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2、通过读课文,初步感悟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能说出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
〖教学重点〗
读懂全文,理清文章的结构。
〖教学难点〗
感受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
齐读课题,说说课文中谁称谁为“亲人”?
板书:
大娘 小金花 大嫂
为什么称他们为亲人呢?带着问题听老师范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说说初步感知的情况。
二、检查预习
1、介绍有关抗美援朝的资料。
2、读本课的生字词:
封锁、暂时、打糕、情谊、混进、争吵、大嫂、阻击战、捣米谣、侦察员、雪中送炭。
(自读、指名读、齐读、两人赛读。)
3、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
暂时:zàn
友谊:yì
血泊:pò
“捣”和“谣”的字形。
4、解释不懂的词:
打糕:朝鲜人民喜欢吃的一种食物,用糯米做成,与我国的年糕相似。
噩耗:指亲人或敬爱的人死亡的消息。
捣米谣:朝鲜人民捣米时唱的一种歌谣。
雪中送炭:比喻在别人急需的时候给以帮助。
三、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1、默读课文,给文章分段。
2、提问:
为什么朝鲜人民和志愿军互称“亲人”?说说朝鲜人民为志愿军做了哪些事,志愿军为朝鲜人民做了哪些事?
3、提出不懂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的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体会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用多媒体播放配有当年抗美援朝画面的《志愿军战歌》。
一、创设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就是唱着同学们刚听到的雄壮的《志愿军战歌》出国参战的,今年刚好是志愿军赴朝参战52周年。他们回国时与朝鲜人民依依惜别的感人情景仿佛历历在目。这节课,就让我们与志愿军老战士一起追忆那动人的告别场面,去听一听离别时他们对朝鲜亲人都说了些什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二、读书思考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位亲人?志愿军回忆了哪些往事?
板书:
大娘 缝补衣服 送打糕 救伤员
小金花 救老王
大嫂 挖野菜
三、重点学习第一自然段,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后两自然段
1、默读思考: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说明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学生边读边思考边画批。)
2、然后交流,教师点拨,板书:
几夜不眠 昏倒路旁 失去孙孙
牺牲妈妈
失去双腿
3、这些事情为什么让志愿军难以忘怀呢?从这些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默读3分钟后,学生在小组里讨论。抓住“几夜没合眼、冒着炮火、唯一、同归于尽、噩耗、代价”等词语体会。
点拨:“雪中送炭”是谁在什么情况下送去什么?
小结:是在别人最困难、最需要帮助时给与帮助。体会大娘确实像慈母一样,关心帮助志愿军,想志愿军所想,急志愿军所急,这真是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4、用相同的方法理解体会2、3自然段。同时加强感情朗读的指导。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师注意指导。体会这三个自然段的开头和结尾在表达上的特点。(个人读、师生对读等形式)
⑴ 朗读时要注意把握感情基调:
对大娘如对长辈慈母,应怀着敬重的情感朗读;对金花,如对下辈女儿,应怀着亲切的情感朗读;对大嫂,如对同辈亲属,应怀着关切的情感朗读。
⑵ 学生自己选读喜欢的段落,并试着背一背。
四、饱含激情学习第二部分(以读代讲)
列车将要载着志愿军回到祖国,此时此刻,志愿军会说些什么?(齐读第二部分)
再读课题,齐读,指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