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型考点(中考)

教学分析

【考点解析】

概括型考点(中考)

概括提炼能力是指从所给的文字材料中提取符合题干要求的内容,并把相关文字材料的共同点归结在一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的能力。概括题是一种“大众化”的阅读题,它的身影可以说是“无卷不在”。从操作的角度来讲,概括题又是一种读写结合的题型,可以说是读写结合的最常用形式。中考阅读中的概括题出题角度丰富多彩,其中大部分是从正面出题,也有一些题是从侧面入手对概括能力进行考查。

在中考现代文阅读题中,考查考生“概括提炼能力”的考点主要有:1.提炼记叙的要素。2.概括文章的情节。3.概括人物事迹的各个方面。4.提炼刻画人物的方法。5.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6.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或事理。7.提炼说明顺序、说明方法。8.提炼或概括中心论点、分论点。9.提炼论证的过程及论证的方法。10.概括文、段的中心或内容的大意。11.提炼段、句的写作模式并进行仿写。12.通过划分文、段的结构,提炼文、段的思路。13.把材料改写成一句话新闻。14.将材料进行归类。15.提炼概括文、段的表达特点。

【应对技巧】

“概括”实际上是对材料进行精要的提炼,其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摘录法:就是直接摘录文中的语句进行回答。

2.提取法:即提取文中的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将其摘取出来,作为概括性文字。这种方法既适于那些要求用原文语句答题的题目,又适于要求对内容、主旨进行概括的题目。

3.置换法:有时考生找的关键语句中含有一些指代性的词语,这时考生就要用它所指代的具体内容去置换。

4.改写法:有时文中的语句可以用来回答问题,但直接引用又不合适,这时考生就要对关键句加以组合概括改写。

5.组合法:即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的词语来进行概括。这种方法适于内容基本清晰,重点语句比较突出而全文的中心句、关键语句等不太突出的文章或文段。组合的视点要放在文章总说段的主干之上、文章或者文段各个层次的起始句以及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之上。

6.自写法:即基本上用考生自己的语言或完全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这在很多情况下是进行概括的最重要的方法。适用于那些提炼文章中心、概括文章风格、概括作者观点、给文章加上标题等方面的概括性题目。答题时应进行要点综合式的概括,进行分步分层的概括,进行突出重点、突出主体的概括。

【真题解析】

一、(201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偷父

□刘心武

我到家已临近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觉到不对劲儿,难道……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到卫生间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这时,忽然听见卧室床下有动静。我左手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110报警,右手操起窗帘*子,朝床下喊:“出来!放下手里的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咱们好商量!”

一个瘦小的少年从床底下爬出来了,剃着光头,穿一件黑底子的T恤。我用窗帘*指着他:“你偷了些什么?把东西掏出来!”

他把两手伸进裤兜,麻利地将兜翻掏出来,又把手摊开说:“啥也没拿啊!”

他那一副“久经沙场”、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命令他跟我来到门厅里,开始询问。

他今年14岁,家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只上到小学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靠结伙偷窃为生。

我望着这个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饿吧?”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泡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去,对他说:“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是要跟你说,不要再干这种违法的事,你应该走正路。”他点头。

我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我还不想走。”

我大吃一惊:“为什么?”

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我爸在床底下呢……”

天哪!原来还有个大活人在卧室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抢到手里,准备拨110。这工夫,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爬了出来,回到了门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我要……我要我爸……求您了。”

那幅油画,是我临摹梵高的自画像,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碴的。

少年告诉我,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隔着铁栅看见了这幅画,一看就觉得是他爸,总想偷走它。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

我细问他:“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

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嫌他爸穷,跟别人跑了。他记得他爸,那扎人的胡子茬儿,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不记得是哪一天,忽然说他们那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去年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

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今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的画像时,我的眼泪忍不住溢出了眼角。

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也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

关上门以后,我若有所失,又出门一溜烟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冲出楼门,四面张望。

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一派寂静笼罩着我。

——我是想追上去叮嘱他:“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选自《文学故事报》2005年12月25日,有删改)

概括文中“偷父”少年的形象。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考生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分析人物的形象,要依据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来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人物真善美丑的精神世界。文中的“偷父”少年,他首先是个“小偷”,但他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偷,他走上偷窃的道路是因为家庭原因,他进入“我”的家门是因为看到了“父亲”的画像,因此他是值得同情的。

参考答案:“偷父”少年辍学流浪,靠结伙偷窃为生,但仍深深地怀念因矿难而死的父亲,以为看到的那张油画是他父亲的画像,竟因此冒险入室偷盗。可见他是一个虽误入歧途,但良知未泯,孝爱之心犹存,令人痛惜而又同情的少年。

二、(2010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语文试题)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忘记玄奘是可悲的

□周国平

在中国历史上,世界级的精神伟人屈指可数,玄奘是其中之一。这样一位受到许多国家的人民崇敬的中国人,今天在自己的国家还有多少人真正知道他呢?

玄奘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行者、信仰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

在他身上,有着在一般中国学者身上少见的执著求真的精神。去印度之前,他已遍访国内高僧,详细研究了汉传佛教各派学说,发现它们各执一词,互相矛盾。用已有的汉译佛经来检验,又发现译文多有模糊之处,不同译本意思大相径庭。因此,他才“誓游西方,以问所惑”,到佛教的发源地寻求原典。他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求取和翻译佛教经典。其中,取经用了17年,译经用了19年。他是一个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事的人,有极其明确的目标,因而能够不为任何诱惑所动。取经途中,常有国君挽留他定居,担任宗教领袖,但均被坚辞。回国以后,唐太宗欣赏其才学,力劝他归俗,“共谋朝政”,也遭婉谢。

超常的悟性加极端的认真,使玄奘在佛学上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他所翻译的佛经,在量和质上皆空前绝后,直到一千三百多年后的今天,仍无人能够超越。他的佛学造诣由一件事可以看出:在印度时,戒日王举行著名的曲女城大会,请他讲大乘有宗学说,到会的数千人包括印度的高僧大德全都叹服,无一人敢提出异议。以访问学者身份成为外国本土文化首屈一指的大师,这在中国历史上找不到第二个例子。

世界知道玄奘,则多半是因为《大唐西域记》。这本书其实是玄奘西行取经的副产品,仅用一年时间写成,记述了所到各地的概况和见闻。西方考古学者根据此书在新疆、印度等地发掘遗址,皆得到证实,可见玄奘治学的严谨。这本书为印度保存了古代和七世纪前的历史,如果没有它,印度的历史会是一片漆黑,人们甚至不知道佛陀是印度人。正因为如此,玄奘之名在印度家喻户晓,而《大唐西域记》则成了学者们研究印度历史必读的经典。其实,不但在印度,而且在日本和一些亚洲国家,玄奘都是人们最熟悉和崇敬的极少数中国人之一。

今天许多中国人只知道电视剧上那个娱乐化的唐僧,不知道历史上真实的玄奘,懂得他的伟大的人就更少了。一个民族倘若不懂得尊敬自己历史上的精神伟人,就不可能对世界文化做出新的贡献。应该说,忘记玄奘是可悲的。

(选自《闲情的分量》,有删改)

分析全文结构,概括相关内容,填写在下表的空格(标有a、b、c、d处)内。

第②段“玄奘不但是一位伟大的行者、信仰者,更是一位伟大的学者。”

第③段玄奘具有执著求真的精神毕其一生求取和翻译佛经,不为荣华富贵所动

第④段ab

第⑤段cd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段落大意的概括能力。概括段落大意需抓住本部分的重点内容,用简洁精练的语言进行归纳。本题特别要注意的是前一空和后一空的关系,根据对第三自然段的概括内容的分析可知,前一空是归纳的本段核心内容,后一空归纳的则是这个核心内容最集中的体现。如第四自然段写的是玄奘在佛学上的伟大成就,“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成为外国本土文化首屈一指的大师”就是“伟大成就”最鲜明的表现。

参考答案:a佛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b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成为外国本土文化首屈一指的大师c治学严谨d玄奘之名在印度家喻户晓。

【综合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宋瞎子断腿

□佚名

一九三六年,日本侵略者在长白山脚下的渤海古镇建立一家造纸厂,大肆掠夺我森林资源,将各种木材运到造纸厂,造出的纸又远远地运回日本。

日本鬼子为方便木材的运输,在渤海古镇的造纸厂向山里铺设了小火车道。日本鬼子为了确保运输线的安全,对小火车经过的山庄进行灭绝人性的烧杀抢,就是为了制造无人区,防止有抗联对运木材的小火车运输线的破坏。一天,日本鬼子的运木材的小火车在大荒沟山庄附近遭到抗日联军的袭击,一个押车小队的鬼子全被抗日联军给报销了。

这下可惹恼了日本鬼子,那天,一个日本鬼子少佐从渤海镇炮楼据点带着百十号人马来到大荒沟屯,追杀抗日联军。其实,大荒沟屯里大部分男劳力已经上山参加抗联了或加入一些绺子帮了,想在村里老老实实过日子是不可能的,因为日本鬼子每天都在抓劳工,眼下,村子里就剩下老弱病残十几口人了。村头头一家姓宋,人称宋瞎子或宋瘸子,因为此人身材不高,40多岁,但让人看起来起码有五十岁开外。他是左眼瞎右腿瘸,是因为早年上山打松塔从树上掉下来造成的。后来他干不了山上的活计,就在家开了一个木匠铺,给乡亲做个饭桌、椅子和案板什么的,乡亲们就给他些粮食作为酬劳,但是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抗日联军地下联络员。

日本鬼子进村的时候,宋瞎子正在给乡邻做一扇门。小鬼子在村子里搜了一圈也没有看到半个抗联影子,当翻译官带着小鬼子闯进宋瞎子的院子里时,宋瞎子不慌不忙地放下手里的凿子和斧子,因为宋瞎子不怕,这个家只有他老哥一人。小鬼子少佐从腰间抽出战刀指着宋瞎子一顿乱叫,这时翻译官对宋瞎子说道:“有人说你和抗联有联系,你知不知道抗联在什么地方?”

宋瞎子边摇着头边说:“我是个木匠,从来不知道什么叫抗联,怎么会知道抗联在什么地方。”小鬼子八嘎、八嘎又乱叫了一顿,这时翻译官又冲宋瞎子说道:“太君说了,给你三天时间打听抗联藏身处,如果三天到了,你没有消息给太君,太君就把你的另一只腿砍下来,让你生不如死。”

三天时间很快就到了,这正是金秋十月的傍晚,天边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火烧云,映红了整个西天。小鬼子的车队又一次开进了村子,直奔宋瞎子的小院而来。此时,村里的老弱病残的乡亲都躲进山里,只有宋瞎子在看村子,他不是因腿脚不好不离开村子,一旦他离开村子,小鬼子就会不断地对老弱病残的乡亲下手。

当小日本鬼子带着翻译官再次来到宋瞎子的小院儿时,只见宋瞎子坐在凳子上大口大口地抽着蛤蟆烟,眼前一片烟雾。小鬼子少佐又是一顿狂叫,没等翻译官进行翻译时,只见宋瞎子从旁边做活的案子上抄起木匠斧子大吼了一声:“你们不就是来拿我这条腿吗?”说着手起斧落朝自己的左小腿砍去,顿时,左小腿骨头断开,只剩下肉皮连着小腿,血流如注,宋瞎子使劲地掐住小腿的断口处,最终疼得他渐渐地失去了意识,小鬼子张牙舞爪的乱叫声在他的耳边也听不清楚了,他昏死过去了……

不知道过了多久,宋瞎子醒来了,幸亏乡亲们担心他的安危,及时下山为他进行了包扎,才让他死里逃生。后来抗联知道了宋瞎子的事之后,要把宋瞎子接到山上的营地去养伤,宋瞎子说啥也不去,说自己是一个废人了,眼下是死是活还不知道呢,更不能拖累他人。后来抗联给他找来一个懂医术的人照顾他,经过一年时间的草药治疗总算把宋瞎子从死人堆里救回来了。

痊愈后的宋瞎子基本是残废人了,但他很乐观,坐在椅子上还在干他的木匠活,他给自己做了一只假腿安装在左小腿上,再加上手扶一个凳子对付走路。宋瞎子此举在十里八乡可出了大名,称赞他是真真正正的爷们儿。

(选自《小小说选萃》2010年第13期)

[赏析]

这篇文章写得可谓惊心动魄,文章着力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抗日联军地下联络员宋瞎子的光辉形象,令人读后肃然、凛然、敬然。在抗日战争年代,面对帝国主义列强的疯狂侵略,英勇的中国人民毫不畏惧,坚决抵抗,正是像宋瞎子这样的大写的中国人,用积蓄起来的力量,赶走了日本鬼子,让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心潮澎湃的人们啊,也许不需要你去砍断自己的腿,但当祖国需要你的时候,请你为国家去贡献你的力量吧!让我们为祖国的腾飞而共同努力!

[训练]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下面的这个句子很有表现力,请你结合上下文,对它作简要的赏析。

宋瞎子从旁边做活的案子上抄起木匠斧子大吼了一声:“你们不就是来拿我这条腿吗?”说着手起斧落朝自己的左小腿砍去,顿时,左小腿骨头断开,只剩下肉皮连着小腿,血流如注,宋瞎子使劲地掐住小腿的断口处,最终疼得他渐渐地失去了意识……

3.文章的结尾似乎与中心事件无关,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4.如果你恰巧遇到了宋瞎子,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__________

□佚名

一般人常埋怨现在青年对于学问没有浓厚的兴趣。平心而论,这大半要归咎我们“教书人”,把学问仅看成“读书”。此外,与社会上一般人对于学问的性质和功用所存的误解也不无关系。近代西方学者常把纯理的学问和应用的学问分开,以为治应用的学问是有所为而为,治纯理的学问是无所为而为。他们怕学问全落到应用一条窄路上,常设法替无所为而为的学问辩护,说它虽“无用”,却可满足人类的求知欲。这种用心值得佩服,但措词却不甚正确。学问起于生活的需要,世间绝没有一种学问无用,不过“用”的意义有广狭之别。学得一种学问,就可以有一种技能,拿它来应用于实际事业,如学得数学、几何、三角就可以去算账、测量、建筑、制造机械,这是最正常的“用”字的狭义解释。学得一点知识技能,就能混得一种资格,可以谋一个职业,解决饭碗问题,这是功利主义的“用”字狭义解释。但是学问的功用并不仅如此,我们甚至可以说,学问的最大功用并不在此。心理学者研究智力,有普通智力和特殊智力的分别;古人和今人品评人物,都有通才和专才的分别。学问的功用也可以说有“通”有“专”。治数学即应用于计算数量,这是学问的专用;治数学而变成一个思想缜密、性格和谐,善于立身处世的人,这是学问的通用。学问在实际上确有这种通用。就智慧说,学问是训练思想的工具。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必定知识丰富,思想敏锐,洞达事理;处任何环境,知道把握纲要,分析条理,解决困难;就性格说,学问是道德修养的途径。苏格拉底说得好:“知识即德行。”世间许多罪恶都起于愚昧,如果真正彻底明了一件事是好的,另一件事是坏的,一个人决不会睁着眼睛往坏的方面走。

现在所谓“知识分子”的毛病在于只看到学问的狭义的“用”,尤其是功利主义的“用”。学问只是一种追求利禄的工具。我曾听到一位教授在编成一部讲义之后,心满意足地说:“一生吃着不尽了!”我又曾听到一位朋友劝导他的亲戚不让刚中学毕业的儿子去谋小事,说:“你这种办法简直是吃稻种!”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生发成大量谷子,预备“吃着不尽”。所以,大学里“出路”最广的学系如经济系、机械系之类常是拥挤不堪,而哲学系、数学系、生物学系诸“冷门”就简直无人问津。治学问根本不是为学问本身,而是为着它的出路畅销。在治学问时既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得到出路畅销后,当然是“得鱼忘筌”(筌:捕鱼的竹器)了。在这种情形之下,我们如何能期望青年学生对于学问有浓厚的兴趣呢?

这种对于学问功用的狭窄而错误的观念,必须及早纠正。(1)学问是为生活,这本是天经地义的。(2)不过现代中国人的错误在于把“生活”只看成口腹之养。(3)“谋生活”与“谋衣食”在流行语中是同一意义。(4)这实在是错误得可怜可笑。(5)人有肉体,有心灵。(6)肉体有它的生活,心灵也应有它的生活。(7)肉体需要营养,心灵也不能荒芜。(8)肉体缺乏营养,必酿成饥饿病死;心灵缺乏营养,自然也要干枯腐化。(9)人为万物之灵,就在他有心灵或精神生活。(10)所以衡量人的成就并不在他能否温饱,而在他有无丰富的精神生活。(11)一个人到了只顾衣食饱暖而对于真善美毫不感觉兴趣时,他就只能算是一种“行尸走肉”;一个民族到了只顾体肤需要而不珍视精神生活的价值时,它也就必定逐渐没落了。

(选自《心灵的回声》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版)

[赏析]

学问是什么?学问不是装点门面的金砖,学问不是谋取利益的桥梁,学问是精神的领域,是兴趣的升华。本文针对社会上一些人对学问的误解现象而发表见解,切中时弊,角度准确。作者认为,学问是“训练思维的工具”,是“道德修养的途径”,不能将学问看成是功利主义的追求利禄的工具。读完全文如同醍醐灌顶,让人茅塞顿开,真正懂得了学问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训练]

1.第一自然段中黑体的“如此”,具体指的是什么,请用简要的语言加以概括。

“如此”具体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2.第一自然段中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阐述了学问的最大功用的?(每项概括不超过10个字)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自然段“许多升学的青年实在只为着要让稻种生发成大量谷子,预备‘吃着不尽’一句中“稻种”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谷子”比喻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三自然段开头画线的句子中,作者认为必须及早纠正的“狭窄而错误的观念”,具体指的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

5.给第三自然段中(1)——(11)句划分层次,用“|”在下面的序号中标出,并概括各层层意。

层次划分:(1)(2)(3)(4)(5)(6)(7)(8)(9)(10)(11)

层意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文章内容,选出最适合作本文标题的一项()

A.学问与生活B.学问与做学问

C.学问的功用D.学问的秘诀

7.下列说法中,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治学问可以分成有所为而为和无所为而为。

B.作者认为学问的功用有“通”“专”之分,是因为人的智力有“普通”和“特殊”之分。

C.作者引用苏格拉底所说的“知识即德行”是为了证明有德行的人必定知识丰富。

D.作者认为,学问是为生活,而对于人来说,精神生活较之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民工父亲的“幸福”

□李良旭

刚搬入新居的一天,外面响起一阵敲门声。从猫眼里往外看:一个陌生人。他的头发蓬乱,脸上的灰尘和着汗水,眼里露出一种焦灼和茫然。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问道:“你找谁?”只见那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过来,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说:“同志,我是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什么事?你说吧?”我推开他递过来的香烟,一脸狐疑地看着他。

见我态度缓和,他一激动,脸涨得更红了,语速急促地说道:“是这样的,我的儿子马上就要放寒假了,他就要从老家到城里来看我了。孩子说,他想亲眼看看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的漂亮房子。我想,孩子来了后,我能带他到您家看看吗?房子盖了许多,可我从来不知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对孩子说清楚。”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然后,一脸企盼地望着我。

我恍然大悟。原来,这位民工父亲是为了让乡下的孩子亲眼目睹自己在城里的“杰作”,真是一个心细的父亲!我点头答应了。

他见我爽快地答应了,激动地说:“谢谢!谢谢!您可真是个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人家一听我要带孩子来看看他们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就将门关上了,有的说我脑子有问题,还有的跟踪我,以为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民工棚……今天,我可遇到大好人了啊!”这位民工的脸上满是喜悦,眼神里也荡漾出一种快乐。

几天后,他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那男孩十三四岁的样子,皮肤黝黑,身体结实,还有一双很亮的眼睛。见到我,小男孩有一种怯怯的神情。

父子俩套上我递过来的鞋套,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也许是第一次踩木地板,他们的步子迈得格外的轻缓。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两人的目光中有一种扭捏的拘谨。做父亲的好像在努力显示出一种老练和成熟,只见他边弯下腰,边对儿子讲道:“叔叔家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所在的建筑公司盖的。当时盖这栋楼房时,我负责砌墙,你别小看了这砌墙的活,必须做到心细、手细、眼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你看,这面墙上原来还留有一个洞口,为的就是运送砖块、水泥方便,待房屋建好后,再将这洞口堵上,哦,对了,我的中级工考试也通过了,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他竭力地想向孩子描绘出自己在城里打拼时的细节,让儿子感受到自己在城里工作的情景。儿子听了,不停地望着他的父亲,眼睛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同时他又用另一只手握了握父亲的手,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许多。

一会儿,这对父子看完了我的新居,他们几乎是一步步挪着退到门边向我告别。突然,这位民工父亲一下子紧紧地握住了我的手,激动地说:“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进入城里人家,感受到了一种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睛里一片晶莹。

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只不过让这对父子进了我的新房看了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就这一下子,我感到,我和这位民工父亲心的距离拉近了许多,周遭氤氲着一种温暖。

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只听到孩子对他父亲说:“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您盖的这么好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不要乱想了。我想,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了,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孩子仰起稚气的脸,掷地有声地说道:“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我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您在城里盖好的房子,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选自《读者》2010年第7期)

[赏析]

这篇叙事散文叙述连贯,情感充沛。开头先用典型环境设置悬念,这个陌生人究竟是什么人?他想干什么?当民工说完自己的愿望后,文中“我”的反应也出乎读者的意料,“我”没有继续怀疑和盘问,而是爽快地答应了,真让人感动。之后的情节便一直荡漾着幸福的韵律,民工父亲带着儿子参观了“我”的家,扬起了作为父亲的自尊心,特别是儿子懂事的话语,更让人看到这对父子美好的将来。全文细腻动人,情溢文面。

[训练]

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中黑体词语“乞求”的理解。

只见那人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他从口袋里哆哆嗦嗦地摸出一包皱巴巴的香烟递过来,用一种近似乞求的语气说:“同志,我是在您住的这片小区干活的民工。我想请您帮个忙,不知您能不能同意?”

2.文中有句话说:“父亲的腰板瞬间直了许多”,这是为什么呢?

3.倒数第二自然段中“这怎么可能呢”中黑体的“这”具体指什么?

4.联系全文,说说你对标题含义的理解。

5.请概括分析文中父亲的性格特点。

6.为文章结尾处补写一段能揭示文章主旨的议论性或抒情性的文字。(100字以内)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隐身衣研究获重大突破可让金属球消失

□吴仁明

神奇的“隐身衣”捧在手里,看上去像什么?告诉你,就像一块厚厚的大饼!近日,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对隐身衣的研究有了重大突破,崔铁军教授的团队成功研制出“微波段三维隐身地毯”,在世界上首次把微波段“隐身衣”从特定实验装置中搬进真实的三维空间,再一次拉近了人们与哈利·波特“隐身衣”的距离。

走进东大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接待记者的是论文《用新型人工电磁材料实现的三维隐身地毯》第一作者马慧锋博士。

跟随马博士来到实验室的最里间,“隐身衣”就锁在屋内的一个柜子中。神奇的隐身衣想必是金光闪闪的吧?来不及幻想,马博士从柜子里小心翼翼地捧出了一块灰色的饼状物。“啊?隐身衣就长这个样子啊?根本不是件衣服,而且灰不溜秋的。”记者身边的一名陪同者显然对隐身衣的真容有些失望。捧在手里掂了一下,这件迷你“隐身衣”分量很轻,直径约有100毫米,厚50毫米,表面有数以千计的小孔。把“大饼”中心的链接点解开,1块“饼”立刻拆分成17块“光盘”。

十几张打了孔的“光盘”叠加起来就叫“隐身衣”吗?原来,奥秘就在17张光盘的无数个小孔上。“隐身地毯的原材料就是廉价普通的介质板,比如手机里的电路板就是一种介质板。我们通过复杂的计算,确定每张板上每个孔的大小、位置,一丁点儿都不能有偏差,最后把打好孔的17块介质板组装到一块,无数小孔被叠到一起,起到阻隔微波的作用。”马博士解释说,在“隐身衣”保护下,再先进的微波发射器都会瞬间变成“瞎子”,无法探测到隐身衣下的物体。

为了让大家对“隐身衣”的“威力”有直观印象,马博士还现场模拟了实验。

实验道具很简单,被“隐身”对象:一个高13毫米、直径125毫米的金属物,一个手电筒式的微波发射器,一个接收器及神秘的“隐身衣”。

第一个实验:先把金属物放在桌面,打开微波发射器直射小球,这时通过接收器可以观察到,微波撞上金属物立刻散射出去。“这就是微波探测物体的正常过程,假设这个金属物是一架飞机,这时已经暴露在敌人的监测器下了。”马博士说。

第二个实验:“隐身衣”出场了。这个“隐身衣”被覆盖到金属物上方。马博士开启“手电筒”微波发射器,这时再通过接收器观察,我们就发现照射到“隐身衣”上的微波光竟发生了镜面反射,和光照射到平坦地面后的现象是一样的。实验的原理就是让微波“转向”了。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接收器连接电脑,那么此时,电脑显示的将是“此物体不存在”。

马博士说,微波探测到物体的原理是物体阻挡了微波通过的途径,使其产生阴影,从而“显形”。而他们的三维“隐形衣”可以引导微波“转向”,避开仪器探测,从而防止物体被发现。

目前为止,关于隐身衣的实验研究主要局限在二维情况下,这种隐身衣只能在电场单一极化的二维测量系统才能起到效果。

去年东南大学曾和美国杜克大学合作,成功研制出微波段二维“隐身衣”,这一研究成果被《科学》杂志收录。这一次,崔铁军教授团队把二维“隐身衣”拓展到了“三维”,从而让“隐身衣”走进了真实的三维空间,这意味着对于“隐身衣”研究从原理论证阶段走向实际应用。

马慧锋博士说,科学家研制“隐身衣”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猎奇心理,“隐身衣”在军事作战中可大显身手。“比如作战中,我们想隐藏坦克、飞机,不被敌方的雷达侦察到。可以把“隐身衣”披在坦克上,甚至罩在整个飞机场上,起到屏蔽雷达的目的,在作战时占得先机。类似的原理可用于无线通信、医学成像、无损检测、汽车防撞雷达等方面。”

马博士告诉记者,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大障碍就是三维“隐身衣”的体积过大、太厚,无法收放自如。“如果要让一个成年人在微波下隐身的话,可能需要用隐身材料盖一座房子,把人藏进去,这显然是不太现实的。”马博士笑言。而且这种制作“隐身衣”的“超材料”价格昂贵,哪怕刚刚展示的巴掌大的迷你版“隐身衣”,总造价就高达一万元。

(选自《科技前沿》2010年第6期)

赏析

这是篇介绍最新科技信息的说明文。本文最大的特色是语言生动而不枯燥。为了揭开“隐身衣”的谜团,作者欲扬先抑,将它说成“灰不溜秋”的,很不上眼;当17张“光盘”叠加起来后,工作原理解释得及时到位;为了让人更加好懂,作者详细说明了现场的两个模拟实验,动态的说明事物,让人信服。最后文章还对“隐身衣”的应用范围和应用障碍做了说明,解决了人们的疑问,说明完整而周密,浑然一体。

1.第三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起什么作用?

2.请概述隐身衣的工作原理。

3.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4.读完全文你一定产生了很多的思考,请你就“隐身衣”的利弊谈谈你的看法。

第38-40版

一、1.抗联地下联络员宋瞎子坚决不肯告诉鬼子抗联在何处,自己砍断了好好的左腿,经抢救活了下来。2.这句话运用了描写的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宋瞎子对自己的下手之狠和决心之大,让读者既为之揪心,又为之赞叹。3.不能。结尾写出了宋瞎子的乐观精神,让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起来。4.示例:宋爷爷,您真了不起,您这种可贵的爱国精神深深感染了我,我要向您学习。

二、1.学问在应用于事业和谋求职业方面的狭义作用。2.①提高人的指挥(或:学问是训练思想的工具)。②完善人的性格(或:学问是道德修养的途径)。3.“稻种”比喻的是:青年学生治学问(或:最基础的学问)。“大量谷子”比喻的是:学问的出路畅销(或:通过治学问获得的实际利益)。4.学问只是一种追求利禄的工具(或:治学问根本不是为学问本身,而是为着它的出路畅销)。5.(1)(2)(3)(4)│(5)(6)(7)(8)│(9)(10)(11)第一层:把生活仅仅理解为物质方面的生活是错误的。第二层:生活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种。第三层:人的精神生活较之物质生活更为重要。6.C7.D

三、1.“乞求”一词形象地描摹出了这个男人此时的心理状况,他想请“我”帮忙,想我能同意他的请求,但因为前几家对他的态度不好,他又怕继续吃“我”的闭门羹,表明这个男人已经到了心理快撑不下去的境地。2.因为儿子的眼神和动作使他有了作为父亲的自尊,因此他挺直了腰板。3.指儿子说的“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您盖的这么好的房子就好了”。4.这个标题既交代了这个男人的双重身份——民工和父亲,又写出了全文的文眼——幸福,这个“幸福”的内蕴很丰富,既有对“我”给他开了方便之门的感激,也有让儿子见到了自己参与盖的房子的自豪,还有儿子的懂事让他产生的欣慰。5.关爱儿子,细心,懂礼道,工作努力,等等。6.示例:有这样的父亲,该是儿子的骄傲;有这样的儿子,也该是父亲的幸福。

四、1.写出陪同者失望的心情

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为下文写隐身衣的神奇作铺垫。2.把打好孔的17块介质板组装到一块,无数小孔被叠到一起,起到阻隔微波的作用。在“隐身衣”保护下,再先进的微波发射器都会瞬间变成“瞎子”,无法探测到隐身衣下的物体。3.举例子。以鲜活的例子说明了隐身衣的实用价值,打消人们的疑虑心理。4.示例:我觉得隐身衣有利的一面是能在军事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能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消灭敌人;但也有它的弊端,如果落到小偷手里,那么人民的生命财产就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了。因此,对于隐身衣,我们要科学而合理地研制和利用。

查看更多
【概括型考点(中考)】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70548/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