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一种思维活动,写作心理学对于思维的品质,包括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记忆能力、再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已经研究得很多,成果丰富,得到了教学界的广泛认同。这里试图从另一个角度,透过作文训练的行为层面,着重于作文评讲中师生双边的心理机制,探讨如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一、新课标对写作教学的要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写作的定义:“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①通常意义上说,中学生的写作指的就是作文。作文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作文能力,就是综合调度自己的知识、智慧和语文技能,融合生活感受、思想情感,从而写成文章的一种心理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②可以看出,作文是个复杂的心理能力和心理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③这里所说的三种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作文训练。
从构词方式看,“训练”是并列式合成词。从词义逻辑关系看,训在前,练在后;训的主导是教师,练的主体是学生;训是条件,练是目的──当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达”,即能够由表及里地观察事物,发挥想像力和理解力,结合个人生活感悟,写成像样的文章。古人有句话“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要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兼有熟练的表达技巧,可不是一个简单的训练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