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一、文学常识: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选自外篇中的《秋水》。代表作有《逍遥游》、《庖丁解牛》等
二、重点词语
1、梁、桥2、游、游玩3、从容、悠闲自得4、安、怎么
5、是、这6、固不知子也、固然7、子固非鱼也、本来8、全、完全,肯定(是这样)9、循、追溯10、其,话题。11、本:最初。
三、原文及翻译
原文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庄子曰:“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译文:庄子和惠子一道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鯈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就是鱼儿的快乐呀。”惠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庄子说:“你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就不知道你的想法;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就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是从哪里知道鱼的快乐’等等,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却又问我,所以我说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四、内容分析
1、庄子提出观点的句子是:“鲦(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惠子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句子是: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
4、比较庄子与惠子性格的差异: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5、庄子与惠子的辩论十分巧妙,试说说巧妙在哪里?
惠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庄子处于被动。庄子偷换概念,将怎能会知道偷换为“怎么知道”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
6、庄子为什么说他知道鱼之乐?谈谈你的理解。
因为他对客观事物带有欣赏的态度,看到鱼儿出游从容,自己当时也悠闲自得,就把自己的主观感受移情到鱼儿的客观事物上。
五、知识点整理:
(一)、古今异义词:循其本:古、追溯今、遵守、依照、沿袭
(二)、一词多义
1.固:
固不知子矣:固然。
子固非鱼也:本来。
2之:是鱼之乐也:助词,的
子之不知鱼之乐:主谓之间,不译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鯈(tiáo)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状语后置,应为“于濠(háo)梁之上游”
(四)成语积累
濠梁观鱼:形容悠然自得,寄情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