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新基础教育”小学现场研讨活动教案

教学分析

学校:花园学校

2008年“新基础教育”小学现场研讨活动教案

年级:五年级

班级: 1班

人数: 38 人

学科:语文

课题: 烟台的海

教时:1

教师:葛亮

日期:2008年12月

一、教学目标:

1. 能综合运用根据课题、线索、重点句子的方法概括介绍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出烟台的海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充实和忙碌。

3. 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了解烟台四季不同的海上景观,以及烟台人对海的热爱之情,感受烟台人与海、与自然相依相偎、融为一体的和谐关系。

二、制定依据:

内容分析:

《烟台的海》是第九册第七单元第四篇课文。课文中的插图将学生带入了恬静、优美的情境——烟台的海边。

作者紧扣“烟台的海”这一主题,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围绕第一节中的“独特”一词,具体描绘了沿海城市——烟台的海上美景。这座城市的独特主要表现在地理位置的特殊和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夏日的浪漫、秋天的充实与忙碌。作者在四季变换的海景中,又巧妙地穿插了烟台人的表现,将烟台的海与烟台的人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先景后人,相得益彰,写出了大海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富足,也表达了作者对烟台大海的热爱。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课文结构清晰,语言生动。文中采用了大量比喻、拟人手法给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条件;结合我在本单元教学中的尝试,在课堂中引用“读注法”开展教学,所以本节课也想借助此法,以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学生实际:

我们的学生长期生活在上海,对于山东烟台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了解甚少,故而在课前,我安排学生收集相关资料,补充对课文知识的了解。

本单元的课文均为写景的散文,对于学生来说,此类文章阅读难度是不大的,但是要读懂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需要使用良好的阅读方法,而“读注法”正是其中之一。我也在本单元的其他几课的教学中进行了尝试,以《桂林山水》山水一课为例,我放手让学生自己用读注法来阅读第一节,学生围绕漓江水的“静、清、绿”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踊跃地发表了各自的写的评注,课堂气氛甚为热烈。体现了一个“理解——感悟——朗读——表达”的过程。所以在教学本课前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先用读注法自学了《镜泊湖奇观》,为让学生多操练巩固,也为新课做一个铺垫和准备。同时从课堂效果来看,这样做也使教师教学策略的实施有了一定的可行性。

然而,文中“冬日的凝重”“春日的轻盈”等散文化的语言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因此在我的教学设计中,想到可以运用学生的语言去概括烟台的海一年四季的特点。“凝重”可以换成“汹涌”或“气势磅礴”,同样“轻盈”也可以换成“顽皮”;“浪漫”不也可改为“诗情画意”。这也符合学生年龄特点,降低难度,便于学生理解。

本单元教材的重点在于知道学生学会采用根据课题、重点句子、课文的线索等方式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这是本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学生已基本具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本篇课文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从而起到巩固提高的作用。

教 学 过 程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看图导入,揭示课题

二、理清脉络,感知课文

三、运用读注法,学习第2自然段,感受“独特”

四、用上述方法自学介绍春夏秋三个自然段

四、小结:

1出示 中国地图

同学们,泱泱中华,北国南疆,奇山秀水,名胜众多。本单元我们阅读了几篇写景的美文,我们先是跟随着课文作者去了广西的桂林。我们还记得那里的山 那里的水 、我们又一路北上,到了黑龙江镜泊湖游览,感受到镜泊湖最大的特点是 ,真可谓是奇观。

2、今天我们一起去山东省烟台市欣赏那儿的海

板书课题:烟台的海 学习第34课。

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也搜集了相关资料,说说你了解的烟台的海和烟台的人。

烟台的海是独特的?课文中是怎样呈现的呢?

1、 通过朗读课文,

看看地图说

出示课文第一节,朗读

2、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烟台一年四季的独特景观。谁来说说?

板书

冬 凝重

春 独特 轻盈

夏 浪漫

秋 充实、忙碌

烟台的海有着一份独特的海上景观,所以,在作者的眼中,烟台的海是……?

出示句子

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3、回顾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

4、再看板书,你有什么疑问?

为什么说烟台的海是一幅画?背景?舞台?话剧?

1、 为什么说冬日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舞台?

2、 让我们来看看书上是如何写的吧!

(通过“气势汹汹、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扑向……溅起……发出……掀到……”等词语,感受寒流袭来时,烟台海浪汹涌的壮观景象)

面对这样汹涌磅礴、巨浪拍岸的大海,你会怎样?是害怕?是喜欢?是欣赏?烟台人和游客的表现怎样?

(通过“纷纷顶着……观赏……不顾……站在……拍照留念”等词语,体会烟台人和外地游客不畏严寒、不怕风浪的豪迈情怀)

这样的海衬托出这样的人,烟台的人映衬着这样的海,难怪作者说

出示句子

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出示学习要求:

选择3、4、5节中的任意一节

1 学生任选其一自学 读说批注、解疑全班汇报,评议结果。

2 抓重点词句理解为什么说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3、感情朗读。

B夏天的海

(第4自然段:抓住“凉爽和惬意、水平如镜、浮出、拖着、倒映、呢喃细语”等词语,感受夏日烟台的海的浪漫可爱,人海相依的恬静和惬意。)

重点在于朗读指导

A春天的海

(第3自然段:抓住“嬉笑着追逐着奔向、触摸到、退了回去、扑了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等词句,体会冬去春来,烟台的海“微波泛起”的景象,感受烟台的海,春的活泼、顽皮。通过“脱去、驾船驶过、播下希望的种苗,期待着收获的季节”词句领悟烟台人勤劳繁忙的情景和充满希望的幸福生活。)

C秋天的海

理解这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1)出示:比较与前两节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2)设计练点: 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充实与忙碌,渔家驾船出海了,一艘艘货轮,起铆远航… …

要求:秋天的海面上怎样的一片忙碌的景象呢?作者留给了我们六点省略号

重点在于说话指导

作者按冬——春——夏——秋的顺序给我们描述了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象。分组介绍不同季节的画面、背景和舞台。

所以在作者看来“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活剧。”

交流

(语言铺垫)显示字

齐读课题。

交流学习资料

让我们打开书本,轻声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要把课文读正确,并圈划出烟台的海独特之处。

指名读。

有感情读。(对海的热爱,热情,对人的歌颂)

看着板书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桌交流

指名回答

朗读:读出海的“壮观、有气势、力量大”

描述:烟台人民和游客并未惧怕气势汹汹的大海,而是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

请女同学为我们展现波涛汹涌、巨浪翻滚的画面,请男生们做一回烟台人,用不畏严寒、不惧风浪的豪迈情怀来读一读。

再次感情读。体会作者对海的热爱和,对人的歌颂。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组织交流,通过交流评注、朗读句子来体会语句的优美并展示学习成果。

(1)朗读:读出海的宁静、人与海相依相偎、亲切自然

(2)描述:抓住“水平如镜、恬静、温柔、如痴如醉”来描述静海图,人与海那么亲切自然、相依相偎。

(1)朗读,要读出海的欢快活泼,人的勤劳,读出自己的喜爱和赞美。

(2)描述:抓住海的活泼、浪花的欢快、人的勤劳。

(1)朗读:读出海的高远、凉意,与人们的忙碌、喜悦

(2)描述:在一幅明朗、高远、气爽的海的背景下,人们忙碌着收获。

请你结合画面展开想象,具体说说秋天的海面是一幅怎样忙碌的景象,组内交流。

让学生再一次积累运用,进一步理解它的含义。

回顾已学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建构单元结构知识。

为指导学生选用线索式来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作出铺垫。

这样既感知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又将课文在写作顺序和手法上的独特性清晰地揭示了出来。为本节课的教学定下了一个“质疑、解疑”的模式。

由于课文的3、4、5节的内容学生完全能够通过自我阅读来理解,为进一步巩固读注法同时也为体现读注法对于课堂教学效率所起的作用,此处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先运用读注法进行个人的阅读行为,然后再进行交流。

此处教师先用对比阅读让学生自我发现写作方法上的不同,设计的语言练点也是紧紧围绕“充实忙碌”,让学生能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查看更多
【2008年“新基础教育”小学现场研讨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74531/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