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11”工程二期成果《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丛书》之一的《中学语文多元解读》选入了三篇解读《荷塘月色》的文章:孙绍振的《超出平常的自己和伦理的自由一一〈荷塘月色〉解读》,方贤绪的《一种多元文学观的个案一一朱自清〈荷塘月色〉的非社会学解读》,姚敏勇的《荷塘,一一一代知识分子的“桃花源”》。三篇文章都注意到了《荷塘月色》的首句,都从这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入手对朱自清为什么写作《荷塘月色》做出了推理。孙绍振认为这篇文章跟“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关系不大,因为本文写作时间是七月份,离“四·一二”政变已经有三个月之久,如果真是“四·一 二”政变的影响,就应该写作“这几个月心里颇不宁静”,所以,孙先生更多地从家庭生活伦理的角度,分析了文本中关于“自由”与“不自由”的内涵,得出“文章强调的是离开了妻子和孩子获得的一种心灵的解脱”这一结论。方贤绪则在否定社会学解读的基础上,提出应该重视文章的审美功能以期使失意者获得心灵的慰藉。姚敏勇在阐释荷塘景色的意蕴(宁静、雅洁、情趣、自由)之后,联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提出“荷塘是一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世界”这一观点。
应该说,三个人的论述都有道理,三篇文章并非针对性的争论,但是《中学语文多元解读》将它们放到一起,论点的对立在客观上也就产生了争论的结果。这一偶然的结果倒正表现出了多元解读的困局一一专家各执己见,普通读者应该怎么办?
当然,专家可以说:“你可以相信自己心灵的选择。”
然而,能做出正确选择的心灵不能是空虚的,也不能是迷茫的。要破解专家的困局,需要有超越专家的眼光,需要清楚地看到,专家之所以各执一词,难以协调,乃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一个不确定的领域,却非要寻求确定的答案。
要破解这个困局,办法只有一个,必须使争论有序地进行。这就需要对文本解读有一个认识。
解读文本,大约有三个方向:一是写作内容(写了什么),二是写作手法(如何写),三是写作原因(为什么写)。对写作内容的解读,可以依靠对文本的分析进行确证;对写作手法的研究,也可以根据文本在这方面的表现进行确证;唯有“为什么写”只存在于作者头脑中,我们只可以根据文本中的蛛丝马迹推测一一有时,即使作者会直白地告诉我们“他为什么而写”,我们也绝不可以全信,因为在这方面作者出于安全或者情感或者利益的考虑会撒谎。所以,文本解读的三个方向之中,唯有这“为什么写”无法确证,只能推测。不幸的是,上述三位恰恰想从“为什么写”这个不可确证的方面去证实“写了什么”,如此,则发生争论乃至永远争论下去也就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