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在昆山一提顾炎武,大家都会说——
生:[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师:台湾有一位著名的校长叫高震东,他也非常喜欢这句话,高震东校长专门来过昆山演讲过,他把顾炎武的这句话改成了——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同学们齐声重复着“天下兴亡,我的责任”]
师:“匹夫有责”与“我的责任”有区别吗?
[从同学们脸上,可以读出这两句话是有区别的,但我等了很久没有学生举手回答。三年级学生会说“匹夫有责”,因为没有查阅字词典,“匹夫”成了他们准确回答问题的障碍。其实,我本人对“匹夫”也不能准确解释,我是上这课之前才查阅这个词的]
师: 我查过字典,才知道“匹夫”的意思是单独一个人,指普通人。仔细想一想感觉顾炎武用“匹夫”好像真不如“我”更好。普通人太多了,“我”只有一个。每位同 学其实已经清楚,说顾炎武大家一定想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将来人们只要说“天下兴亡,我的责任”,我想人们肯定会说这是高震东最先说的。
师:我们在过节时,还常念叨某句诗,那就是——
生:每逢佳节倍思亲。
师:这句话让我们想起了——
生:王维。
师:看到孟子,我想大家一定不会忘记——
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生: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师:我们吟诵——谁言——
生: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师:孟郊的身影肯定会在我们的头脑中盘旋。
师:吟诵“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时,怎么也不会忘记——
生:王之焕。
师:几千年来,我们的祖先给留下了许多精彩,这些精彩可以说永传万代。其实,国外的很多名人也是这样。当我们读到“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我想大家一定会大声叫到——
生:这是莎士比亚所说的。
师:随着大家读的书越来越多,相信大家会发现人类有一个规律,自从有文字记载以来,名人往往总有一句或者几句精彩的话语流传百世,经久不衰。而这些精彩的语句不仅仅是一句话,与其相连的,也可以说这一句句话的背后其实是一个个发人深省的、非常有意思的故事。
前面所说的那些精彩语句,全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相信每位同学也能写出这样的精彩。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古人叫王勃,大家看一看王勃的精彩话语是怎么写出来的,看看这个故事是不是非常有意思?
[教师板书课题,并引导学生读课题]
精彩之因共寻求
师:请同学们自已读读课文,看看能否找到这个精彩。
[同学们开始自由读《少年王勃》]
[一遍阅读完之后,同学们纷纷举起小手,有的学生边举手边说自己找到了]
生:[齐]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师:你是怎么知道这就是王勃写得精彩语句?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同学们仍然自由阅读]
生:当那位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时,竟忍不住地拍案叫绝:“奇才!真是奇才!”
师:能不能以“拍案叫绝”的方式读一读这句话?请同学们先练一练,再读读。
[许多学生读到“拍案叫绝”时真的拍了自己的桌子,并竖起大拇指说“奇才!真是奇才!”]
师:“奇才!真是奇才!”这里有两个感叹号,请大家读出感叹来。
[生继续练读着]
师:你知道当时是怎么记载这一事实的吗?[出示一段文字]我以评书之方式读讲此文。
675 年秋,王勃前往交趾[交趾即现在的越南(古称交趾国)]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正赶上都督阎伯屿新修成滕王阁,王勃前往拜见,阎都督早闻他的名气,便请他 重阳节参加宴会。阎都督此次宴请,是为了向大家夸耀女婿吴子章的才学。让女婿事先准备好一篇序文,在席间当作即兴所作书写给大家看。
宴会上,阎都督让人拿出纸笔,假意请在座的宾客作《滕王阁序》。大家知道他的用意,所以都推辞不写,而王勃只是路过南昌不知道此事,一个二十几岁的青年小辈,没有推辞,写起序来。
阎 都督很不高兴,拂衣而起,转入帐后,叫小吏去看王勃写些什么。听说王勃开首写道“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意思是:南昌原为旧时的郡,洪州本是新设的都 府],都督便说:“不过是老生常谈,谁人不会”。吏又报“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意思是天空正值翼星、轸星分开,地域紧接衡州、江州两处],阎公道“此故 事也”[只不过是一些旧事,大家都知道的事]。吏三报“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意思是三江为衣襟五湖做束带,上控着荆楚下连着东瓯],阎公 “沉吟不语”。吏又报“物华天宝,龙光射斗牛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阎公“喜”,说:“此子视我为知音”。吏再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 天一色”,阎都督听罢“以手拍几”,说:“此子落笔若有神助,真天才也,当垂不朽!”满座宾客尽皆失色。阎公更衣复出,携王勃之手,盛酒满觚,王勃酣醉。 阎公大喜,说:“帝子之阁,有子之文,风流千古,使吾等今日雅会,亦得闻于后世。从此洪都风月,江山无价,皆子之力也。吾当厚赏千金。”
[学生听完我所讲述的内容后,一定会对王勃写作过程中阎都督的变化记忆最深。因为这一忘记深刻的变化,衬托出王勃的这句话写的真绝。]
师:“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到底好在哪里呢?请大家继续读这篇课文,看看能否先用课文的话解释这两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生再读课文]
生: [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这时王勃正站在窗前,凝望着江上迷人的秋景: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 霞在天边轻轻的飘荡……”我觉得这段文字不仅解释了“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从这些语句中,也可以看出王勃这两句写的的确真美。
师:你知道什么是“落霞”与“孤鹜”?
生:“落霞”就是“落日的余晖与灿烂的云霞”。
生:“孤鹜”是一只野鸭。
师:不用查字词典,联系上文的方式就把这两个词的意思搞懂了。那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生:一只野鸭正披着落日的余晖缓缓地飞翔,灿烂的云霞在天边轻轻的飘荡;远处,天连着水,水连着天,水天一色。
师:你把课文中的描写顺序这么一变说出意思,是一个好方法。
生:我站在滕王阁上看到了晚霞,晚霞照着一只野鸭,一只野鸭在缓缓地飞着;我看到了远处的天,江上的水,晚霞照在江水上,天与水是一样的颜色,美极了!
师:你把王勃转变成自己来说“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太好了!我们一起自由说着,把自己都变成王勃,说一说。
[生齐说]
师:这么平常的晚霞、一只野鸭、天空、江水,大家都能看到,被王勃写下来,王勃因此还被称为奇才,而一千多年来,至今人们还喜欢它,这是不是太奇怪了?
生:不奇怪。高老师,你给我们讲李白的诗时,说过“真诗不死”,我觉得王勃写的是真的东西,当然不奇怪。
[同学们听到这里,一齐鼓掌]
师:你太棒了!居然把我以前讲的李白墓碑上的“真诗不死”用到这儿,说王勃写的是真实的景色。我真的没有想到,看来把真实的东西写下来,人们才会一代接着一代地喜欢。
生:我觉得能用十四个字把那么多的美景真实地写下来了,只有奇才才能做到。
[我与学生一起鼓掌]
师:你说得太妙了!14个字虽然少,但把一个非常美的场景记录下来。[出示课文插图]14个字,把这幅生命力极强,动态的画面,写出来了,真神奇呀!
生:高老师,我与爸爸一起看过百家讲坛,是一位老爷爷讲的红楼梦,知道了“红”字的意思。古人特别喜欢红色,红色代表吉祥,说是七彩之首。从这14个字可以看到最多的颜色是“红”,滕王阁修好了,大家都高兴,红色多美呀!
师:[听完这个孩子的回答,我真的呆了!同学们都“呀!”的一声!][我与同学们的掌声再次响起]谢谢你!谢谢你把我与全体同学带到红色之中,你真的棒极了,我在上课之前读了好多资料,看了很多人赏析这句话,还没有找到这样的认识。你太有才了!你也是奇才!
师: 这一千多年来,不同的人读到这14个字就像同学们一样有着许多想法,有人想到野鸭是有生命的,落日、天、水是无生命的,一只有生命的野鸭在那里飞着,它会 飞向哪呢?还有人想到这只孤独的野鸭是王勃在写自己吗?……建议同学们在网上或者图书馆查找,很多很多答案聚在一起,你们一定会感慨地说——
生:王勃真是奇才!
师:下面我想给同学们讲一个传说故事。这个传说是这样的——
王勃写完《滕王阁序》后就离开南昌,继续前行去看父亲,结果渡海时溺水而死。后来就有了一个故事。因为他年轻就死了,心有不甘,所以死了以后,滕王阁每天晚上闹鬼,这个鬼就是王勃。这个鬼一出来就念诗、念文章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有 个年轻的读书人听到王勃还在滕王阁那里闹鬼,很不高兴,很不服气,就到滕王阁去,说晚上一定要好好羞羞他。果然到了半夜王勃来了,那个灵魂念起来:“落霞 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那个读书人说:“王勃啊,你变鬼了就去吧,不要在这里念那个臭文章了!”那个鬼就一声不响,等着读书人往下面讲,结果这位 读书人却不讲话了。
于是王勃又来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读书人说:“叫你不要念,你还念个不停!这个文章根本写得不好,你 知道吗?多两个字!太肥了!”王勃停了下来,读书人接着说:“落霞孤鹜齐飞,当中这个‘与’字多余的。秋水共长天一色,就不必用这个‘共’字了!你这种文 章还在这里念!”读书人讲到这里,王勃从此没有了声音……
滕王阁从此再也不闹鬼了!
[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
师:这个读书人说“与”与“共”是多余的,我们反复读一读下面两句: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
[同学们反复练读]
师:你们觉得两句到底哪一句更美?
生:[齐]还是王勃写得好!
生:有了“与”和“共”字,可以在边读边想中,看到那个非常美丽的场景。少了这两个字,感觉有点不一样了。
师:好!请同学们再读这篇美文,将这个故事记在心上吧。
[课后小研究任务布置]
[读 完后,布置两个项目小研究:高老师以前听过好几位老师上这一课,他们说了这样的话:“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少年时的故事——少年王勃。而我们 从《少年王勃》这个题目看,这篇课文写的是少年时候的王勃。”你觉得这些老师说得对吗?想请同学们想办法研究一下“少年”。二是继续以“感恩生字”写感恩 日记,选择几个生字来研究,看看通过写能否把这些活活的字活活地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