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感悟、品析题中关键词“伴”“成长”,学习“抓题眼”审题。
2、回顾生活体验,拓展素材,聚焦适当的素材入围。
二、学情分析:
1、教育部关于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写作不得设审题障碍。但审题仍是写作的一个基本步骤,也是对初中生写作基本能力的要求。就目前而言,绝大多数初一学生的审题能力较薄弱,审题过程还处于一种“浅意识状态中”,不擅长抓“题眼”,故主旨不突出也就成了通病。
2、近年来半命题作文比较多,诸如《动力来自》《改变了我》《让永驻心中》这类题目既有开放性,又有限制性,更增添了审题立意与选材之间关联的思维难度和能力要求,这样,写作材料的选择、角度的把握就直接影响到文章的等第。其实,有深度、有新意的作文往往选材也不俗。
基于以上两点,我们有必要在平日的作文训练中多关注对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指导。今天的作文训练题《伴我成长》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
步骤一审题
出示作文题《伴我成长》,看看文中的关键词即题眼是什么学生讨论、明确:
“成长”应体现出一个有时间跨度的过程,文中应有比较清晰的且有一定“长度”的时间段。
“伴”应是“形影相伴”,是在成长的人生道路上对“我”有影响、帮助、鼓励的积极意义。在已有的审题能力基础上,对作文题意进行初步的辨析。
审题眼“成长”,出示例文①《格言伴我成长》学生阅读、讨论、明确。
详见附一遵循“接收信息处理信息
输出信息”的思维原则,以恰
当的具体可感的例文为抓手,
通过读、思、议的教学环节,让学生感受审题的过程及如何在文中紧扣题眼,凸现主题,在比对中形成思维成果。旁观者清,通过比较鉴别,教学目的较容易达成,学习效果较显著。
审题眼“伴”。出示例文②《自行车伴我成长》学生阅读、讨论、明确。
详见附二
审题方法之点拨
学生讨论、明确:
看清——抓题眼
落实——在文中体现由感性到理性地将本课训练重点加以归纳,总结规律,给学生以明晰的认识。
步骤二
选材
出示例文③《幸福伴我成长》学生阅读、讨论、明确。
详见附三
选材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文章题旨的高下。如果说前面是拓展学生思维的量,那么这个环节就是训练学生思维的质。通过例文③让学生明白:平时就要养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好习惯,那么所积累的材料就会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
例文③是一篇较成功的习作。对于“初级阶段”的学生而言,遵循由“形似”到“神似”的学习规律,提供值得观察和摹写的好作文,指引一个必要的基本思路,还是很重要的。仿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回顾生活,提取素材指导学生从人物、爱好、品性三个角度来选材。
详见附四。三篇例文的选材角度各有不同,以此为突破口,打开学生的情感储备,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充分调动其积极性,指导他们回忆生活、筛选出典型、新颖材料、建构文源,为课后的写作做准备。
选材方法之点拨学生讨论、明确:
新颖——有新意
典型——有深意
好写——有含意
仍是由感性到理性地归纳、梳理选材方法,提升学生的认识。
布置作业课后完成作文《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