定从容,特别是从她生命垂危时那番动人肺腑的倾诉,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竟与橘树同风”的高尚灵魂,一个广大人民道义精神的化身。这个形象对塑造屈原这个典型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与婵娟相反,南后仅仅为了个人固宠求荣,竟然不惜取媚侵略势力,与秦国暗相勾结,陷害屈原这样的忠良,祸国殃民,而且所采用的手段又是那么的卑鄙无耻。当她的阴谋得逞以后,她更加猖狂、恣肆,彻底暴露了她冷酷残忍的本性。南后这个形象的刻画,对屈原的典型塑造起到了反衬的作用。使屈原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品德,益加鲜明突出。

剧中的宋玉,是作为一个“没有骨气的无耻文人”来塑造的。他虚伪自私、全无操持、趋炎附势、卖身求荣的性格,从另一个角度反衬了屈原,并同婵娟形成鲜明对比。宋玉这个形象,对当时依附国民党反动派的帮闲文人,无疑是有力的鞭挞。

人物塑造的成功,使剧本的深刻主题得到充分表现。观众和读者从这出历史剧中会自然联想到现实生活中蒋介石反动集团的反共投降罪行,蒙受“千古奇冤”的新四军所遭的残杀,……从而加深了他们对祖国前途的忧虑,燃起他们心中的怒火,鼓舞他们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屈原》一剧中,穿插了相当数量的抒情诗和民歌。它们是剧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剧情发展,人物刻画,主题表达,都起着重要作用。这是剧本艺术上的一个特点。譬如,全剧以屈原朗诵《橘颂》开始,结合屈原对于《橘颂》内容的阐发,展露了屈原的人生抱负。因此,屈原时时以橘树的“内容洁白”“植根深固”“秉性坚贞”自励并劝勉青年,要他们“志趣坚定”,“心胸开阔”,气度“从容”“至诚”,特别是要“不挠不屈,为真理斗到尽头!”这与第二幕南后等策划阴谋时所表现的自私偏狭、卑鄙阴险形成了强烈对比,为随之而来的剧烈冲突做好了准备。婵娟死后,《橘颂》再次出现,首尾呼应。它像是始终回响在一部交响乐中的主旋律,反复出现,以强调剧本的主题──“不挠不屈,为真理斗到尽头!”再譬如《雷电颂》,则被安排在全剧高潮的波峰浪巅,由主人公屈原独白。这不仅是刻画屈原典型性格的最重要的一笔,而且使剧本主题异常鲜明地突现出来。其他如屈原吟咏的《九章》《惜诵》译句,有助于表现诗人蒙受奇耻大辱之初的心情。正因为有这些精彩丰富的诗歌,自然而和谐地穿插在剧本中,才使剧本充溢着浓郁的诗意,具有更加感人的力量。关于《屈原》的创作意图,郭沫若曾经讲过,是要“把这时代的愤怒复活在屈原时代里去”,是要“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演出的实践表明,作者的这个目的达到了。1942年春天,《屈原》开始在重庆上演,其反响之强烈,是以往历史剧演出时所未曾出现过的,尽管《屈原》后来被国民党反动当局禁演,但是《雷电颂》的声音仍然回响在整个山城,常常可以听到群众发出“爆炸了吧……”的怒吼声;“在当时起了显著的政治作用”。

《屈原》不但是这一时期革命历史剧最辉煌的代表作,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郭沫若这时期的历史剧,已形成独特的革命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同作者早期的历史剧相比,它们不仅仍保持着鲜明的个性、浓厚的诗意、炽烈的热情等一贯的特色,而且具有了更厚实的现实基础,更充足的信心和更坚定的理想,可以鲜明地显示出郭沫若历史剧革命浪漫主义风格的这种发展和成熟。

(节选自《中国现代文学史》第十三章第四节:《屈原》及其他历史剧)

查看更多
【八下7课《雷电颂》课堂实录及相关资料】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97167/
教学设计推荐
热门教学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