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笛《航》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诗词阅读及答案

《航》

辛笛《航》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

文/辛笛

帆起了

帆向落日的去处

明净与古老

风帆吻着暗色的水

有如黑蝶与白蝶

明月照在当头

青色的蛇

弄着银色的明珠

桅上的人语

风吹过来

水手问起雨和星辰

从日到夜

从夜到日

我们航不出这圆圈

后一个圆

前一个圆

一个永恒

而无涯涘的圆圈

将生命的茫茫

脱卸与茫茫的烟水

作者简介:

辛笛(1912-2004)王辛笛,原名王馨迪,笔名心笛、一民、牛何之、辛笛。九叶诗派著名诗人,作家。出版的诗集有《手掌集》(1948)、《辛笛诗稿》(1983)、《印象·花束》(1986)。

诗歌赏析:

辛笛是九叶派诗歌中一枚鲜亮的绿叶,他是有着“艺术家和音乐家气质的诗人,给诗歌点染上绚丽的色彩,输入了优美的乐感”。而袁可嘉则在《九叶集序》中说,辛笛的创作个性在于“兼有古典诗词和西方印象派的特色”,这些特色在他大学时期的作品《航》中也可窥见端倪。

“帆起了”,以风起帆扬的动感起笔,不做任何修饰的白描,却又似别有一番复杂的蕴味,像是第一次看见帆起时欣喜的呼喊。“帆向落日的去处”,再以“帆”字起首,颇为用心,按惯常思维应为“驶”,而“帆”既可为活用的陌生化效果,也可将“向”理解为“朝向”,重复首句之“帆”又多一些音步,读来便有绵长往复的韵味。

“明静与古老”衔接上下,似是对“落日的去处”这一归属的印象,又好像与“黑蝶与白蝶”的对举,以“明静”来概括风帆的亮白,以“古老”指称“暗色的水”之亘古不变。在这风帆与海水如胶似漆的黄昏里,海面呈现出一片茫茫的寥阔,只有黑与白的对照显得分外醒目,而“黑蝶与白蝶”的“吻”又给这凄冷的景象抹上几丝浪漫的情怀,对比的张力便消融在水面的柔波里。

“明月照在当头/青色的蛇/弄着银色的明珠”,明月当头将时空和意境切换,“青色的蛇”这一意象冷峻而奇诡,它不同于冯至的“把你的梦境衔了来”的寂寞蛇,但却结合着“双龙戏珠”的成语,加之“弄”一词令人想起孩童摆弄的游戏,同样多了些无须“悚惧”的可爱之处。在这波光粼粼的水面,这波峰上的月光如明珠点点,而波谷里的则如游蛇条条,相逐相戏间欢腾着不止歇的浪花,似在静谧中潜藏于心间的不安,这些意象便渗透着作者“新的发现”和独特情思。

“桅上的人语/风吹过来/水手问起雨和星辰”,正当诗人沉浸于这“静夜思”中时,风吹过来“桅上的人语”,这温柔的呢喃之声便如夜曲般悠扬,色彩、音乐以及风的触感给诗人全方位的体验。“水手问起雨和星辰”似显突兀实则不然,“雨和星辰”是制约着航海吉凶的“天时”,也似乎象征着左右人类发展的一种不可预知的“命运”,渗透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诗人此次首次航海是为去看望辍学养家的中学好友,由此也可看出对好友命运的关切与呵问。

“从日到夜/从夜到日/我们航不出这圆圈/后一个圆/前一个圆/一个永恒/而无涯涘的圆圈”,这一行便是自然转到“玄思”,将思想通过“圆”感性地表达出来。在海上日复一日的航行,每天看太阳朝起夕落,昼夜更替形成不可偏离的圆形轨道,永无止境。而人类不也是在无法把握的规律面前,过着每天重复而单调的日子吗?生命就在匆匆间一日日流走,在“后一个圆”覆盖“前一个圆”,在“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中耗尽,而“圆”却没有“涯涘”,是永远也到达不了的海市蜃楼,那么一切想航出这圆圈而终不得的举动,是否如西西弗斯推巨石般失去了意义了呢?

诗人由此陷入了一种茫然,对人生的意义产生了惆怅,想“将生命的茫茫/脱卸与茫茫的烟水”,两个“茫茫”将生命与烟水类比,更显出这生命慨叹的深沉,而在重复的诵叹中又让这种情绪别有“味外之味”。而“生命的茫茫”果真能“脱卸”吗?幻想的破灭更使人在余味中反思……

查看更多
【辛笛《航》原文、赏析及作者简介】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94824/
诗词阅读及答案推荐
热门诗词阅读及答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