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汉语仍需“咬文嚼字”

教学分析

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我国著名美学家、文艺评论家朱光潜先生就郑重提出:“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为此,他一再告诫读者:文字和思想感情关系密切,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感情。

规范汉语仍需“咬文嚼字”

确实,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规范汉语言文字,更有助于向世界表达真实的中国。可是,当令国人自豪外人神往的汉语言文字卸下她神秘的面纱大胆地走向世界各地时,她在本国的形象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

大量的网络语言迅速滋生并广泛传播,给文字使用者尤其是正在进行语言学习的学生们造成了极大的冲击。随着网络文化的普及,网络语言在校园内日益活跃,它们成为不少青少年的口头禅,并不时现身在学生的周记、作文、毕业留言甚至班级墙报中。“偶”“酱紫”“灌水”“稀饭”“JJMM”“GG”等迅速兴起的网络流行语让很多人摸不着头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与人的正常思想交流,尤其是长辈与晚辈之间的交流。

我一直认为,网络语言不乏轻松幽默,在很大程度上能迎合紧张忙碌的现代人放松身心的需要,但不可忽视的是,绝大部分网络语言也明显地存在着语意模糊、不合规范、过度求新、沟通困难甚至粗俗低下等弊病。那些还没有较强的语言规范意识的学生极容易深受其害,因为他们往往更倾向于接纳不规范的网络语言而混淆正确的表达方法。

我曾亲眼目睹,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看到几十名英勇无畏的共产党战士在日本鬼子的机枪扫射下壮烈牺牲的悲壮画面时,脱口而出的竟是 “全挂”!那一瞬间,这斩钉截铁的两个字令我目瞪口呆。无论怎么听,它传递出来的都是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仿佛自己打了胜仗。可谁不知,那在鬼子狰狞的枪口下倒下的是自己亲爱的同胞啊!

我甚至想到了,假如某一天,这些在网络文化的糖衣炮弹下长大的孩子看到可耻的恶徒被处决,是不是会用“牺牲”之类的词语来表达感情呢。长此以往,孩子们的是非价值观念靠什么来支撑?

当然,年幼的孩子们还不太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他们只是在生活中做着简单的模仿。正是因为这样,他们更需要一个相对规范的语言环境。可我们这些具有辨别意识的大人给了他们怎样的学习空间,让他们看到了听到了怎样的语言文字呢?有时,为图方便,我们几乎是随便拈几个近似字充当网络交流的工具;为了轻松,我们使用某些搞怪的网络语言而乐此不疲……各大电视、报刊等对网络语言的青睐更是在它的广泛传播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口头随意地说,书面胡乱地写,前人的语言智慧就这样轻易地被糟蹋了,不可谓不令人痛心疾首!

想到异国他乡的汉语爱好者,包括那些金发碧眼的洋人正在精心钻研我们的汉语言文字,想到他们能说标准的汉语写规范的汉字而我们这些受五千年华夏文化熏陶的中国人竟然不能正确地书写、不能恰当地表情达意,想到若干年后我们炎黄子孙可能要在洋人们悲悯的目光中向他们讨教汉语问题,我的心异常沉重了。

我国一代又一代汉语言文字研究者为继承祖先的语言文字智慧并将其发扬广大,穷尽了一生的心血。如果我们这些后人没能保护他们的成果并继续创造,我们以何面目来面对我们的后人!

重任在肩,我们不能再懈怠。我们应该学习那种在语言文字方面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精神。倘是无关紧要的场合,轻松一点随意一些倒也无妨;倘是严肃而重要的时刻,我们必须字斟句酌,不露破绽。

在我批阅过的学生习作中,曾有“我的慈祥的奶奶终于死了”这样的字句。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或是精心的斟酌,我们应该能够感觉到,“终于”带有庆幸之意,这与文中作者想要抒发的怀念之情极不相符。况且,“死”也不如“逝世”那般显出对长者的尊敬。

也还有一位湖南的家长曾经对我说起他生意上的一次教训。他说因为自己太随便,签合同时写的是要求对方“三天之后交货”,结果,付了大笔货款,在广西某地苦等数月也没有收到订单上的货物。想打官司讨个说法时,他经别人提醒才终于明白:“三天之后”是多么不确定的一种说法,早已被有心诈骗的商家钻了语言表达的空子。

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惨痛的教训还有很多。我惟愿人们尽量避免这样的表错情会错意的状况。所以,我时时提醒自己规范语言,也希望大家都行动起来,努力净化语言环境,创造良好的语言氛围,造福他人,造福后代。

查看更多
【规范汉语仍需“咬文嚼字”】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85905/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