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对话式”语文教学〗
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发现一些学生在阅读课文后,误把于勒当做小说的主人公。我没有简单地教给学生结论,而是遵循以上特性精心设计了问题:从情的发展过程看,谁是主导者?从人物间的矛盾中来,谁是主动者?从主题思想分析看小说主要揭示的是什么?学生通过认真阅读,品析解读,对话综合得到了正确了结论。之后,进一上探究转向我发难:如果当时于勒一眼认出眼前向他买牡蛎的人竟是自己的亲哥哥时,那么他会有怎样的表现?就此,我们展开了更为热烈的对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热情被更广泛、更深入地调动起来了。
〖谈谈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善问〗
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杜威认为,“知识决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一部分,既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同时又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中国,它始终有待再考察、再检验、再证实,如同人们始终会遇到新的、不明确的、困难的情境一样。”可见,探究是包括学生学习在内的一切活动的本质属性。探究赋予学习者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通过独立、深入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位教师在教《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发现一些学生在阅读课文后,误把于勒当做小说的主人公。这位教师没有简单地教给学生结论,而是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从情节的发展过程看,谁是主导者?从人物间的矛盾冲突看,谁是主动者 ?从主题思想分析看,小说主要揭示的是什么?学生通过认真阅读、品析推敲、综合分析,得出了新的结论:菲利普夫妇才是作者所要刻画的主要人物,因为课文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亲弟弟于勒的态度变化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主题的。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又提出了“如果当时于勒一眼认出眼前向他买牡蛎的人竟是自己的亲哥哥时,那么他会有怎样的心理和行动”的问题。雪球越滚越大,使探索更广泛、更深入。从问题开始,由解决问题再到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使整个学习过程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浅谈对学生学习政治兴趣的培养·注意教学内容与各科的联系,多方面激发学习的兴趣〗
政治教学的内容理论性强,如果照本宣科,对初中生来说,有点乏味。我利用政治教学与各科内容有密切联系,互相渗透这一特点,适当地将学生所学的小说、诗歌、名人名言、歌曲等内容引进政治教学之中,对说明观点,以情动人,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良好的教学效果。如运用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纯粹是金钱关系。又如,运用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的“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分析封建社会农民的生活苦况,使学生认识到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就是这样通过结合各种有趣形象的知识讲授政治知识,使学生对抽象的知识有直观具体的了解,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改革语文教学 提高创新能力·在求异思维中培养创新思维〗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善于鼓励学生质疑驳问,培养创新思维,还要促进学、思、疑、问、悟的有机结合。鲁迅先生曾把学习比作蜜蜂采花粉酿蜜,认为学习过程是学生自身思维加工制作的过程。一个善教者正是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掌握知识。如在分析《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人公是谁时,我引导学生发展求异思维:“一般小说标题中所涉及的人物就是主人公,如《孔乙已》、《骆驼祥子》、《范进中举》等,为什么《我的叔叔于勒》中的于勒不是主人公?”让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比较时,我从旁点拨、引导,学生很快就能找出答案。在教学中发展求异思维,因势利导,不仅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
拓展思维空间,打开想象之门: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要注意语境,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我的叔叔于勒》中,如果菲利普夫妇在船上发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的表情将会怎样?他们夫妇之间将进行怎样的对话?这些问题的巧妙提出,在于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潜能,答案自然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在问题提出之后要把握自己的角色,自己只是一位顾问,或者是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一位帮助学生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现场真理的人。
巧设对立面,脑与脑之间进行对垒:在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注意倾听不同的声音,巧设对立面,从而活跃讨论气氛,更主要是让学生在交锋中迸出智慧的火花。如讲《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在提出主人公是谁时,就要注意将赞成是“于勒”的和赞成是“菲利普夫妇”的分为两派,让他们认真去研究课文,鼓励他们去说服对方。
〖谈谈语文课导语的设计问题〗
讲讲故事、增加趣味。即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从而使学生思路开拓,兴趣变浓。如在讲授《我的叔叔于勒》时,介绍作者莫泊桑写作时的一段小故事,学生在快乐的笑声中明白了的莫泊桑的语言是多么幽默辛辣,那么读了《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就更能了解小说的幽默语言和讽刺手法,更想学习这一课来体会小说的幽默语言和讽刺手法。又如我们在讲《山市》时可以讲讲聊斋其它的故事,讲“回文”时可以讲卓文君司马相如写信的故事……让学生在绘声绘色的故事之中增添浓厚的兴趣,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打破传统 实现四个转变 开创语文教育的创新时代〗
实现由传统的“一成不变“向”不拘一格“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教法上力戒千篇一律、课型呆板、单一,力保新鲜感和吸引力,这需要教师用心钻研教材确保每节课都“出彩”。要注意提高精讲质量,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不仅求知其然而且求知其所以然,使学生在掌握现成语文知识的同时,探求并掌握创造性的思维方法。还是我讲《我的叔叔于勒》时,为了让学生真正弄清于勒悲剧的根本原因。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于勒把自己破产归结为偶然对不对,菲利普夫妇真的认不得了吗?然后在课堂上围绕是否破产是否认识做了种种可能的假设:假设他没破产而是一个富翁,菲莉普夫妇认不认得他?假定他破产后又变成富翁,菲莉普夫妇认不认得他?假定菲莉普夫妇认了他,他会学好吗?一口气提出八种假设,给学生大胆想像的机会和空间。假设的结论无论是怎样?他都会用有钱没钱决定认与不认?自然引出于勒悲剧的主要原因是资本主义决定他一夜之间会发财,一夜之间又会破产命运和资本主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些层层相联式的问题增添了学习兴趣,开拓了学习思路,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认知空间,加深了印象,打破了照本宣科,教参是唯一标准的戒律,体现了教师本身的知识素质以及大胆创新的教学构想。
语文教师要学会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思想教育与语文能力培养丰结合。有效地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降低教学难度,把语文教学与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大语文教学思想,让学生能在学到丰富知识的同时熏陶情操,提高创新的思维能力,顺应时代的发展。
〖语文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刍议·质疑问难,培养创新精神〗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强化问题意识,是造就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中国是一问。”学生的积极思考往往是以疑问开始。疑,最易引起不断深人,有疑才能不断拓宽学生的思路,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为此,教师要珍视学生的好奇心,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勇气和兴趣。提供争辩的机会,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标新立异。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讲到菲利普一家生活桔据,但每个星期天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去散步,翘首企盼于勒回家时的情景时,提出:“他们需要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了合情合理的联想:菲利普需要一栋豪华别墅;两个姐姐需要漂亮的衣服和高贵的首饰;若瑟夫需要的是巧克力、麦当劳,活跃的课堂气氛拨动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琴弦,有效地推动了课堂教学的进展。
〖语文教学的一点新尝试〗
1、“激活”语文教材:
从哲学意义上讲,语文与社会、人生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语文来源于社会和人生,是社会和人生的反映;另一方面,语文又反作用于社会和人生,对社会和人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应试教育只注重语文教学的科学性,而压制了其社会性;素质教育则要求教师在对教材的合理的挖掘中寻找其促进人性发展的因素,把死的教材变成活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兴开放式教学之风,要“打开”课本,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向社会的大课堂,容纳课内课外于一体,熔铸学校社会为一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了解社会、感悟人生,受到思想的教育,人生的启迪以及美的熏陶。
如我在教授《我的叔叔于勒》时,首先把课文的情节延伸到资本主义社会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现实中来,以增强学生对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感性认识。既而,又让学生回顾了初三政治课本上有关内容,许多学生很准确地背出(这是政治课本上的要点提示),从而使学生对资本主的本质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继而又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的对比中,启发学生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增强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这样,就在学科与学科之间,在课本与社会之间建立了一个“互联网”,使学生既认识了社会又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思想教育。
2、“激活”学生: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因而“激活”学生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在此环节中,我认为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比较重要。
据专家研究分析,一个人成功与否,智力因素只起20%的作用,80%靠情商。可见,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对工作质量的影响何其之大。
现代课堂教学不仅是有目的的共同活动,更是一种独特的社会人际交往方式。我们应该变传统教育的高压型为宽松型。“一二三,看谁坐得端,四五六,手背后”即将成为历史。很难相信一个正襟危坐、欲动不敢、欲言不能的人的思维能够活跃起来,更何况是这些好动的学生。我们固然不可能一下子抛开文化传统的积淀而奉行西方的开放式教学,学生可随意站立、走动,甚至可自由出入(更何况那也未必效果最佳),但我们的课堂气氛至少应该是在不摒弃严肃、庄重的同时多一些宽松与和谐。作为在课堂教学中起导作用的教师,是教学中良好氛围创设的关键,是引发“主体”学生情感的“催化剂”,是课堂气氛的“调色板”。
我在《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的开始,当提问学生甲“小说的三要素”时,他只回答上来其中的两个。“谁能帮他补充?”我问向全班。举手的竟寥寥无几,看来学生都有些紧张。待学生乙补充完之后,我便转向学生:“听清楚没有?”“听清楚了。”“记住了没有?”“记住了。”“你要多少钱?”我又转向了学生乙。全班同学先是一怔,继而哈哈大笑。这节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总之,在教学中应把教材、学生、教师这三个因素抓紧抓牢。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质量。
〖以点化面──谈阅读教学要抓好“切入点”·抓题目〗
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我曾首先让学生诵读一次,并要求学生:每人选用一个字作为本文的题目,要求这题目最能反映文章的主题思想。这大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同学们都跃跃欲试,有的选用了“变”,将菲利普夫妇随于勒身份的“变”而态度“变”的丑陋嘴脸,入木三分地揭露出来;有的选用了“钱”,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质深刻揭示。这环节的教学活动,就成了开启文章思想精髓大门的“钥匙”。在旺盛的求知欲的促使下,学生拿着这“钥匙”,直奔教学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掌握文章的内涵。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激发学生探究创造的兴趣〗
“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这是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在阅读教学中,我首先重视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课,讲到穷困潦倒的叔叔因为完全打碎了父母的美梦而被父母唾骂时,我给学生留了一个问题:续写“我们”一家从哲尔赛岛回来后的故事。这一问题一下子激发了学生思考的热情,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在短暂时间的思考后,学生各种出人意料的想法让人点头称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