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十册《综合活动五》教学设计

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综合活动安排了一篇根据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改写的故事,还安排了与劳动有关的恳谈会。让学生与家长共同探讨有关劳动的问题。

北师大版第十册《综合活动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基本内容,了解主要情节和它所揭示的中心。 2.引导学生与家长交谈,观察家长或周围的劳动者一天的工作情况,体会劳动创造了财富,同时也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热爱。 3.培养学生的劳动的意识。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提前与家长交流,并观察周围的劳动者。课时 2课时 板书设计 综合活动(5) 崂山道士 劳动创造了财富 穿墙术 不劳而获 出才有收获 投机取巧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预习要求利用工具书,尽量读通读懂课文,并能讲述此故事。

二、导入课文最近同学们中流行看鬼故事的书,其实神鬼怪的故事在古代也颇盛行,比如《聊斋志异》,就是一部谈狐论鬼的书。我们今天就要学习其中的一篇《崂山道士》。

三、简介作者和作品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年轻时即以文章好出名,但科举屡试不第,71岁才成贡生。一生基本上都在家乡当塾师,家境贫困,能接触普通百姓的生活。倾数十年时间写成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并不断修改增补。又著有《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等。《聊斋志异》主要运用唐宋传奇小说的文言体,以丰富的想像,并借鉴当时流传的故事和前人的作品,通过谈狐论鬼的表现形式,以巧妙的构思、生动的语言,创造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对当时现实的黑暗和官吏的罪恶多有暴露,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多有批判,并用同情的笔调描写了青年男女真诚相爱的故事。但书中也存在一些因果报应的说法和迷信的色彩。

四、初读课文,理解课文。 1.检查预习请一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这个故事。 2. 朗读课文,试翻译。注意关键词语的解释。 3. 提问:我们讲述故事,按情节总是可以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则故事的呢?请用几句话概括故事内容。(学生讨论交流)明确:开端:王七慕道,求师学法。发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结局:王七回家,演法失灵。求师学法,看师演法,师父教法,演法失灵—这就是本文的线索。 4. 从故事中可以看出,王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找出原句说明。明确:王生是一个想学法又怕吃苦,有了一点本事便忍不住要炫耀的人。这就是文章的一条暗线。 5. 从这个故事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五、拓展延伸

生活中总有不少想不劳而获的人,并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赚钱不费力,费力不赚钱。”你对此有何看法,写成一篇文章。

第二课时

一、交流课前布置的作业。 1.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观察家长一天的劳动情况。 2.从小组中选出一人,进行集体交流。 3.集体交流。 4.总结: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发现我们的爸爸妈妈一天的工作是十分辛苦的,他们不仅要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还要照顾我们的生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劳动是辛苦的,也是辛苦的。

二、展示我们有关“劳动”的图片,欣赏这些劳动场面的图片,大家说一说,议一议。

三、作文。 1.同学们,因为劳动,我们有了现在美好的生活,因为劳动,我们变得更加热情和健康。劳动,不仅创造了人,而且创造了美好的世界。相信你的劳动生活无论过程是多么苦涩的,结果却是快乐的。 2.选择自己平日经常做的一项劳动内容写一写。 要注意写具体,抓住几处写细致,注意写出自己的真情。 3.构思并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因为是学生首次接触蒲松龄的作品,所以有必要向学生介绍有关他和他作品的情况,这样为以后的学习和课外阅读打下基础。 这是本文的重点,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的实际来体会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 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体会劳动的意义,体会劳动者的光荣。树立劳动是光荣的意识。

作业设计 1.复述《崂山道士》这个故事给家人听。 2.继续关于劳动方面的调查。 3.完成一份关于劳动的手抄报。

查看更多
【北师大版第十册《综合活动五》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87306/
上一篇: 我的母亲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