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激发求异,培养创新思维〗
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是当今举国上下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与此相适应的基础教育必将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小学语文是小学课程中的主要学科,而课堂教学又是教育的主渠道,怎样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完成创新教育的重要保证。本文就此问题结合自身课堂教学实践,谈谈创新教育中的课堂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主要依靠思维。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要注意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注意精选发散点,每一篇课文中能触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发散点是很多的,但切忌巨细无遗,处处都是,一篇课文以一两个重点为宜,否则影响教学目标的落实和教学任务的完成。二是要注意其科学性。发散思维的结果并非都是正确的,必须引导学生以科学的知识和逻辑规律,对发散点结构加以验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教《称象》一课时,我提出这样的尝试问题:“曹冲用的是石头,比较麻烦,岸边不是有泥土吗?取土方便。”还有位学生说:“我不用泥土,也不用石头,就用人,因为人能听指挥,说上就上,说下就下。”又如在《掌声》一问中写演讲以后,小英变得开朗、自信了。“她不再忧郁,开始和同学一起交谈、游戏,甚至还走进了学校的舞蹈房……”我引导学生发散想象,小英还可能会有哪些变化?同学们有的说,小英竞选当上了班干部,有的说小英成了学校电视台的小记者……。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合理地补充了课文的空白。在填补空白的过程中,学生的求异思维得到了训练,情感得到了陶冶。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真正把学生视为课堂的主人,给学生创造主动参与的条件,把握时机地引导,鼓励学生讨论和争辩,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使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新,形成“人人求新”的学习氛围,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让语文课堂走向人文化·语文课堂当注重对学生“ 做人”的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人文素养和弘扬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在刻意间或不经意间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思索。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回归生活,关爱生命,注重人本,发展个性。
在讲授《掌声》时,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讨论后,我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看待同学们送给英子的掌声?片刻沉寂后,班长第一个站了起来说:“两次掌声对一般的同学来说并没有什么,可是对于一个自卑、性格孤僻的人来说,却是莫大的鼓舞。所以,才会在课文的后半部分看到快乐的、自信的英子。”另一个同学说:“我门班就有象英子这样的同学,他们虽然有健康的体魄,但是缺乏健康的心理,由于他们的学习不好,上课从来不敢举手发言,怕别人笑话。其实,他们多么希望别人的掌声啊。”话音刚落,班上立刻掌声雷动。从孩子们的掌声中我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力量,于是我就抓住这一契机,让他们说说生活中亲身经历的类似的事情,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又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杂感,谈生活中该如何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这样,就把课堂从课文引向了生活,启发学生去思考,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更多的让学生懂得了宽容待人的道理。
〖以课堂教学评价 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落实·结构定位〗
课堂教学作为语文教育教学的主战场,对它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对课程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一堂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在其设计、实验过程中,应该在教材定位、教学目标定位、教学结构定位、学习方式定位以及评价方式定位时,既要有发展中的继承,更要有发展中的创新。这是我们在课题“新课程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中必须突破解决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难题。
如何设计一个逻辑严谨,思路流畅,既合乎文本主旨,双符合学生阅读心理与习惯,简洁清淅、纲举目张的课堂教学结构。
应当说,阅读教学的课堂结构有其共性(即:编路、写路、学路、教路的动态曲线),也有其个性。“整体阅读”的课堂教学结构应该是“整体感知──深入理解──整体把握──体验感悟”。各种具体的阅读方法很多,就新课程的阅读教学来看,明显地有两种特点(这一点从课后的练习配置可以看出):文本阅读,“读懂文本这篇‘死文’;感悟体验,“读懂生活这部‘活’书”。尤其是感悟体验,“读懂生活这部‘活’书”已经不是教学结构中一个可有可无的“尾巴”,它是达到真正实现个性阅读“心灵体验”的必经途径。可以说,阅读的最终目的能否实现就在于此。目前,相当多的教师阅读课中十分缺乏的是以“理性思维”为核心的感情体验,也就是在共识的支持下的个性化独特体验。如《掌声》一课,教师在教学目标中就确定了: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要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也要珍惜别人的关心和鼓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紧紧把握编路、写路、学路、教路的动态曲线,让学生真正懂得“爱是什么”,感受生活中爱与被爱的真切体验。
目前,虽然有部分老师明确提出“整体感知”,但只涉及到浏览与复述,既缺乏理念上的深入理解,也缺乏指导学生的操作手段,这就必然造成课堂教学结构的不科学性。当然,文本阅读的目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尽快读懂一篇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在这个目的之下,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正因如此,教师的个性化风格,在这一阶段也应该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浅谈阅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得到间接的创新体验,培养创新能力〗
所有的创新人才都必须具备内在的强烈的创新欲望,激发人才的创新欲望是创新教育的基本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教师必须加强学生创新意识教育,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创新教育有所认识,逐渐形成以创新价值为目标转化为内在的需要,使之自觉地成为符合时代要求,具有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下面我就谈谈自己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
语文课堂教学是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阵地。学生正是在广泛的阅读中汲取知识,认识社会,感悟生活,再写作训练中抒发情怀、感悟人生、萌发创见。因此,语文课堂应给学生以无限的空间,让畅想的思维自由飞翔,每节课都应有真情的交融、高峰的体验、心潮的激荡、灵感的爆发。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因为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知识传授过程,而应是人类创新活动及其过程的揭示、分析,并使学生有所启迪的过程。如:在教学《掌声》一课时,我首先提出“课文为什么用掌声为题?在我们的生活中时常会听到掌声,你是怎样理解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求知的欲望也非常的强烈。带着这样的问题,我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然后再让学生弄清本课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样的思维方式来写作?其目的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分析,学生就能够间接地理解作者的创新思维及创造性的活动,从中得到创新的启迪。再次是让学生精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发表看法、解释文中的难句“让我们珍惜别人的掌声,同时也不要忘记把自己的掌声献给别人”。欣赏佳句“后来,小英在给我的来信中说:‘我永远也忘不了那一次掌声,它使我鼓起了生活的勇气。我永远感谢这掌声。’”这样学生就能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探求文章中所阐明的道理,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学生在对创新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科学的分析,得到恰倒好处的解答后,受到我的高度评价。如“棒!你真聪明,分析的太好了!”等,再我的鼓励、唤醒和鼓舞下,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享受到了创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感受到了这些创新活动的艰辛。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充分的发挥,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这正是创新精神的本质体现。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灵感,在阅读中产生丰富的想象,他们得到了生活中间接或直接的创新经验体验,对课文的认识更深刻了,掌声的含义也就真正的理解了,即掌声是指给予别人的关心、爱护、理解和支持。它往往可以使对方感到温暖和力量,鼓起战胜困难、摆脱困难的信心与能力。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欲望和激情都被激起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
此外,间接的创新体验,还需要对创新成果的直接了解,如创新成果的展示,让学生间接的进入创新世界,了解创新的过程,或是通过书籍、报刊、网络以及电子信箱读物等多种媒体中获取各种科学文化知识信息,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创新能力将会得到更加完善的发展。
〖让语文课堂走向人文化·语文课堂当注重对学生“做人”的教育〗
呼唤人文的时代,教书育人的宗旨,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在刻意间或不经意间去撞击学生的心灵,引导学生对生活,对人生的思索。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回归生活,关爱生命,注重人本,发展个性。
在讲授《掌声》时,完成了对课文内容的讨论后,我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如何看待同学们送给英子的掌声片刻沉寂后,班长第一个站了起来说:“两次掌声对一般的同学来说并没有什么,可是对于一个自卑,性格孤僻的人来说,却是莫大的鼓舞。所以,才会在课文的后半部分看到快乐的,自信的英子。”另一个同学说:“我门班就有象英子这样的同学,他们虽然有健康的体魄,但是缺乏健康的心理,由于他们的学习不好,上课从来不敢举手发言,怕别人笑话。其实,他们多么希望别人的掌声啊。”话音刚落,班上立刻掌声雷动。从孩子们的掌声中我感受到了一股巨大的力量,于是我就抓住这一契机,让他们说说生活中亲身经历的类似的事情,谈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又布置了一道课后作业,让学生课后以“宽容”为话题,写一篇杂感,谈生活中该如何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这样,就把课堂从课文引向了生活,启发学生去思考,不仅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更多的让学生懂得了宽容待人的道理。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学生质疑能力〗
在实施探究性学习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如“偏题”,“离题”,一管就“死”,一放就“乱”,放开“活”了,就收不住,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成绩反而下降了。造成诸如此类问题的原因,一是由于教师对探究学习的认识有偏差或不到位,二是教师没有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有效的“指导”。因此,课堂教学重要的是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敢问,会问,爱问,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学起于思,恩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探索和创新的源头。正像教育家顾明远所说的,“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教学《掌声》一文,可安排时间让学生质疑。有的学生提出了题目是《掌声》,按道理就是写同学们,可为什么写的却是英子,学生提出这种问题,这是他们勇于探索的思维火花在闪亮,于是我马上给提问的学生予以充分的肯定,赞扬他的苦钻精神,由此点燃全班学生创造思维的火焰。
〖高效课堂:教师怎样主导·增加教学因素是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新课程强调:教师应是学生的促进者,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起引导和帮助作用。这是对教师角色的定位,也是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仅要求教师具有科学的教学理念,还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教学意识,较高的教学智慧,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可以说,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取得课堂教学高效的关键。
“教学因素”是决定课堂效率的前提和条件,更是构成高效课堂的“零部件”,“教学因素”充足,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思路正确,教学中该示范的示范,该点拨的点拨,该练习的练习,该渗透方法的渗透方法,该幽默的幽默……这样的课,学生爱学,且学有所得。而教学思路混乱,该先进行的环节放后边,应点拨的不点拨,该示范的不示范,该诱导也不诱导……这样的课学得如同嚼蜡,也一无所得。因此,“教学因素”是教学中既不可缺又不可少的。
为了使课堂中的教学因素充实,我每节课都力求备课备得更加深入,反反复复地品读课文,捕捉其中的教学点,研究教学上的切入点,以及突破难点。比如,我教一年级的阅读课时时候,多用的是了“以读代讲”的方法,即通过示范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感悟通过读再现出来,再回过头来,说说“为什么这样读”,辅之以品读。这样学生不仅把握课文内容,还学习了读书方法,也积累了语言。课堂中“示范”“练习”“感悟”“品评”“点拨”“升华”等教学因素俯拾即是;随着年级的升高,我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加深理解课文,课堂中增加了“联系”,“比较”这样的教学因素,把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习能力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比如,在学习《掌声》一课时,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体会英子在得到掌声之前自卑忧郁的心理。
〖培养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融入个性化阅读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成的课堂,不应该是既定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发现,让他们敢想敢说,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主动探究知识,那么就一定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方式,独到的思维和新颖的见解,抓住契机,以学定教,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阅读不仅是让学生解读文本,而且要让学生实现自我建构,在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文化积淀,语言发展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在历史与现实的沟通中,在文本立意和内容的视角转换中读出新意,读出有创见的感悟。也就是说,读者的感悟体验只有根植于文本才能超越文本,作出个性化的解读。
阅读本是一种自由和愉悦的体会,只有当学生在自由和愉悦的状态下,他们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主人。古语曰:“情动而辞发”,只有让学生真正动情于文本,再提出一些需要学生潜心体会的问题,学生的理解才会更深入。我在《小学语文研究》上看到一篇教学设计,一位老师在教学《掌声》一课时,在文章的情感体验上花了大量的力气,我引导学生想:为什么同学们为英子鼓掌,两次掌声的意义有什么不同如果你是英子,此时此刻有什么话想和同学们说呢同学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有的说:“同学们在鼓励英子,所以给她鼓掌。”有的说:“我上课也不敢发言,我多希望教师和同学们给我鼓励的掌声呀!”有的说:“我们周围有许多残疾人,他们多想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都来关心他们吧!”至此,文章的主题已水到渠成。
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实践是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与融通。因此,教师不必从自己的阅读期待出发提出预先精心设计的“问题圈套”,而是可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待学生有感而发后再提出问题,或有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带着问题到文本中去探寻。这样的提问,才能放飞学生的思维,培养无限的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