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是人教版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的一首儿童诗,作者以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沿着“长长的小溪”和“弯弯的小路”,寻找雷锋的足迹,呼唤我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本课活动设计是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自读自悟,以读悟情,实现师生与文本的直接对话。
【设计理念】
雷锋是当代儿童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英雄形象!熟悉他是因为雷锋的名字经常被人们挂在嘴边,都知道他是一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解放军战士。但是雷锋跟孩子们的时代背景、文化底蕴相差太大,孩子们对雷锋叔叔缺乏真正的了解!“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本对话,就要在语文课堂上激发学生的情感,要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将语言转化为形象鲜明的内心视像,让孩子从对人物粗浅的认识走向人物内心世界,体察人物的内涵。
【活动目标】
通过以“走近雷锋”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读悟情,通过讲故事和交流自己阅读感受等方式,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深化学生对人物的认识对课文的理解,升华情感,有乐于助人的意识。
【活动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雷锋的图片和资料,摘抄一、二则雷锋的故事或日记。教师事先了解学生查到的相关资料,准备课件和与课文相关视频。
【活动过程】
一、走近雷锋,了解雷锋
师(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每年的三月五日是什么日子吗?(点人回答)对。每年的三月五日,是我们敬爱的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家给雷锋同志题词纪念日,每一年的三月份就成了全国学雷锋活动月。
读(读老一辈革命家向雷锋同志题词。)
师:一个普普通通的解放军战士,受到那么多人的爱戴,得到这么高的荣耀!你们想知道雷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又有谁知道雷锋呢?
讲(由查找雷锋资料的同学向大家介绍雷锋生平,教师用电脑课件在大屏幕上展示雷锋生前照片。)
听(再请同学讲雷锋小时候的故事,拉近学生与雷锋的距离。)
(教师给大家简单介绍雷锋牺牲的经过,满足学生好奇心并引入新课。)
师:孩子们,雷锋叔叔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在,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课文《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让我们一起走近雷锋,追寻雷锋的的足迹。
新课导入,打破以往直奔重点或看课题提问的习惯做法,让学生读、讲、听,既训练了学生这几个方面的能力,又大大激发了学生阅读课文,进一步了解雷锋的欲望。请有准备的同学介绍雷锋,鼓励学生养成课前收集信息的习惯。
二、自主发现,合作诵读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认真读一读,仔细比一比,看看它与我们学过的课文有什么不一样。
(学生自由读文,读完后先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汇报自己有什么发现。)
学生就课文形式会有以下发现:
生:我发现这篇课文每一句话都单独成为一行!
生:我发现几个句子排列在一起就成为一段(节)!
生:我发现这一课跟以往的课文有不同的地方,节和节之间有空行。
生:我发现有的句子还押韵。如:“溪”、“迹”、“里”……
生:我发现文中有些句子很相似……
(从学生的发现中,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一些特点。)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认真。有些小朋友已经有了自己的发现。老师相信大家再去细细地读一读,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学生再次读文。)
学生就课文内容会有以下发现:
生:我读懂了作者在四处寻找雷锋的足迹。
生:我读懂了雷锋叔叔在下雨天送迷路的孩子回家。
生:我读懂了雷锋叔叔背着年迈的老大娘很累。
(在学生初读诗歌时,鼓励学生大胆起来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发现”或“读懂了什么”就是充分尊重学生自己个性化的阅读感受。)
师:下面请小朋友们自己选择你周围的伙伴,同他(她)一起分节诵读全诗,比一比看谁读得好。要读出美感,读出诗的韵味。
(学生自由组合练习诵读,师巡视指导;然后请1至2组学生全班试读)
语文教科书中一篇篇课文本身就是一个个敞开的文本,它同样具有生命的灵性。课堂上首先必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独立阅读,独立体验,独立感悟。
三、自主表达,深悟诗情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己默读全诗,找一找自己喜欢的小节,然后多读几遍,想一想该用怎样的方式跟同学们交流。
(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交流感受。)
学生交流阅读感受:
生:我喜欢第一小节,我想用朗诵的方式给大家汇报我的感受!(诵读第一小节)
生:我喜欢第二小节,我想跟小伙伴一起表演来汇报我们的阅读收获!
(三个小伙伴合作表演第二小节内容:一人朗诵,一人扮演雷锋,一人扮演迷路的孩子。)
生:我喜欢第四小节,我画了一张画来汇报我的阅读感受。
生:我喜欢第五小节,我先给大家朗诵这一小节,再给大家讲一则雷锋助人为乐的故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读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的感受?
(教师范读全诗。)
师:请大家再把全诗诵读一遍。常言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一次读的时候,请用笔画出作者到过哪些地方寻找雷锋的足迹,听到了哪些回答。
(学生交流汇报时师相机出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并完成课文板书:)
小溪
小路
抱小孩
雷锋
背大娘
四、补充故事,深化认识
师:雷锋叔叔做了那么多的好事,在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点学生读课后“我知道”)
师:在学习课文前我布置大家摘抄雷锋的日记和故事,下面请大家分组比一比,展示展示你找到的内容,看哪个组的同学找到的故事和日记最精彩!我们现在来开展“雷锋叔叔知多少”交流活动。
(各小组分别派出代表上台讲故事或读雷锋日记。)评出最佳演讲者和最佳小故事。
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要深化学生对雷锋这一英雄人物的认识,光靠课文中原有的内容或教师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针对低年级儿童喜欢听故事的特点,让孩子们自己讲故事,识英雄。
五、内化拓展,情感升华
播放《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让学生跟着唱一唱。
再说一说我们身边的雷锋或自己准备以怎样的实际行动向雷锋叔叔学习。
由于有了前面的对雷锋叔叔的充分认识和对课文的深度理解,学生都乐于把自己知道的身边的雷锋或自己的真实想法跟大家交流。
【案例评述】
这篇课文的教学活动设计特点是,把课文视为走近人物(雷锋)心灵与情感的一个凭借,不以文本为中心,而是以它为一个“点”,引出更多的“线”或“面”。让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更深地了解雷锋,认识雷锋!在综合性的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自读自悟,自己发现,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在阅读和感悟中内化认识,升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