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本贯穿语文课堂的始终

教学分析

让文本贯穿语文课堂的始终

让文本贯穿语文课堂的始终

“要认认真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本,把文本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自发的去体会与品味,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启学生终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是语文教学之本”。这是史绍典主任在宜昌市初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后做的精彩报告中的一段话。在史绍典主任讲了这番话后,我也对于朴素的文本教学进行了思考。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教师们纷纷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手段花样翻新,活动形式层出不穷,热闹的讨论场面多了,扎实的基础训练少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课文尚未读懂读通,便前排和后排几个人一组开展讨论,然后是辩论、表演等等,以无限的课外拓展丢掉了文本,以无限的人文拓展代替了对文本的阅读理解和言语训练。

在语文实行了开卷考试以后,很多语文老师认为语文考试已经找不到方向,学不学课本上的几篇课文已无所谓。其实我们的语文教材上绝大多数是一些贴近时代、文质兼美的作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引领学生正确地与文本进行交流,引导学生诵读文本,品味文本的语言,体验感悟文本所富有的思想感情,学习文章的谋篇布局,接受文本的熏染。

一、设境导入,接近文本。

在阅读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应该善于引领学生接近文本,激发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以情设趣、以疑激趣、以境引趣、以读生趣,这是众多语文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用充满情感、富有诗情画意、能引发学生展开丰富想像和联想的导入语来唤起学生阅读的欲望;可以是学生对文本,特别是文本中关键词句的设疑和释疑,来引入文本的阅读;可以是对文本的激情朗读,以读来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兴趣,达到“知情合一”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使学生尽快进入作品所描绘的情境等等。这种“设趣”“激趣”“引趣”“生趣”的教学方法,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自由王国,走进祖国丰富的语言文字中,并进而从阅读中产生新的思考和发现,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例如我在讲八年级的《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的时候,我首先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之后,你的心中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学生自然会问:罗布泊,过去是怎样美丽的一个仙湖?它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它为什么会消逝?学生在有了这些疑问之后,我也不马上解答,让学生带着这些疑问来读课文,逐步的走进文本。

二、反复诵读,走进文本

时下的语文课虽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活动充分,但课上完了,学生读不准字音、读不通句子的现象却屡见不鲜,似乎由“满堂灌”走进了一个新的误区——“满堂闹”。正如钱梦龙先生所指出:“花花哨哨,热热闹闹,但一篇课文教下来,学生读课文仍然结结巴巴,丢三落四,如同没有学过一样;问及课文语句,更是茫然不知所答。因此,语文课堂要重视课文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逐步的走进文本,此时的朗读主要在于扫清字词障碍,帮助学生把握主旨、洞开情感大门,在诵读中生成问题,为深入阅读作准备。适当的时候,教师甚至可以激情的朗读、当面背诵等方法来带动学生朗读课文的积极性。尤其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样的古文,尤其要让学生反复的诵读,为进一步亲近文本做好准备。

三、体悟欣赏,亲近文本

上述提到的“反复诵读,走进文本”,就是通过视之于目、诵之于口、入之于心的朗读来走进文本世界,感知基本内容,达到情感共鸣;“体悟欣赏,亲近文本”则是借助对文本的重点、难点、亮点、争议点的质疑问难,全方位、多层次地探究文本语言的内涵,解读文本。《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体悟欣赏,亲近文本”这个环节里首先离不开有目的地“朗读”、“精读”、“活读”,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尽情尽兴地朗读课文、品味语言;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朗读,读出文章的韵味情致,读出作者的喜怒哀乐,读出学生的真情实感,以至于与作者水乳交融,为作者之悲而悲,为作者之乐而乐,为文中之谈天说地而晓理,为文中之慷慨激昂而奋发,让我们的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走进文本,如果我们的学生“读活”了,就会把文章巧妙的构思、精妙的遣词造句、那前后照应的逻辑组织在诵读中吸收过来,在脑海中储存起来,从而把别人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这样,既获取了知识,又提高了文化素质。真正成为编者和作者的知音。

当然在“体悟欣赏”中需要给学生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老师还要引导学生透过具体的词句去探讨作品形象和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认知、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敏锐地感知文本的形象和语言,领会文本的蕴涵,感悟文本所表现的意境美、情感美、人性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立体验,真正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够丰富,审美情趣还有待完善,因此对文本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偏差。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指点,引领学生回归文本,深入研读,依靠文本提供的最原始的语言材料,依靠与文本面对面的推心置腹的对话,依靠对文本语言的研读与品味,正确领悟文章的主旨,认识文中的人物形象。这样,通过亲近文本,就可以达到让学生的情在读中感,领悟的理在读中悟,作者的法在读中明。

四、资料延伸,拓展文本

在吃透文本的基础上,老师通过设计一些悄然的过度,迁移拓展,使学生出乎其外,启发学生走出课本,实现文本解读的再创造,把课内所学知识内化为能力运用,为学生终生学习、运用语文打下坚实基础。当然这个拓展的必须是既基于文本、又服务于文本的。它可以是文本之间的拓展、可以是读的拓展、可以是写的拓展、可以是生活空间的拓展甚至是从原文本向超文本的价值空间的拓展。比如我在上《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的时候,在资料延伸这一环节里,我采用了听说写的延伸,这是一篇环保方面的课文,我在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本以后,进入延伸文本环节,首先我选取了田震演唱的《月牙泉》,之所以会选择这样一首歌曲,一是因为在文本的最后作者提到了“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的呼唤,二是通过歌曲的感染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在静静的聆听了歌曲之后,开展让学生自由的畅谈环保的金点子。最后就是写作延伸,渗透文本了,让学生写一封保护环境的书信。我们经常说语文的外延即生活的外延,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但这并不是说语文就是不着边际的,尤其是在针对一篇具体的文本的课外的延伸,恰恰要谨慎而行之,做到延伸的恰到好处。

语文课要上得扎实。我认为整个课堂不要有太多的花里胡哨的多媒体画面,也不要有华而不实的互动环节,取而代之的应是老师带领学生认认真真、扎扎实实走进文本、亲近文本。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借以形成学生的语文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6

2、何郁《我们怎样阅读经典——陈钟樑先生访问录》《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6期

3、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

查看更多
【让文本贯穿语文课堂的始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91433/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