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去吧》教学札记

教案设计

《自己去吧》是一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小猴、小鸭和小鹰在妈妈的鼓励下,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课文内容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能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本课的教学以拓宽语文学习内容为主要设计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体验,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学习课文。感悟课文、拓展课文。

《自己去吧》教学札记

1.练习概括课文内容。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在反复拼读、熟读的基础上,让他们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可用一、两句话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刚开始,叫了几位同学说一说,但他们都不会用简单明了的话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更不会抓住重点来说。我教给他们一个回答问题的方法:即:“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孩子们试着回答问题,我适时点拨,并且教他们用规范的语言练习说话,渐渐的悟性好的同学基本上能按要求回答问题了,其他同学也对概括内容有了朦胧意识,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练习说话,对概括这一词性有了浅显、初步的感性认识。在今后的逐渐渗透中,他们会掌握此项知识的。

2.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提出问题:(1).“课文中写了几种小动物?它们都是谁?请用直线画出。”我引导、巡视、检查、纠正。

(2).“三种小动物,它们分别喜欢什么?”再读读课文,把它们喜欢做的事情用曲线画出。学生按照指令去做,可是,看似简单的事情让一年级的孩子来做,比登天都难。例如:有的孩子认为,小猴喜欢爬树;有的孩子认为,小猴喜欢吃果子。是谁说的对呢?我让孩子们讨论,孩子们判断是非的能力有别,不能决也。我启发:“小猴为什么要爬树呢?”孩子们说:“它要吃果子。”我插话:“是啊,喜欢吃果子,又要自己摘。所以,小猴学会了爬树。孩子们想一想:是什么诱惑小猴学习爬树呢?”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果----子-----”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们在后面的两段学习中,很容易找到小鸭、小鹰它们喜欢做的事情,由此掌握了学习方法,推动了学习进程。

3.引导学生深层理解问题

随着学习课文的进展,学生基本上把握了课文的重点,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文章中三种小动物喜欢的事物,可以互换吗?”当我解释说明后,他们理解了我的意思,便急不可耐地说:“不可以,因为小猴不喜欢洗澡,也不会飞,小鸭------小鹰------”众说纷纭,但终究达成了共识。孩子们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了解了小动物们的生活习性,正确地作出了判断。通过设疑,引发出孩子深层的思考,调动他们大脑储备的已有知识,以科学合理的方式解决遇到的问题。这对孩子的思维发展,今后学习的动机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也为自己的学习,积淀了知识,为自己的成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他们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地掌握知识的。

查看更多
八字精批 八字合婚 八字起名 八字财运 2024运势 测终身运 姓名详批 结婚吉日
已出生未出生
【《自己去吧》教学札记】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93821/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
付费后即可复制当前文章
《《自己去吧》教学札记|教案教学|教案设计-字典翻译语文网》
限时特价:5.99元/篇原价: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