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爸爸妈妈》记述了作者在南斯拉夫参加的一次悼念活动,再现了半个世纪前一段沉重残酷的历史,表达了热爱和平的人们的呼声:永远不要有战争了!这是关于一场血腥战争的沉痛反思,它折射出一个女作家的道德良知及崇高的正义感和历史责任心。因为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在教学时必须以学生的自读为主,要让学生自觉进入文本,领会作品的深刻内涵,以体现阅读的自主性,因此我在本课教学中进行了以下两个环节,达到了较好的阅读效果。
首先我要求学生用心听课文录音,没有任何思考题。听完以后我叫学生谈谈自己最直接的感受。许多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我感受到法西斯的灭绝人性;我感受到那三百个孩子的遭遇令人同情;我觉得文章中的那位教师的行为很伟大;我认为西德作家的态度的诚恳令人感动;我觉得战争不能再发生了;他们临死前写下的小纸条很感人;我想说那个日本人说那样的话实在不应该;南斯拉夫人每年的纪念活动很有意义;我认识到作者写作本文是想表达自己对和平的渴望……”
然后,我要求学生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组长就本小组的活动做好以下记录:
1、我们围绕课文内容,讨论解决了以下问题。
2、我们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提请全班讨论。
课后我汇总学生小组及班级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这些:
1、题目为什么取为“亲爱的爸爸妈妈”,有什么含义?
2、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再现300个孩子被屠杀的历史?
3、为什么要强调被杀的“全是纯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4、文中引用迪桑卡的诗有什么作用?
5、“黑色在这儿太明亮”有什么含义?
6、世世代代“人”的声音是一种怎样的声音?
7、“人,是健忘的,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有什么含义?
8、怎样理解“历史、现实,在雨中融合了——融合成一幅悲哀而美丽,真实而荒谬的画面”?
9、“走不完的人,望不断的路”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10、“凄风。苦雨。天昏。地暗。”连用四个句号,有何表达效果?
11、西德作家明赫白为什么能得到大家的原谅?
12、日本人的话有什么言外之意?你对他的言论有何看法?
13、为什么说日本人与西德朋友一对照是最好的反驳?
14、六十几位作家聚在一起讨论,为什么作者要特别记下西德作家与日本人的发言?
15、为什么当“我”握住老人的手时,他们的眼神是木然的?
16、为什么在南斯拉夫人民的心中“没有仇恨,没有愤怒”?
17、你是如何看待“留下的那些纸条及内容”的?作者引用过来有何作用?
18、开头引用萨特的话,有什么意义?
课前我的教学设计中的主要问题有以下这些:
1、引文中提到“沉重的记忆”和“美丽的记忆”在正文中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文章用什么方式再现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3、作家们的座谈会中的话能引发我们怎样的思考?
4、能够给你带来深刻感悟的句子有哪些?
两者对照一下,不难发现,学生自主思考讨论的问题是紧扣课文学习重点的,并且细致而全面,已经达到了老师预设的教学目标,由于探讨的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课堂里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对话,相对于平时而言,更为主动、热烈、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