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程与新高考
从2004年秋季开始,普通高中新课程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开始实验,2005年秋季,江苏也将进入新课程实验。在新课程实验区,由于高中新课程提出了许多新的教育理念,符合我国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和要求,所以,广大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参与实验的热情很高。但同时也有一个共同的担心:使用新课程以后,将来高考怎么办?如果现行的高考制度不改革,仍沿用现在的高考模式,实施高中新课程必然会遇到阻力。校长、教师、家长会问:用新课程可以,但你能不能保证我们的学生或我的孩子三年后一定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原因很简单,新课程既然是实验,就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需要在实验的过程中逐步调整、修正和完善。问题是,对于一个高中学生来说,他的一生只有这么一个高中阶段,也许只有这么一次高考的机会。这就决定了高中新课程实验只能成功,不许失败。2007年,参加实验的四省区高中毕业生将面临高考,毫无疑问要有新的高考方案来适应。如果只有课程的改革,而没有相应的考试制度改革措施相配套,课程改革的目标恐怕将大打折扣。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程必须关注高考。新课程实验区的教师、家长,都盼着新的高考方案早日出台,而且越早越好。只有这样,才能给实验区的广大教师和家长吃一个“定心丸”,以解决实验的后顾之忧。
2004年高考结束后,部分新闻媒体炒作“南京高考现象”,引起人们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重新讨论。有的论者谈到这个问题时,习惯于把二者简单地对立起来,我认为是不切实际的。不能说你搞了素质教育,就可以不管高考成绩。哪个地方高考成绩突出,就说人家在搞应试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正视高考,而且会有好的高考成绩,这才有说服力。如果一个学校素质教育搞得很好,但学生的高考成绩不理想,恐怕这种素质教育也没有多少说服力。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刘彭芝校长所说:“我们要正确地认识高考。素质教育不是不要高考成绩,高考成绩好也不是应试教育的结果。我们应当理直气壮地抓高考,这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通过高考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是学生梦寐以求的,代表了广大考生及其家长最根本的利益。所以,抓好高考,就是为国育才,就是造福于民,这是功在千秋的大事!”②对于任何一所高中来说,不管是使用新课程的实验区,还是使用过渡性课程的地区,高考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二、高考改革的多元化趋势
作为一种选拔性考试,高考的直接目的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择优录取新生提供依据。但是,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缺乏,无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渴望,使得高考逐渐演变成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以2003年为例,全国参加高考的考生人数为620万,而招生人数为380万,录取率仅为61%,其中录取到本科院校的人数还不到30%。所以尽管近年来高等教育有较大发展,但供需矛盾仍然比较突出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上的发展,普通民众对高等教育尤其是优质高等教育的期望值逐渐增加。正是由于这种供需的矛盾,造成了高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因此,高考自然而然地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甚至成为社会的热点、焦点之一,高考也被认为是基础教育的“指挥棒”,高考改革直接影响着基础教育学科教学的内容和评价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考改革也决定着各地中考改革的方向。
近年来在高考改革问题上,有关部门一直强调“稳中求变,稳中求新”。2004年,我国进一步深化高考改革,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高考试卷的多样化。分省单独命题的省份,由原来的上海、北京,又增加了天津、重庆、福建、广东、浙江、江苏、湖南、湖北、辽宁,共11个省市。其余省份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的4套试卷中选择。所以,2004年,全国共有15套语文高考试卷。2005年,自主命题的范围又将进一步扩大,山东、安徽、江西也将加入自主命题。教育部制订《考试大纲》,各省可以根据本省的省情制订适应当地实际需要的《考试说明》,从而给各省以更大的高考命题自主权。
从2004年的语文高考试卷来看,已经出现一些新的考查方式。如上海卷几年前就已经增加了作文在整个试卷中的分值,有专家建议打破高考作文60分的僵局;古代诗文阅读在上海、北京卷中所占分值也有所提高,北京卷在题型上有了新尝试;全国有8份语文高考试卷考到了对联;在选材方面,普遍关注现实,体现对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正确引导。江苏卷出现了书面语与口语转换的题型,等等④。这些变化,应该是研制新课程的高考方案时给予关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