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长》听课反思

教学分析

听了《揠苗助长》这节课后,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揠苗助长》听课反思

一、整节课以成语贯穿始终。老师在做课前游戏时,以看图片猜成语为开始,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对成语的兴趣。游戏做好以后,紧接着,老师在的揭示课题这一环节中说道:我们今天要来学习一个跟成语有关的故事,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成语的积极性。最后,在总结课文时,又用到了“急于求成”这个成语给整堂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总之,在这节课中,学生对成语有了很好的认识,语言也有所积累。

二、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方法的多样性。由于《揠苗助长》是小学第四册的一篇课文,赖老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并没有进行理论化的口头说教,而是充分地抓住了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不够活跃的特点,借助动作演示,找找朋友等多种有趣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词语含义。例如:在教学“喘气”时,老师就是通过让学生自己做一做喘气的动作,从而让学生明白其意思;在教学“焦急”时,赖老师通过对“焦”字象形字中意思的拆解,让学生明白“焦”的上半部分是鸟的意思,而下半部分是火的意思,从而让学生体会其意思;在教学“巴望”时,则通过让学生给它找意思相近的朋友来体悟。

三、重视指导学生更多地与文本对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坚持“以读为本”,于读中感悟,读中入情,通过感情朗读和说读结合等方式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中的人物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师生与文本、编者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例如:在指导朗读“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时,老师通过“你还不够焦急”“你有点焦急了”“你的眉毛都皱起来了,你是多么焦急啊”等评语,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朗读。又如:在指导朗读“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天边去看看。”老师通过先让学生说说如果你是这位老爷爷,你会对禾苗说些什么?从而让学生体会老爷爷当时是多么盼望禾苗快点长的心情,达到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

查看更多
【《揠苗助长》听课反思】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70907/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