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的树》说起

教学分析

亲近母语课题组的刘颖老师执教了《去年的树》。其中她和学生的一段对话引发了我对作文教学的思考。现将对话摘录如下:

从《去年的树》说起

师:在这个故事里面,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有很多的对话,鸟儿和大树、鸟儿和树根、鸟儿和大门、还有小女孩。我们以前也曾读过很多的文章,在一些文章里我们发现,作者在写人物对话的时候,会在角色的话语之前加上一些描写他说话的样子的词句,把他当时说话的动作神情都描述出来,是不是啊?那我们看看这个故事里写对话的时候,有没有这么写呢?

(众生摇头。)

师:举个例子来说说吧?

生:比如这句“站在的大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鸟儿问树根。

师:直接就是“鸟儿问树根”也没有说鸟儿怎么样的问树根。在这个故事里的对话,都没有这样的词,都不加这样的形容词,你觉得这样好么?

生:我觉得这样不好,因为加上形容词,能够更好的表达鸟儿的心情。

师:我明白,这是你的想法,别的同学你们怎么想呢?

生:我觉得这篇文章是比较特殊的,虽然没有加形容词,但是能让我们自己感受到鸟儿急切的心情。

师:就是说从鸟儿说的话里面就能感受到它的心情了,就不要再加形容词了,你觉得这样也很好是不是?

生:我觉得这段话加了形容词可以更加体现出鸟儿的急切。

生:我觉得不加形容词的话,就可以锻炼我们的想象,让我们想象鸟儿说话时的感觉和表情。

师:如果不加形容词,我们还会有更多更多的回味,是这个意思么?

生:我也不觉得好,因为加上了形容词,能表现鸟儿对大树的想念之情。

生:如果加了形容词,这些句子就会更加生动了。

生:我也觉得加上形容词好。因为加上了形容词就更能体现鸟儿的悲伤。

师:我知道了。看来同学们读过的很多文章,在人物的对话前都是加形容词的,所以你们非常习惯这种说法,加上形容词的确很好。

师:在这个世界上有两种美,一种美叫华丽,还有一种美,就叫质朴。这篇文章里的对话,就有着一种质朴的美。没有关系,以后我们多读,就会发现这其中的美,我们都可以试着这样去写,不加形容词,把感情放在对话里,让别人通过读你写的话,感觉到这个角色心里的情感。这也是非常高明的一种写法,是一种很好的表达方式。

很显然,刘老师的本意是要让孩子们领略到作者新美南吉写作手法的高明。但这个在日本家喻户晓的童话大师却让孩子们隐约有了点遗憾。为什么大部分孩子都认为加上形容词好呢?很显然,这跟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有关,跟我们的作文教学有关,跟我们老师的评价有关。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中小学作文教学中都有形式化的倾向。

查看更多
【从《去年的树》说起】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69927/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