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

教案设计

教案示例一

小蝌蚪找妈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4.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青蛙、蝌蚪、鲤鱼、乌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用彩色粉笔板书汉字:“找”,请学生来认字。说说生活中是怎样用的。(如:找人、找东西、找麻烦等)

电脑出示小蝌蚪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小蝌蚪要找什么呢?板书:小蝌蚪、妈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小蝌蚪找妈妈》。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在书中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同伴之间互相读读生字,对照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同伴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的五星表示奖励。

再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重点听听生字的字音。

大家进行评议,鼓励读得正确的同学、读书有进步的同学。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对照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认识的汉字做好记号。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让每名同学说说哪些字不认识。

2)把不认识的汉字集中起来。

3)认识汉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

4)小组长指汉字,同学读,巩固记忆。

3、教师用电脑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己读读卡片上的词语。不认识可以询问他人。

4、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指名读词语,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反应灵敏。

5、练习书写:

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

3)学生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电脑演示加录音)

4)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5)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

6)奖励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汉字,师生共同欣赏。

(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5)

2、一边读书一边提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筛选问题:每名组员说说自己的问题,组长带领大家把问题集中起来,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四)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巩固:

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察。

例如:

看拼音写词语;

听写词语;

组词;

读句子;

读课文;

……

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

2)思考本组集中的问题。

3)在作业本上书写难字,然后进行自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2.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继续培养学生收集、积累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2.借助插图,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具准备:

电脑、图片、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提示:注意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

二、进入新课:

1、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谁?在文中画出来。教师进行板书

(三次、鲤鱼、乌龟、青蛙。)

2、电脑出示问题,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学习:(结合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筛选后的。)

3、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内容同插图有联系?

2)分别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请学生根据自然段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把图贴在黑板上。

3)同桌之间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图画的内容:

(第二自然段开始介绍小蝌蚪的变化,几天以后,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向鲤鱼妈妈打听自己妈妈去了哪里,从鲤鱼妈妈那里他得知: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第三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看见乌龟后,错认乌龟为自己的妈妈,从乌龟妈妈那里得知:自己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第四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变成了小青蛙。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教师:整个找妈妈的过程,课文是抓住了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来描写的。自己认真地读读,找出描写动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词语,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为什么这样写。结合学生说的教师板书有关动词:“迎” “追” “游”

(小蝌蚪“迎上去”说明小蝌蚪与鲤鱼游的方向是相对的,他在有礼貌地打听。鲤鱼妈妈的一番话,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看见乌龟后,就“追上去”说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乌龟在前,小蝌蚪在后,表现出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妈妈的心情。乌龟的话使小蝌蚪进一步了解了妈妈的外形特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小蝌蚪看见青蛙妈妈后,就“游过去”说明他看见妈妈后,十分高兴。 )

4)根据画面内容,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自由读

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还可以说说读书时有什么困难?

教师进行指导:小蝌蚪想找妈妈,他们询问鲤鱼妈妈时,要有礼貌,读出渴望找到妈妈的心情;鲤鱼妈妈的回答语速放慢,非常可亲可敬,读出关心孩子的语气。小蝌蚪叫乌龟妈妈时,要读出既高兴又着急的语气。乌龟在与小蝌蚪说话时,要读出宽容、耐心、稳重、热情的语气,读书时速度放慢。小蝌蚪看见自己的妈妈后,要读出高兴的语气,青蛙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自然。

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演。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

评一评读书情况,为什么?

4、教师提出问题: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是怎样变成一只小青蛙的呢?

学生自己说说: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说,可以用笔画出生长过程,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明。

在小组内与同学说说,交流交流。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教师出示电脑画面: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再过几天,( )变短了,渐渐地,( )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 )。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试着进行填写。

请学生把答案板书到黑板上:长出后腿 →长出前腿 →尾巴短了→尾巴不见了。

师生共同读一读。

根据电脑画面画出小蝌蚪生长过程,与电脑博士比一比。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青蛙可以帮助人类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做?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借助课外资料谈。)

教师小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

四、积累所得信息:

让学生想想通过学习打算积累哪些信息。

在全班范围内说说,相互交流。

五、布置作业: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

板书:

教案点评: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看图学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教案设计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同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研讨突破教学难点。教学媒体运用恰当、适度,为突破重、难点服务。 版书设计合理,条理清晰。

教案示例一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新词。

2.借助汉语拼音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能力,能提出不懂的问题。

4.继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能力,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并学会应用。

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筛选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词语卡片、青蛙、蝌蚪、鲤鱼、乌龟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用彩色粉笔板书汉字:“找”,请学生来认字。说说生活中是怎样用的。(如:找人、找东西、找麻烦等)

电脑出示小蝌蚪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是什么样子的?

小蝌蚪要找什么呢?板书:小蝌蚪、妈妈。今天我们来学习第5课《小蝌蚪找妈妈》。大家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知: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在书中把生字画出来,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同伴之间互相读读生字,对照生字表检查读音是不是正确,如果正确,同伴就在书中画一颗红色的五星表示奖励。

再读课文:指名读课文,重点听听生字的字音。

大家进行评议,鼓励读得正确的同学、读书有进步的同学。

(二)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对照书中的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把不认识的汉字做好记号。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学习,小组长带领组员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1)让每名同学说说哪些字不认识。

2)把不认识的汉字集中起来。

3)认识汉字的同学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字形的。

4)小组长指汉字,同学读,巩固记忆。

3、教师用电脑出示词语卡片,学生自己读读卡片上的词语。不认识可以询问他人。

4、以小组为单位选派代表指名读词语,比一比谁读的正确、反应灵敏。

5、练习书写:

1)请大家先认真观察生字在田格中的位置,然后独立写一个。(书上田格中的字)

2)学生提出认为难写的字,师问:你们认为哪个字难写?教师电脑出示带田格的生字,让学生仔细观察生字每一笔在田格中的位置。请同学说一说占格位置。

3)学生看电脑博士是怎样写的?(电脑演示加录音)

4)请学生书写田格中的第二个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5)学生评议:展示学生书写情况,说说哪些字写的好,哪些字写的不够理想。

6)奖励学生到黑板上书写汉字,师生共同欣赏。

(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5)

2、一边读书一边提出问题。

3、以小组为单位筛选问题:每名组员说说自己的问题,组长带领大家把问题集中起来,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四)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巩固:

小组之间互相出题目考察。

例如:

看拼音写词语;

听写词语;

组词;

读句子;

读课文;

……

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并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进行评价。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家长进行评价。

2)思考本组集中的问题。

3)在作业本上书写难字,然后进行自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画面,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2.体会动物的语言、心理,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使学生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继续培养学生收集、积累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

2.借助插图,去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2.理解文中的词语。

教具准备:

电脑、图片、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观看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

提示:注意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

二、进入新课:

1、整体感知:

指名分段读,想一想: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他在路上遇见了谁?在文中画出来。教师进行板书

(三次、鲤鱼、乌龟、青蛙。)

2、电脑出示问题,在下阶段的学习中带着问题去学习:(结合上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进行筛选后的。)

3、细读课文:

1)默读课文,想想哪些内容同插图有联系?

2)分别请学生读二、三、四自然段,再请学生根据自然段的内容找到相关的图片把图贴在黑板上。

3)同桌之间试着结合课文内容讲一讲图画的内容:

(第二自然段开始介绍小蝌蚪的变化,几天以后,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向鲤鱼妈妈打听自己妈妈去了哪里,从鲤鱼妈妈那里他得知: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第三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长出了两条后腿,他看见乌龟后,错认乌龟为自己的妈妈,从乌龟妈妈那里得知:自己的妈妈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第四自然段写过了几天,小蝌蚪尾巴变短了,变成了小青蛙。在荷叶上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教师:整个找妈妈的过程,课文是抓住了动物的语言和动作来描写的。自己认真地读读,找出描写动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词语,并用不同的符号画出来,体会为什么这样写。结合学生说的教师板书有关动词:“迎” “追” “游”

(小蝌蚪“迎上去”说明小蝌蚪与鲤鱼游的方向是相对的,他在有礼貌地打听。鲤鱼妈妈的一番话,告诉小蝌蚪他们的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看见乌龟后,就“追上去”说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乌龟在前,小蝌蚪在后,表现出小蝌蚪急于找到自己妈妈的心情。乌龟的话使小蝌蚪进一步了解了妈妈的外形特点:“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服,唱起歌来顶呱呱。”小蝌蚪看见青蛙妈妈后,就“游过去”说明他看见妈妈后,十分高兴。 )

4)根据画面内容,练习有语气地朗读:

自由读

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还可以说说读书时有什么困难?

教师进行指导:小蝌蚪想找妈妈,他们询问鲤鱼妈妈时,要有礼貌,读出渴望找到妈妈的心情;鲤鱼妈妈的回答语速放慢,非常可亲可敬,读出关心孩子的语气。小蝌蚪叫乌龟妈妈时,要读出既高兴又着急的语气。乌龟在与小蝌蚪说话时,要读出宽容、耐心、稳重、热情的语气,读书时速度放慢。小蝌蚪看见自己的妈妈后,要读出高兴的语气,青蛙妈妈的话要读得:亲切、自然。

小组练习分角色有语气、还可以加上适当的表演。

每个小组选派代表,进行展示。

评一评读书情况,为什么?

4、教师提出问题: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他是怎样变成一只小青蛙的呢?

学生自己说说:可以结合课文内容说,可以用笔画出生长过程,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明。

在小组内与同学说说,交流交流。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展示。

教师出示电脑画面:

小蝌蚪先长出两条( ),过了几天,长出两条( ),再过几天,( )变短了,渐渐地,( )已经不见了。小蝌蚪长成了( )。

让学生读一读,自己试着进行填写。

请学生把答案板书到黑板上:长出后腿 →长出前腿 →尾巴短了→尾巴不见了。

师生共同读一读。

根据电脑画面画出小蝌蚪生长过程,与电脑博士比一比。

三、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小青蛙可以帮助人类做些什么呢?我们应该怎样做?谈谈自己的看法。(可以借助课外资料谈。)

教师小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青蛙。

四、积累所得信息:

让学生想想通过学习打算积累哪些信息。

在全班范围内说说,相互交流。

五、布置作业:1、有语气的朗读课文。

2、以小组为单位排演课本剧。

板书:

教案点评: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看图学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教案设计上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同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研讨突破教学难点。教学媒体运用恰当、适度,为突破重、难点服务。 版书设计合理,条理清晰。

教案示例二

教学要求

1.学会13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认识3个新字。完成课后有关词句练习。能说出趋向动词的不同用法。

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课后问题。初步了解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3.仔细看图,讲述图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表态能力。知道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要保护青蛙。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小蝌蚪变青蛙的过程。正确理解动词。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揭题

小朋友们,老师先说一个谜语给你们猜:圆圆脑袋黑黝黝,长长尾巴水中游,长大是庄稼的好朋友。(蝌蚪)你们看见过青蛙吗?谁知道青蛙是怎样长大的?今天,我们学习看图学文《小蝌蚪找妈妈》,看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二、引导看图

1.图片中,哪些是小蝌蚪?小蝌蚪在什么地方?(指名看图)说说小蝌蚪的样子。

(学生试说:一群小蝌蚪,长着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快活地在池塘里游来游去。)教师一边讲评一边板书:池塘 一群黑灰色

2.谁是小蝌蚪的妈妈?小蝌蚪的妈妈叫什么名字?(青蛙)青蛙长得什么样?(青蛙四条腿,宽嘴巴,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教师相机板书:碧绿 衣裳鼓

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见了谁?(鲤鱼 乌龟)教师相机板书:乌龟

三、自学课文

老师提出要求,对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一句一句、一段一段地读懂。读后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写小蝌蚪找妈妈的?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它有什么变化?

四、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1.学习生字新词。

(1)在课文里找出生字,画下来,读一读,相互正音。

(2)同桌相互说说生字的结构特点,然后写一写。

(3)教师重点指导:

蝌蚪,kē dǒu,都是左右结构,虫字旁。群,qún,13笔,左右结构。灰,huī,6笔,半包围结构,右下是“火”。腿,tuǐ,13笔,左右结构,右边是退。姨,yí,9笔,左右结构,左边女字旁,右边夷字边。注意“女”作偏旁时,横不要出头。宽,kuān,三拼音,10笔。嘴,zuǐ,要读准平舌音,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龟,guī,7笔,注意下边的写法。摆,bǎi,左右结构,13笔,追,zhuī,翘舌音,9笔。要写好右边。肚,dù,左右结构,7笔。鼓,gǔ,左右结构,13笔,注意写好右边的笔画。

2.试着回答问题:小蝌蚪是什么样的?小蝌蚪怎样长成青蛙的?青蛙长得什么样?

五、课堂练习

1.认记生字新词。

2.猜谜语。

碧绿的衣裳披身上,大大的眼睛头顶长。

宽宽的嘴巴呱呱唱,捉虫的本领高又强。

(谜底:青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新词。

2.听写:蝌蚪 一群灰色 乌龟宽嘴巴 鼓眼睛

3.说说小蝌蚪和青蛙的样子。

二、导学课文

1.齐读第1自然段。

教师提问:作者在这一段里写了什么?(小蝌蚪的样子)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从头写到尾巴)

把“一群”“几群”“一群群”作比较。

2.导读第2自然段。

学生看图说第一幅图的意思。

作者是怎样写这一段的?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作者写了4层意思:先写了小蝌蚪的变化,接着写它看见了谁,再写小蝌蚪是怎样问的?最后写鲤鱼是怎样回答的?

理解“迎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面对面主动打招呼)示范表演“迎上去”的动作。

3.导读第3自然段。

学生看图练习说第二幅图的意思。

这一段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这一段先写小蝌蚪的变化,接着写他们看见了乌龟,再写小蝌蚪叫妈妈,最后写乌龟的回答)

看图理解小蝌蚪为什么错把乌龟当妈妈。(乌龟同青蛙一样是四条腿,宽嘴巴)

理解“追上去”在句子中的作用。(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表演动作。

4.导读第4自然段。

指名朗读本段。学生看图练习说第三幅图的意思。

启发思考:这一段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接着写他们看见了谁,再写小蝌蚪叫妈妈,最后写青蛙妈妈说的话和动作)

青蛙妈妈什么样?找出描写大青蛙的句子。

板书:四条腿(蹲) 宽嘴巴 大眼睛(鼓) 绿衣裳(披)白肚皮(露)

理解“游过去”在句子中的作用。(小蝌蚪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高兴、很踏实)表演动作。

5.齐读第5自然段。

教师提问:这时候,小青蛙又有什么变化?小青蛙跟着妈妈做什么?(捉害虫)

小结: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青蛙是庄稼的好朋友,专门吃害虫。青蛙善于捕捉害虫,一只青蛙一天要吃害虫40~50只,多的达到200多只。一只青蛙一年能吃15000多只害虫。所以,我们要保护青蛙)

三、课堂练习

1.读写生字新词。

2.仿写句子。

地点

有什么

样子

干什么

池塘里

有一群小蝌蚪

大脑袋,黑灰色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

快活地游来游去

有一群鹅

有一群小鸡

有一只猴子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看拼音,写汉字。

Qīng wā mā ma yǒu sì tiáo tuǐ,kuān kuān de zuǐ ba,gǔ zhe dà yǎn jing,pī zhe bì lǜ de yī shang,lòu zhe xuě bái de dù pī。

2.说说小蝌蚪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青蛙的——开始什么样?后来呢?教师板书:

大脑袋 黑灰色 长尾巴→长两条后腿 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 尾巴不见了→脱掉了尾巴→换上了绿衣裳。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把课文内容讲一讲

老师提示线索:池塘里……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小蝌蚪游呀游……,不知什么时候……

四、总结

课文里通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讲述了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每一段的写法都是一样的:先写小蝌蚪的变化,再写小蝌蚪看见了谁,最后用对话来结束。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不但掌握了生字、新词,而且知道了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作者根据图画的主要内容,合理想象,按顺序写出了这样一篇好文章,对我们今后的看图作文会有帮助。

五、课堂练习

1.说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青蛙和蝌蚪。

2.完成课后习题3。

参考答案:(结合表演动作)

迎上去是面对面主动打招呼。追上去是从背后赶上去打招呼。游过去是找到了真正的妈妈,心里很高兴,很踏实,欢快地游了过去。

板书参考

探究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带领学生到附近的小河、池塘、稻田边观察蝌蚪,亲眼看看小青蛙的外形特点,听听他们的叫声。

充分利用班级的生物角,教师组织学生养几只小蝌蚪,定期观察小蝌蚪的身体变化,当小蝌蚪变成青蛙后,把它放回大自然,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

组织学生小组之间自愿结合,结合课文内容编排课本剧,配上富有情趣的音乐,进行表演,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制作相关的道具:水草、荷叶、稻田等。

结合课文内容动笔画画,根据画面内容开展讲故事比赛,评出故事大王。

查看更多
【小蝌蚪找妈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78448/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