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本,自然生成──《尊严》教学后记

教学分析

《尊严》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里的一篇课文,讲的是美国富豪石油大王哈默年轻时以自己的言行维护个人尊严,赢得别人尊重,从而改变自己命运的故事。在教学中,我紧扣文本内容,借助语文教学最朴实的手段: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写一写,说一说。平平淡淡,实实在在,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读懂课文,把握重点,提高语文素养。

基于文本,自然生成──《尊严》教学后记

一、带着问题走进文本

上课开始,我出示思考题:默读课文,想想年轻人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和其他人有什么相同之处,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画一画描写他表现的语句,写写你的感想。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学生通读全文,边读边画边写,教师巡视,不时指点。学生与文本交流,很快找到了答案,在画下的句子旁三言两语写上体会。之后紧扣文中的“逃难的人”、“面呈菜色”、“脸色苍白”、“骨瘦如柴”这些词语进行分析,学生很快得出结论:这个年轻人此时最需要的是食物、休息、安慰、关心、爱抚,可他选择的却是劳动,他为什么这样选择呢?这样一来,很自然引入了对2~4自然段这一重点内容的学习。

可以说,这一阶段的学习,教师引领学生走进了文本,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读书方法的指导,读书习惯的培养。

二、创设情境,深入感悟

2~4自然段是学习重点,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自学,抓住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分析,然后让学生当年轻人,老师当杰克逊进行对话,共同品味,学生读完年轻人的话,说说每句话的含义,并且有感情地朗读,深刻理解年轻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他得到的食物是劳动后的报酬,而不是好心人的施舍。此时,我进一步创设情境:如果年轻人站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你不吃嗟来之食,真有志气!”有的说:“你要用劳动来换取报酬,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有的说:“不劳动你就不肯吃食物,你懂得自尊、自强。”还有的说:“年轻人,我要向你学习,你了不起”……

通过创设情境,学生把自己当作文中人物去说去想,并且与文中人物对话、交流,倾诉衷情,更深层地感悟了文本内容,领悟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个性化朗读升华感悟

文章末尾部分杰克逊大叔对自己的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这是课文的点睛之笔。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然后在全班展示。有的学生重读“有尊严”,强调年轻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有的学生拖长声音读“什么都没有”,再重读“因为他有尊严”,强调年轻人此时一无所有,却不肯接受施舍,赞扬年轻人是一个有尊严的人。有的学生重读“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强调年轻人是一个精神充实的人,富有的人……学生通过个性化朗读,升华了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了朗读和鉴赏能力。

平实、自然、简洁是我一直崇尚的教学风格,在我的课堂里面,我努力用最朴素的教学手段,用最简洁明了的教学语言和教学结构,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读懂课文,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教学高潮和亮点,我追求的也是那种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结果。

查看更多
【基于文本,自然生成──《尊严》教学后记】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74453/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