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特意带来了一幅精美的图画,你们想看到它吗?只要你们能把屏幕上的词语都读准确,就能看到它后面的图画了。
学生读词,展示画面。
2.看到这幅画,你想说什么?
生:这是新疆的维吾尔族姑娘。
生:她们在摘葡萄。
生:她们脸上体现着丰收的喜悦。
师:关于新疆你还知道什么?
生:那儿的羊肉串很有名,很好吃。
生:那儿的人们能歌善舞。
生:她们的小辫很多很长。
……
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新疆,走进葡萄沟。板书课题《葡萄沟》。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1-2自然段。
1.自由读文,如果哪一句写得好,打动了你的心,就把它画下来。
生自由读,画句子。
2.指名汇报:说出为什么喜欢?
生:我喜欢“茂密的枝叶……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展示课件动画)因为这一句写出了枝叶像凉棚,比喻的恰当。
师:茂密的枝叶体现在哪儿?展开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生:体现在展开的叶子像凉棚。
生:展开说明绿叶大、绿叶密。
生:说明枝叶的茂盛……
3.过渡语:这是夏天的时候,那到了秋季,葡萄长得又是怎样呢?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生:葡萄长得很大,从“一大串”看出来的。
生:葡萄长得多,“有红的、白的、紫的、淡绿的、暗红的”看出来的。(课件演示)
生:葡萄长得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师:五光十色什么意思?谁能用“五光十色”说句话?(课件演示)
指导朗读
1.你们喜欢这句吗?还想读吗?指名读。
2.老师觉得你们都很有实力,读得火热,我也被你们感染了,也想读这句,你们愿意吗?
师范读。
3.咱班的同学谁的声音最甜美,再读一读?
指名读。
师:我觉得你朗读的比布谷鸟的歌声还动听。
师:谁想挑战他,再读一读。
教学反思:
为了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教学中我不把课文讲得支离破碎,导入时,通过课件中的新疆图片先让学生从感官上了解葡萄沟盛产葡萄的特点,而且给人以美的感受,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为自己主动有效地学习奠定了基础。
我是根据课文内容表达的情感和本班学生已能自主读文,比较读文的特点,设计了这个问题:“你觉得哪句话写得好,打动了你的心,就读……”目的是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爱的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在自由的环境里,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阅读教学中,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我先让学生在屏幕上观察茂密的枝叶,然后在凉棚的下面出示了闪动的新疆的孩子在乘凉,以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学生可以主动地把语言文字与其代表的具体生动的动态画面联系起来,从而快速准确地理解了词语。
由于我所教的孩子是农村的,只见过紫色和青色的葡萄,没有见过红的、白的、暏红的,无法理解“五光十色”这个词的美,我又利用了课件演示不同色彩的大串的葡萄,以动画的形式相继出示,这样解决了教学难点。经过讨论、叙述后理解了“五光十色”并能说句话,这样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而且还进行了课外延伸,引导学生主动思维的学习方式和习惯。
指导朗读中,我的激励性评价突出了重点,如“能不能把你的理解展现在脸上和声音上读给同桌听”……通过评价读文情况并展现自评、互评,有得于培养学生初步的语文素养,即:比较、反馈、倾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