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首次提出了“模块”这一概念,全文达18次之多。模块理论成了解读课程标准的钥匙。
一、模块理论的产生与演变
模块理论是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之一,在教育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取得了明显效果。
1.模块理论产生的心理学基础。所谓“模块”,是大脑两半球功能一侧化理论的创始人之一、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感知神经学研究中心主任迈克尔·加扎尼加(Michael Gazzaniga)教授于1976年提出的概念。他认为:“新的观点认为脑是由在神经系统的各个水平上进行活动的子系统以模块的形式组织在一起的。”1983年,认知科学家、美国拉特格斯大学和纽约市立大学哲学教授J.福多(JerryA.Fodor)出版《心理的模块性》,从理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角度,提出了智能的模块性。福多的心理模块思想本质上是“功能主义”的。他首先从功能的角度把心-脑划分成两个非常不同的部分:“输入系统”和“中心系统”。输入系统(最典型的是知觉系统和语言系统)的功能是将感官所受刺激的信息转换为对外部对象的表征,使之成为适合于中心系统加以处理的信息;而中心系统则是专司演绎推理、思维等的高级处理系统。根据福多的界定,只有输入系统才是模块性的,而中心系统则不具有模块性。正是这后一点招致了许多争议和批评。此后,西方心理学界对心理模块性的探索热情一直兴盛不衰,认为它是人类对心理的本质,特别是对“认知加工是怎样被组织起来的”认识的一场革命,它被发展成为与“模拟论”“理论论”并列的“模块论”,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三大理论之一。
2.模块理论的应用情况。将模块理论引入教育教学领域,就是将一门学科中或各门学科中具有同类功能的知识点或能力项组合成知识模块或能力模块,使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成功的范例是加拿大荷兰学院的CBE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能力为基础、以培养技术岗位型人才为目标的模块式教学。其特点为:(1)培养目标是技术岗位的需要,而不是学科系统。(2)教学的起点不是基础基本相同的班级,而是能力各异的群体。(3)教学内容是专项能力,而不是系统知识。(4)教学材料不是集体的需要,而是因人而异。(5)教学的主要形式不是课堂环境,而是职业环境。(6)教师的作用主要不是课堂讲授,而是现场指导。(7)教学评价主要不是期末反馈,而是模块反馈。该院从1969年建院以来,一直采用这种教学方法。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改革和完善,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CBE教学模块。几十年来,一直广泛应用于北美及其他工业地区的职业技术教育中。
模块理论应用在工业生产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就是将具有同类功能的工具组合成模块,使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例如,将具有各种切割功能的工具组成切割模块,使其能够切割厚的物体、薄的物体、大的物体、小的物体、热的物体、冷的物体,能够在物体表面切割、物体内部切割,能够在陆地上切割、海洋中切割、天空中切割、真空中切割,能够用于生活、生产、医疗、战争、科学实验等。
二、模块教学的主要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社会改革的深入,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于1993年引进了模块教学,首先运用于职业教育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绩。随着形势的发展,普通高中也面临着改革,所以《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总结了职业教育取得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模块教学理论。模块教学的主要特点有:
1.模块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模块教学始终把学生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主要是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需要学习什么,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材料和活动情境,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达到学习目标。要把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结合起来,也要避免教师撒手不管的错误倾向。
2.模块教学强调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它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客观性,树立起“尊重差异,追求个性,宽容另类”的现代教学观念,大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它有意识地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学习和展现自己的机会,给后进生特别的关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分享到探求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
3.模块教学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一个模块可以是一个单元的知识,可以是几个单元的组合,也可以是一本书的整合。从小的方面说,可以是一节课、一个小的学习点。大的模块由小模块组成,大的模块可以组成更大的模块,一环套一环。这样的设计便于教学,也便于学生反馈。学生由学期末的反馈变成模块的反馈,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进展,对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指导。
4.模块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国最先在职业教育中运用模块教学,这种教学紧紧围绕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安排和调整教学内容,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与未来所从事职业相适应的能力,成为应用型人才。学生的学习不是以教材、课堂为中心,而是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在接近所从事职业的“准工作环境”里学习,职业需要什么能力就学什么能力,需要什么知识就掌握什么知识。学生要在“准工作环境”中通过自己的实践努力掌握各种技能。我们普通高中在传统的教学中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果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不能有效地运用于实践中。
三、模块理论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课程结构按模块进行设计。它要求学生经过语文课的学习,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五个方面得到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把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大部分,形成两大模块。必修课程又分为语文l、语文2、语文3、语文4、语文5等五个子模块,它们分别对应的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第四册和第五册,这五册课本学生要在一个半学年内学完。在教学中教师要从“阅读与鉴赏”和“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着手,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阅读与鉴赏”中教师要讲授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介绍一般的文学常识。此类课文可以充分发挥语文美育的功能,显示很强的人文性,培养学生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下,提高语文素养,养成高雅的风度和气质。但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表达与交流”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要使学生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看法,学生也要注意提高自己人际交往的能力。在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时,教师可以讲一些要领,但主要应通过一些活动进行,比如听录音、讲故事、朗诵、演讲、主持节目;也可以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表演,比如排话剧。但各项训练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中教师要转变角色,不能做学生的主宰,要引导学生自己体会,尤其注意让学生积极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学生有自己的时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多方面地培养学生的能力。选修课程分为系列1“诗歌与散文”、系列2“小说与戏剧”、系列3“新闻与传记”、系列4“语言文字应用”、系列5“文化论著研读”。其中每个系列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小模块,以利于教学。选修课教学中,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出发点,而不要仅仅关注成果。关于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教学,教师要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学校和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进行,以完成课程标准设计的目标。对具体的教学过程,课程标准不做统一的要求,以给教师极大的自主性。模块的具体内容组合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顺序编排,由各地各校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课程的具体名称也可由学校自定。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确定模块的划分,以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应“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如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标教材第二册《荷塘月色》“研讨与练习”第三题:“下面是一些有关朱自清散文的评论,各是从什么角度分析的?对于这些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你有什么看法?与同学讨论一下。”当然,教师要尊重学生不同的见解,但也要正确引导学生,不要使学生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