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宁鸿彬老师上课,读其教学实录,常常为之暗自叫好。在他的课堂上,一篇篇普通的文章,变成了一支
支优美动听的旋律,一个个平凡的字眼化作了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在他的课堂上,气氛是那般的活跃,学生学
得是那样的兴致勃勃、轻松愉快。宁老师的课堂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呢?笔者通过反复研读其教案和教学实例
,体会到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他的课堂上,总离不开一些精美而别开生面的训练活动。其课堂活动
的设计显示出如下一些特色:
一、活动的安排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请看其经典教例《七根火柴》中的主要活动内容:
①常规训练——3名学生分别朗读一首诗;1名学生讲一个故事;全班学生作摘记,3名学生读记录。
②读课文——共14名学生依座次读完全文。
③创造性复述(以军博讲解员的身份介绍六根火柴的来历)——1名学生发言。
④给课文重新拟定一个标题,并稍作解释——8名学生发言。
⑤讨论用“七根火柴”作标题的好处,以此带动对全文情节、内容的分析——学生发言达56人次。
⑥讨论为什么本文的次要人物有名字,而主要人物却不给起名——3名学生发言。
⑦借助卡片做词语巩固训练——4名学生发言。
这个教例,从开头的“常规训练”到最后的“词语巩固训练”,组织严密,一环扣一环,但步步都离不开
学生的活动。参与活动的学生竟达80多人次,且学生的活动并不是一种形式上的热热闹闹。从一些精彩的场面
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思想的火花点燃了,他们的认知潜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释放。
二、活动的内容包含了听、说、读、写、思等各方面的训练因素。
宁老师在大多数课堂上的前10分钟左右都要安排一些“常规训练”。如其中的朗读训练,就能有效地提高
学生的朗读水平;介绍一首诗(除了朗读之外,还要口头介绍一下这首诗的作者、写作时间、内容主旨和艺术
特色等)就对训练读、说、理解、记忆等方面的能力很有帮助;讲说与听记训练(1名学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
其他学生边听边作记录)对训练学生的表演、做读书笔记的能力也很有好处;基础知识巩固练习则可强化学生
的识记能力。
在课文的教学中,宁老师常常设计一些为阅读服务的辅助性活动内容。这些练习,也无不融进了上述一些
训练因素(至少是一方面的)。
如《七根火柴》中的三次说话练习:①以军博讲解员的身份讲述六根火柴的来历;②以无名战士的口吻说
出他想对卢进勇说的话;③以卢进勇的口吻说出他想对指导员说的话。这三次训练,除了练“说”之外,还涉
及到听、写、想象、创造性思维等因素。
又如教《皇帝的新装》要求用一个字概括故事的内容,教《我的叔叔于勒》《故乡》《变色龙》要求说出
展开故事情节的一个关键字眼等方面的训练,对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都是行之有
效的。
再如一些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而设计的辅助性口头作文训练(如《变色龙》中以“广场事件之后”为题补
充续集),为词义理解而设计的多角度造句练习(如《白杨礼赞》中用“无边无际”造句),为一些课文补充
标题或重拟标题训练等,所有这些除了利于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之外,还无不引导学生冲破思维的习惯范围,发
展他们的多向、变向、逆向等创造性思维。
三、活动的形式变化多姿。
为了便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和侧面感知课文,为深入阅读打下基础,在某些文章的阅读教学中,宁老师常常
围绕文章标题设计一些活动内容。仅此一类设计,形式就有种种变化。有对标题的诠释,如《向沙漠进军》:
“这篇课文的标题通俗地说是什么意思?它包含几个方面的含义?”有对标题的评论,如《我的叔叔于勒》:
“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不是于勒?你认为文章的标题和内容是否吻合?”有对标题的补充,如《故乡》《中国
石拱桥》《藤野先生》等课文,教师都要求学生在初读之后,能够在原标题前加上一个或几个修饰性或限制性
词语,成为一个新标题。有的拟副标题,如《海燕》《皇帝的新装》等课文就有这一步教学环节。也有的另拟
标题,如《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七根火柴》等课文,就要求学生发挥创造性,拟定与文章内容主旨相
关的丰富多彩的标题。还有的拟小标题,如把《听潮》中描写海潮的图景分成三个层次,各拟一个小标题,为
《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几个片断故事各拟一个小标题等。
正是因为有了这诸多的变化,方使繁琐的课文分析转化为简单的程序,使本来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妙趣横
生,学生乐于接受又便于接受。长期受到这些思路的训练,学生的思维、表达、自学等各种能力必定会大大提
高,主动性、疑问性、敏捷性、独创性等个性心理品质也会大大加强。
活动的设计具备了上述一些特点,课堂教学取得高效率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至此,我们不禁要问:宁老师何以能创造性地设计出这些高质量的活动内容呢?
笔者以为,宁老师并非天才,他的这些极富魅力的教学设计当然不是神来之笔。他之所以能取得课堂教学
的成功,关键是因为他有着常人所不具备的素质——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超前意识。
宁老师一直走在语文教改之路的前列。早在80年代,他就凭自己的远见卓识,敏锐地认识到,陈腐的、封
闭型的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如内容上的“唯书”“唯上”,方法上的教师主宰一切
,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等等。在此基础上,他大胆地提出“在20世纪的教育工作者,要面向21世纪去培养人
才”(《面向未来,改革语文教学》)的教改主张。站在这个制高点上,他高屋建瓴,从语文教学的特点出发
,以注重实效,减轻负担,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传授方法,发展创造性思维等为目标,积极制定并实施教改
实验。他的很多成功的教例就是其教改实验的精华所在。
宁老师在教学中打破了一系列清规戒律的束缚,抛弃了封闭学生思想的条条框框,改变了生填硬灌、死记
硬背的指导方法,继之以那一个个精美的活动设计作保证,其课堂达到了理想的状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
动起来了,他们放开了手脚,独立思考,畅所欲言;他们不迷信古人,不迷信名家,也不迷信老师;他们敢于
质疑,敢于发表与教材、教师不同的见解;他们真正尝到了学习的乐趣;课堂上的沉闷气氛消失了,繁重的课
外作业不见了,频繁的考试减少了……这些,都是可以在语文教改史上大书一笔的重大进步。
我觉得在当前语文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宁老师课堂活动设计的指导意义。现阶段,大量的语文教师都在
致力于如何获得课堂高效率的研究和实践,虽不乏一些成功的例子,但仍有相当多的教师找不到课堂教学的最
佳路径。他们也知道课堂活动是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但他们的课堂就是活动不起来,或是活动了,也不过是
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已,学生所获无几。这,不正需要像宁鸿彬老师这样的优秀教师来发挥其示范作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