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教学分析

从教十几年,时间虽短,却经历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教育时期。在以往应试教育的课堂上,我侃侃而谈,奋笔疾书;学生侧耳倾听,埋头摘记。学生的书和本上记满了诸如词意、重点句含义、文章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和课后思考题的标准答案等内容,学生完全是一台机械接受和记录知识的机器。我因此也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成绩。忘记了是哪一天,语文课改如春风吹来了,把我这个本来在课堂教学中就“不安分的人”给唤醒了。我充满活力地投入到了课改中。学习新理念,探索新方法,在实践中发展,我乐此不疲。可我不满足于现状,总是想与新课标走得近些、再近些,让学生的参的更主动有效些。有一天,我真的实现了。

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那天的语文课上,我们学习《穷人》一课的第一自然段。一个学生有感情地读完课文,我微笑着引导学生质疑:“你读得很好,进步很大。大家在读的过程中还有什么疑问吗?”话音刚落,一个学生马上站起来(我允许学生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可不举手站起来就说)大声地说:“老师,我觉得这里的‘温暖’和‘舒适’用得不够准确。”这是个我备课时没有想到的问题。于是我顺势引导:“很好!老师也非常想听听你的意见,能具体地说说吗?”在我亲切地鼓励下,学生很有自信地回答:“渔家的小屋只有一个没有熄火的炉子,外面寒风呼啸,在里面听得清清楚楚,说明屋子是漏风的,屋里怎么可能是温暖的呢?再有渔家的屋子是个小屋,炉子、食具和床挤在一起,这样的小屋子怎么能说是舒适呢?”

听了学生这富有个性化的发言,我不由得为之一震。“你能够联系上下文说出自己的看法,说明你已经掌握了这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你说得很好,老师佩服你。”我发自内心地赞扬着学生。“不过,这个问题,老师认为……”由于这不是本课的主要问题,所以我就想以“自己的观点”来“解释”几句,一些“明智”的学生看到我要进行所谓的“解释”马上拿起笔来准备记录。

可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学生的话打断了:“老师,我不同意他的看法,让我说说行吗?”、“老师,我也不同意!”、“老师,让我来说吧,要不一会也许就忘了!”……今天学生们都怎么了,似乎都胆大起来,他们就像一个个嗷嗷待哺的小鸟一样喊着。

看着学生争先恐后的样子,我迟疑了一下,忽然一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忘了?如果把想到的写下来,不就忘不了吗?对,让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岂不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于是,我马上实践:“同学们,老师为你们今天的积极表现而感到高兴。刚才有同学说怕忘了,那你们就把各自的想法和感受写在有关的语旁边,我们把它叫做写旁注,写完后再说,那样既不会忘,又说得很清楚,你们说好不好?”

“好!”这一次的叫好声是我听到的最响亮的一次。

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学生们喜形于色,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笔,有的读,有的画,有的写,还有的在互相讨论。看着学生们如此高涨的学习兴趣,我为我的旁注感动了。

片刻,学生们又纷纷举起了手。这回更让我欣慰的是那些以往很少“出场”的差生们也把手举得高高的。接下来的学生发言,个个声音响亮,语言流畅:

生A:我觉得“温暖”和“舒适”用得非常准确,因为外面狂风怒吼,又黑又冷,而小屋即使漏风,肯定也不会有多大,更何况小屋里还生着火炉。所以跟外面比,家里相对来说还是温暖的。

生B:桑娜的丈夫一大早就驾着小船出海,到晚上还没有回来,他这时还在大海里跟风浪搏斗呢!而桑娜坐在家里,靠着火炉在补帆。跟丈夫相比,她应该说是舒适的了。

生C:我认为文章表面上写渔家“温暖而舒适”,实际上是为了反映渔家生活的艰难和贫穷。因为那样一个在我们看来简陋无比的屋子,对渔家人来说,就算是“温暖而舒适”了,可见他们对“温暖而舒适”的要求是极低极低的。读到这里,我感到了渔夫一家的生活是多么地艰难。

……

这就是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这就是个性化的阅读,这就是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我又一次被旁注感动了:“同学们,你们从‘温暖而舒适’这两个词中居然能看出渔家生活的艰辛,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在这一点上我不如你们,因为我没有想到这一点,你们是我的老师。”

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火的掌声,这掌声几乎掩盖了下课的铃声。

这节语文课,我虽然没能如期地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它却让我发现并实践了写“旁注”这一符合时代要求而且实效的教学方法,它使我的语文课堂发生了质的变化——从摘记到旁注的转变,让课堂真正成为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天地。“从摘记到旁注”的转变还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了新课标的先进理念:

首先,从摘记到旁注,是从旧到新的教育理念的转变。传统教育观支撑下的语文教学,是应试教育、分数教育,追求准确完美统一的答案,一篇课文,有标准的课文中心;一个句子,有标准的含义;甚至一人物,也有标准的人物特点。因此,课堂上学生倾听、摘记老师的讲授,一律“无条件接受”,阅读成了无生趣的行为。而今天新课程标准下的创新教育,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其阅读中的理解、感悟、体验、想像必然会有所不同,甚至可以完全不同。旁注这一方法,水到渠成地做到了这一点。要加旁注,需要学生深入地读书,自己去感悟、体会,极积思维,投入自身的情感。加之教师的肯定和鼓励,学生更能闪现出心灵的火花,迸发出创新的激情。

其次,从摘记到旁注,是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为体的转变。以往讲授、摘记式教学中,教师成了主角,无视学生的心理感受而满堂灌输,学生则被动地一概不能拒,被剥夺了阅读思维、自我感悟的机会。而旁注,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精心组织教学,给学生提供阅读过程中动脑、动手、动口、多种感官协同操作的良机,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自己去积极探索,使学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对话,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最后,从摘记到旁注,是从标准统一的摘记答案到精彩旁注、张扬学生个性的转变。摘记,无非是在教师的分析解说、统一指挥下,记中心,记词义,记句意,记段意等,毫无独特的个性而言。而旁注则不一样。旁注,从形式看,可圈点、可勾画,也可尽情抒写;从内容看,从浅近的注音注义、标画小节到概括段意、品味含义,更有那褒贬评说,质疑问难,给了学生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旁注,既使学生真正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有了思索感悟的机会与时间,更使学生有了充分展现自己独特个性,爆发思维灵感的契机,语文课堂变得更为丰富多彩。而学生的语文能力,也在旁注——交流——评议与听说读写中得到综合提高。

旁注,这一读书方法,正逐渐深入到我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它会使我的语文教学更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积极、感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构建我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激活语文教学添一份动力。

查看更多
【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90230/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