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孝感市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课后练习

试题预览:

湖北省孝感市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9年湖北省孝感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

语 文

温馨提示: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学校、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上指定的位置。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本卷上答题无效。

3.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请把词语中注音的汉字和错别字的改正字工整地写在田字格中。(4分)

míng思遐想 销声nì迹 重导覆辙 出类拔粹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站在罗布泊边缘远望,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表示地表荒凉,无植被)

B.魏明伦认为,“喜新厌旧”是他戏剧创作成功的秘诀之一。(指创作追求创新,不守旧)

C.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不少股票市值缩水蒸发。(表示减少和消失)

D.北京奥运会上,“冷面杀手”张怡宁蝉联乒乓球女单冠军。(指神色冷峻,不苟言笑)

3.按要求默写。(6分)

(1)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1分)

(2)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苏轼《水调歌头》)(1分)

(3)《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 。(2分)

(4)2008年12月15日,两岸“三通”历经60载,跨越海峡,终成现实。我们可以借用李白《行路难》中“ , ”的诗句,记录这难得的历史性时刻。(2分)

4.下面这段文字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答题。(4分)

医生建议他再作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

“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献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

选文中的“他”指的是主人公 ,其生动幽默的语言体现出他 的性格;“做点别的事”具体是指 一事,这也表明主人公已从过去的 中解脱出来,重新开始规划新的生活。

5.我们的家乡孝感是一个地域特色鲜明,民间艺术种类丰富多样的地区。你了解家乡的民间艺术吗?让我们走出校园,到民间去探寻吧!(4分)

(1)班级决定开展以“民间艺术寻踪”为研究专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作为小组负责人,你将如何探访调查?请拟定两种具体的调查方法。 、 (2分)

(2)研究下面两则材料,写出探究结果。(2分)

材料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皮影戏,由来已久,源远流长。特别是云梦皮影戏曾在国际上获奖,多次出访国外。但是,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学习这门民间表演艺术,皮影戏面临失传的危险。

材料二:善书是湖北汉川独有的民间表演艺术。在汉川,善书仅因少数民间老艺人口耳相传,手抄笔录而幸存。

探究结果:

二、阅读与理解(44分)

阅读下面的诗文,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

(一)登岳阳楼(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6.这首七言律诗借景抒情,把自然之景、 和 融于一体。(2分)

7.对这首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首联点明登临位置,从“帘旌”到“夕阳”,写景由远及近。

B.颔联思昔抚今,忆“吴蜀”融入厚重历史感,说“徙倚”渗透个人怅惘情。

C.颈联“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和时间跨度上道出了亡国之臣的无尽忧愤。

D.尾联“风霜”语意双关,“沧波”情景交融,于无限悲凉中收束全篇。

(二)隆中对(节选)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8.下面各组句中加点的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A.此诚不可与争锋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B.国险而民附 益州险塞

C.利尽南海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D.将军岂有意乎 将军岂愿见之乎

9.下面语句用现代汉语表达,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C.此殆天所以资将军——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百姓谁能不用箪盛饭,用壶装酒来迎接您呢?

10.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与“不可图”,次论“可争”与“可图”,最后写“争”与“图”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B.谈到建立“霸业”根基,诸葛亮先集中论述了占据荆州、益州的必要性,再紧承论述占据两州的可能性,条分缕析,论证严密。

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

11.“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结合选段内容,说说隆中对策中哪些策略对治国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简要概括三点即可。 (3分)

(三)母亲的三句话

周华诚

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几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着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亲常常能说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话来。在心中,我牢记着母亲的三句话。

小时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皑皑。为了让家里养的两头猪能在年前卖个好价钱,母亲每天都要把它们喂得饱饱的。尽管下了雪,母亲也每天都要到白雪覆盖的地里去砍一担白菜回来。有一次我跟母亲到地里去,空旷的田地北风呼啸,刮得皮肤生疼。我们从雪层下扒出白菜,只一下两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万箭穿心。偷偷看母亲,却见她一点也没有冷的意思,“哗啦哗啦”地扒开结冰的雪层,拔出已被冻结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我又扒了几下,实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问母亲不冷么。母亲答道,不冷。见我很惊讶的样子,母亲继续说,对自己说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

我一下怔在那里,忽然觉得懂得了母亲。我学母亲的样子弯身下去,扒开厚厚的雪,一下,两下,三下,每一下,我都咬着牙对自己说,不冷,不冷。

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时,都会记起雪地里母亲的话,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

读小学时的一个黄昏,我把牛从5里外的邻村牵回家。那时,我只会在前面远远地拉着牛绳走。然而这牛却跟我作对——我牵得紧,牛却偏要走得慢。我用力拉,它使上性子就是不肯迈步。这牛脾气!我只好一边骂牛一边心急。

眼看着天越来越黑,沿路村庄里昏暗的灯一盏盏都亮了起来。我心一急,就从路旁折了一根荆条,绕到牛屁股后面狠狠地抽了它一下。这下可好,牛一惊,挣脱了牵在我手中的缰绳就向前狂奔起来。当我没命地跑了半个多小时赶上牛的时候,牛正悠闲地在村口的路边吃草。母亲也站在那里等我。当我把牵牛的事一说,母亲反倒笑开了,母亲说,你把绳子牵得太紧,牛鼻子疼了,它当然不会跟你走了。我恍然大悟。

18岁那年的高考,由于我思想压力太重,平时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来母亲跟我说,别把考大学看得跟命一样重。想起你小时候牵牛的事了么?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

第二年的夏天,我终于以优异成绩被江南一所著名大学的中文系录取。离家上学那天,母亲送我到村口,眼睛红红地对我说,你现在长大了,我不能把你永远拴在身边……

毕业后到一企业里工作,因对工作不很满意,心里觉得很委屈。两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批评我整天板着脸孔并要扣我奖金时,我一时火起,跟老板吵了几句,气得他拂袖而去。

正好那几天母亲到城里来看我,知道这件事后说,孩子,一头牛不可能永远拴在一个桩上,你也不会永远待在一个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尽量干好。你不顺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诉你一个办法,有事儿没事儿时,你就小声唱歌。

小时候和母亲一起下地,母亲总一边干活一边在嘴里小声地唱歌。在母亲的歌声里,那些繁重而枯燥的农活儿不知不觉被我们一样一样地干完了。

后来我养成一个习惯,不管是骑车上班,还是工间休息,我都轻轻地哼着歌。尽管我从小缺乏音乐细胞,但我相信,母亲从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音乐。

这,就是母亲给我的财富。 (有删改)

12.阅读文题,联系全文,想想看,你从文题中得到了什么?(回答两点即可,2分)

13.通观全文,正文部分主要写了三件事,由三件事分别引出三句话,每句话蕴含一个生活道理。(4分)

第一件事写的是拔白菜,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 ;

第二件事写的是 ,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 ;

第三件事写的是 ,引出的话蕴含的道理是遇到不顺要乐观。

14.语言品味(4分)

(1)“它伴我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冬季”中“冬季”一词该如何理解? (2分)

(2)开头交代“母亲没什么文化,也没出过远门”,其用意何在? (2分)

15.说说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2分)

16.读了本文后,“我”觉得:母亲的话如绵绵春雨,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请仿照划线例句再续写一句话,表达母亲的话对“我”的影响。 (2分)

17.“绳子牵得太紧,牛反倒不跟你走了。”你有过类似的经历或感悟吗?请简述。(3分)

(四)“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汪金友

“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胡锦涛总书记讲了这样一番话。

“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我们一直都在读书。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书;既读专业书,又读修身书。越读越明白,知识就是力量。越读越清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种过地,才知道种地的艰辛;做过工,才知道做工的劳苦;求过人,才知道求人的难堪;跌过跤,才知道摔打的痛楚。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才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想的很高,策划的很好,但一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粗”,怎么干得下去?所以,“读万卷书”是我们所需要的,“行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

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多彩的世界,给我们每个人都设计了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但眼前的路有千条万条,自己的路究竟在哪里?这就需要迈开双腿,一条一条地去试,一条一条地去找。这一条走不通,再走下一条。寻找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积累。等找到最适合自己走的那一条路的时候,经验就丰富了,信心就提高了,成功就不远了。

“夫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垂大名于万世者,必先行于纤微之事”。任何大事,都从小事起步。既然读了万卷书,就不怕再走万里路! (有删节)

18.文章开头引用胡总书记的话的作用是 , 。(2分)

19.“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关系是 ,两者紧密结合的意义或价值是 。(3分)

20.“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用现代汉语表述这句话,其大意是 ,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是 。(3分)

21.自选角度,谈谈本文是如何体现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 (3分)

22.我们青少年正处在“读万卷书”的年龄段。读书固然重要,“读万卷书”尤为可贵。但只“读万卷书”而不“行万里路”,这有悖于人才成长的规律。如果要你补上“行万里路”这一课,你该怎样去做? (3分)

三、写作实践(56分)

23.阅读下面学生习作,试作评点和修改。(6分)

我的纯真年代

“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喜欢这句诗,因为这里的字字句句都是我心灵深处的声音。童年,在我心头刻下的记忆,永远抹不掉。

记忆里的童年,有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菜花装点。那时小小的我,只要一钻进那满目的金黄之中,就再也没了踪影。惹得爷爷奶奶满世界地找我,而我则在里面偷笑,并乐此不疲。可是,我这招也有不行的时候。每当爷爷在外面大喊:“小丫头,你再不出来我们就不要你了。”我的心就乱了,在一阵挣扎过后,我还是屁颠屁颠地跑出来,再乖乖挨上两手心,跟着爷爷回去。

到了春暖花开的时节,我总要让爷爷为我扎一个风筝,然后拉着他一起出去放飞。柔和的春风将风筝轻轻地托起,一直送上天边。我不担心它会和其他风筝“打架”,也不怕它会挂在树上下不来,这一大片的田野都是我的天地。周围的油菜花馨香而又烂漫,爷爷的脸庞也被涂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抬头再看看天上的风筝,穿梭于云层之中,真是惬意无比。

油菜花开的日子是我最快乐的时候,我一有空就跟奶奶去那大片大片的油菜地。奶奶劳作,我呢,就去找小伙伴,一起在田地里玩。时而捉迷藏,时而相互打闹,有时手痒痒,还会采下那一簇簇金花,为对方插在头上,或者为自己编一个花环。没有小伙伴的日子,我就独自蹲在奶奶的身边。看着地上小小的黑蚂蚁顶着食物屑跑来跑去,有时还会用树叶逗逗它们,直到把衣服弄得脏兮兮的,被奶奶领回家去。

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早已不是那个懵懂无知的小孩了。童年,似落花流水,一去不复返了,我并不在乎。留恋过去,不是我的性格。忘记过去吧,因为我已经拥有了一片新天地。

(1)先就细节描写,再自选一个角度,分别进行美点评析。 (4分)

(2)文中还存在比较明显的问题,请提出修改意见。 (2分)

24.写作(50分)

求索,是一种探寻,一种追求,一种对生活的审视和发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请以“求索”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700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温馨提示:主观题简述均不强求语言一致,意近即可

一、1.冥 匿 蹈 萃(4分,注音写汉字、错别字订正各0.5分,书写工整、规范2分) 2.D(2分)

3.(1)甲光向日金鳞开 (2)高处不胜寒 (3)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6分,每句1分,有错、别、漏字,该句不得分)

4.保尔 保尔•柯察金 乐观 豁达 从事写作 文学创作 伤病 绝望 精神危机(意近即可,1空1分,共4分)

5.(1)民间访问 实地考察 资料查阅 现场观摩(回答2种方法即可,2分)

(2)探究结果:应积极想法传承(拯救)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或有些民间艺术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况(意近即可,2分)

二、6.家国之恨 身世之悲(意近即可,2分) 7.A(2分) 8.C(2分) 9.C(2分) 10.B(2分)

11.示例:运用贤能 体恤百姓 加强民族团结 改善睦邻关系 对内革新政治等(也可用原文作答,答出3点即可,3分)

12.中心内容:围绕母亲三句话写 叙事线索:母亲的三句话 文体特点:记叙文 主要人物:母亲 目的意义:暗示母亲的三句话对“我”影响大(答出2点即可,2分)

13.遇到困难要坚强(执著) 牵牛 遇到压力要放松(坦然) 吵架(各1分,共4分)

14.(1)(一语双关) 既指现实的冬季,又指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1点1分,共2分)

(2)为母亲的话作铺垫 表明母亲的话很平常、很朴实 源于生活经验的总结(点出用意1分,分析说明1分,共2分)

15.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表明“我”从母亲身上不断获得教益或围绕母亲的三句话组织安排材料,使全文结构完整。(围绕材料安排作答,言之成理,答出1点即可,2分)

16.略(句式一致1分,运用比喻揭示母亲的话对“我”的影响1分,共2分)

17.略(简述经历或谈感悟均可,要求文从字顺,表意清楚,真实可感,3分)

18.引出论题 表明观点(各1分,2分)

19.关系: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是纸上谈兵;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更难成大事。(两者必须紧密结合)(分号前后各1分,共2分。答括号内的内容只得1分,或按逻辑联系阐释二者关系亦可)意义或价值:知识化为力量 书本变成财富(1分)(不用原文作答能揭示两者的关系和意义亦可)

20.大意:物有甘苦之别,尝过的人才知道;路有平险之分,走过的人才知道。(2分)道理:实践出真知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分)

21.提示:科学的东西必然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反之,伪科学则不具备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示例:论证严密 举例真实可信 语言明白晓畅,说服力强 简析略(能自选一角度言之成理即可,3分)

22.略(言之成理即可,3分)

三、23.(1)能扣住一处细节描写评析即可。如油菜地里躲迷藏,描写真实具体,充满生活情趣,生动地表现出爷爷对“我”的宠爱。自选角度说美点略。(答2点,共4分)

(2)问题在于文章结尾,“童年,我并不在乎”“忘记过去”等与全文流露出的情感不一致,应从“珍惜美好童年”的角度议论抒情,切合文题,与开头照应。(2分)

24.写作评分标准

1.见解深刻 2.感情真挚 3.构思新颖

4.有文采,有个性 5.书写工整,文面整洁,标点正确。

评分要求:1.本题共50分,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3项4个等级给分。

2.整体把握,以40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

3.卷面整洁,书写工整可酌情加1-2分。

查看更多
【湖北省孝感市2009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93300/
课后练习推荐
热门课后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