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联想思维的内涵。
2.指导学生根据不同对象,有效运用联想进行写作。
3.在训练学生运用联想写作的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把握事物、事件、哲理之间的联系,进行发散性和跳跃性的联想。
2.掌握运用联想思维进行写作的基本方法,进行不同形式的写作训练。
教学方法
1.在老师的指导和讲解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提问回答、分组讨论、课堂训练等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2.通过问题设计创设不同情境,调动学生听、说、读、写、画等多元智能。
3.利用幻灯片和实物投影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课题
通过小测试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导入课题。(利用幻灯片)
小测试:老师说出一个词语,看看同学们能想到哪些词语(齐答)。例如老师说出“风”,学生会想到“云”、“雨”、“雪”等词语。(共5个词:风、猫、黑、天、织女)
设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讲解:“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万事万物存在着普遍联系。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从某一事物、事件、道理想到另一事物、事件、道理的思维过程叫做联想。刚才同学们就运用了联想的思维方式。”
导入:“我们在写作中也经常用到联想。下面我们就进入本课的学习一一联想与写作。”
二、训练指导
根据对象的不同,将写作中的联想分为“关于事物的联想”、“关于事件的联想”和“关于道理的联想”,通过练习题指导学生在写作中运用联想,并总结运用联想的方法和原则(利用幻灯片和实物投影辅助教学)。
(一)关于事物的联想
大千世界,事物多种多样: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生活用品、图型符号等等都可以引发人们的联想,写成文章。下面我们就以大家熟悉的“月”为例,来学习怎样由事物展开联想。请看训练一(参见附录的《学生课堂练习题》)。
以下五组图示都是与月有关的联想。
问题设计1:“请看图1—3,展开联想,分别用一句话,表述出图1—3中每个箭头所代表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