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北京的春节》的美丽邂逅

教案设计

序曲

我与《北京的春节》的美丽邂逅

接到第六届两岸四地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上课通知,立即“锁定”了《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一则因为它很感人,读它的时候,我常常会潸然泪下;二则因为它好挖掘,品读过程中,一个个语言文字训练点便跳跃在脑海中。于是,我几乎将当前大陆课的所有流行元素(煽情、语言文字训练、展示个人才华)一一汇入其中,兴冲冲地录好课寄往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编辑室(以下简称“人教社小语室”)。正在我满怀期待的时候,课被否定了,人教社小语室老师认为:最大的问题是给学生的时间、空间太少了,学生所得太少了。他们建议我上《北京的春节》,这便是邂逅的开始。

初识─—有趣的味道

说“有趣”,因为它让我体会到中华民族的民俗民风,趣从中来。

手捧课文《北京的春节》静心品读。几遍下来,读出些味道。第一,一个个热闹、喜庆的春节场景让我浮想联翩:噢,这里与我小时候过春节是一样的;哟,那里跟咱们南方的习俗迥然不同。第二,老舍先生通俗、幽默的京味语言恰似一杯香茗,越品越有味:“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小型农业展览会”“彩排”……真是不胜枚举。一瞬间,我明白了人教社小语室老师们的用意:从人文性讲,春节是咱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谁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学起来一定有话可说,课堂气氛一定会相当热闹;从工具性讲,揣摩语言特点直至运用,正是高年级语文学习的重点。基于这些,我似乎看到了这节课的希望。

相处─—难忘的味道

说“难忘”,因为它让我一次次痛苦,一次次反思,一次次改变。

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想法去设计课堂、去牵引学生。正应了那句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头几次试教,总也跳不出大陆课、比赛课的老框框,总是担心:这里挖得不深,那里讲得不透;这里掀不起高潮,那里不会有创意。就这样,我像着了魔一样,满脑子都是《北京的春节》,可总不得其法。在痛苦与焦灼中,崔峦老师的一句话掷地有声:教学不是看老师的本事,而是看导学的智慧。对呀!我的问题就在于思想上总是把自己放在首先考虑的位置,而没想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于是,在一次次对比试教中,我逐渐清晰了对《北京的春节》的认识。下面就撷取磨课中的几个镜头,回味教学上的一次又一次转变。

○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

理想状态: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能够各抒己见,真正地学有所获。

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画下来。

(生默读勾画后,开始交流。)

师:我们按顺序来交流,先看写腊八的部分,哪里感兴趣?

(生答略)

师:好,我们再来看写“除夕”的部分,你又感受到什么?

(生答略)

师:接下来,我们走进“正月初一”,你怎么看这一部分?

(生答略)

师:元宵又有哪些好玩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生答略)

片段二

(出示课件)

小组研讨:

1.详细写了什么,说给大家听。

2.哪里写得好,读给大家听。

(师交代要求后,学生先思考了片刻,然后小组合作研讨,约四分钟。)

师:我们来个PK赛,听好竞赛规则,哪组找得快,我们就先来研究哪个部分的内容,其他组对他们研究的内容感兴趣,你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提问有价值可以加分,答得好也可以加分。明白吗?

生纷纷举手抢答,其间出现不少有价值的回合。

例1:

生1:我对“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有自己的看法。

师:你说说吧!

生1:为什么不能把农业展览会换成农贸市场呢?

师:问得太有价值了,给他加上两分,谁能回答,答得好同样是两分。

生2:老师,我能回答,虽然农业展览会和农贸市场都是很热闹的,但小型农业展览会里边的东西可能会更多一些!更能体现出腊八粥的原料很多。

师:独特的见解,加上两分!

例2:

生(读完第11自然段后):我觉得这一自然段描写得非常细致,并且连接描写的词用得非常好。

师:愿闻其详。

生:比如最开始说,有的一律是──,接着变为……有的清一色是──,最后又变成……有的都是──。如果都是用一个词的话非常单调,而这样的话,就显得多姿多彩,各式各样。

师:为你的伟大发现加上两分。

(其他学生手举得更高了,嘴里喊着:老师──—还有──—)

(教后反思:片段一中很想让学生去发现,大家来交流,但其实是老师一牵到底,突出表现是──我们按顺序来交流,当时心里想的是怕学生谈得不着边际,先用个框框把学生罩住,然后就可以按自己的思路走。学生没有自主,只能循规蹈矩,思维火花怎能迸发?片段二首先确立了一个研讨的主题,第一个要求是复述练习,也是对每部分内容的整体把握;第二个要求则是对语言的品味,然后用喜闻乐见的PK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从实际操作中,可以看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学生愿说、敢说,也能说,效果甚佳。)

○热闹场景的营造

理想状态:将学生带入过年的情境中,让年的味道弥漫在整个课堂,创设一个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的场景。

片段一

师:仔细看,除夕这段写得多热闹呀!你都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1:大家都忙着赶做年菜。(生读句。)

生2:爆竹声日夜不绝。(生读句。)

生3:大家都在一起吃团圆饭。(生读句。)

生4:大家都在守岁,要闹腾一宿。(生读句。)

师:真是热闹呀!让我们一起读读这热闹而又喜庆的除夕之夜。

片段二

师:哪里写得好?除夕组来谈谈。

生1: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这一句写出了除夕的味道,好像整座城市都笼罩在香味当中。

师:这是年的味道。

生2: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这句话写出了颜色,火红火红的,很喜庆。

师:这是年的色彩呀!

生3: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这里不仅有灯光的色彩,还有声音,我不禁想到一个词:震耳欲聋,真够热闹的。

师:结合自身体会谈到了年的声音,多热闹!

生4:在外面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吃团圆饭。这热闹中蕴涵着深深的情。

师:棒极了!这正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也是中国年的情味儿。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热闹而又喜庆的除夕之夜。(播放爆竹音像和喜庆乐曲)过年喽!“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听着这喜庆的爆竹声,听着这欢快的音乐声,你似乎看见了什么场景?

生1:我似乎看到了人们在开心地放着鞭炮。

生2:我似乎看到了人们在欢庆。

生3:我似乎看到了人们点着灯笼在游玩。

生4:我似乎看到了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品尝着各种美食。

师:是啊,这真是“色”“味”“声”“情”齐全的除夕之夜,让我们再来体会体会。

师引读:

这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生接读──

这还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生接读──

这更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生接读──

(教后反思:片段一虽然也想体现出除夕的热闹,并以读为手段,但学生只是感悟到文字表层的意思,没有深入,热闹的感受也只能停留在浅层次;而片段二有效地引入了三种手段:第一,音像造境,喜庆的爆竹声、欢快的音乐声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情境中;第二,古诗链接,王安石的《元日》在此时出现十分恰当,中华传统和文化都巧含其中;第三,展开想象,在这样的背景下,让学生充分想象场景,这样结合自身的移情体验拉近了与文本、与作者的距离,那份热闹与喜庆不仅看得见、摸得着,更能用心品悟。此时,教师适时引读,水到渠成。为达成这一目标,还根据孩子的特点,设计了谈自己过年时有哪些趣事;让学生采访在座的老师。从实际效果看,学生兴趣浓厚、气氛热烈。应该说,这些策略的实施真是做到同学们的心坎里去了。)

○老舍语言的品味

理想状态:在理解感悟中,能感受到老舍先生的语言通俗易懂,诙谐幽默,有浓浓的京味儿,并能用读较好地体现出来。

片段一

师:谈谈你对“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的理解。

生1:它写得很好,让我们明白腊八粥里的原料相当多。

生2:老舍先生是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腊八粥的原料都写出来了。

生3:我认为这样写挺有意思。

师:这挺有意思正是老舍先生语言的特点:诙谐幽默。我们一起读,读出这幽默诙谐。(生齐读,感觉很平淡。)

片段二

师:吃过腊八粥吗?谁来介绍腊八粥里有哪些东西?

生1:有粳米、糯米、薏米、黄豆、绿豆、红豆,还有核桃仁、花生……

师:了不得,知道这么多!当这么多米、豆、果仁放在你面前,你想到什么词?

生2:丰富多彩。

生3:应有尽有。

生4:垂涎三尺。

师:而老舍先生却用了一句什么话?

(生齐读: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师:我也想读读──(师示范读该句,读得很风趣。)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一部分说风趣,一部分说幽默。)

师:这正是老舍语言的特点,我们再读读。

(生齐读,果然读出了幽默风趣。)

(教后反思:如何品出那份风趣幽默?片段一在学生感悟后,很直白地揭示出老舍的语言风格,然后让学生读出来。当时自己心里还是很明白的,要让学生品出老舍先生语言的特点,但学生并未深刻感悟,所以强加的感受是很难读出效果的。而片段二采用了这么几个方法,达到人文浸润的效果。方法一:联系自身体验说出腊八粥的原料。方法二:由此想象自己会用什么语言,再与老舍先生的语言对比。方法三:师用范读使学生深刻体会老舍语言的特点。短短几分钟,学生迅速体会到老舍语言的幽默风趣,不用说教,不用硬塞,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熟识──成功的味道

说“成功”,因为它让我经历了一次难得的教学之旅,顿悟到教学原来可以这样去思考、这样去操作。

经过多次锤炼后,《北京的春节》日臻成熟,最后形成了这样的特色:“模块设计,大开大合,在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学读学写上都有收获。”

我带着《北京的春节》来到瑞雪纷飞的北京,在第六届两岸四地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上展示后,老师们发来了这样的感言:

教师A:整节课落实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

教师B:教师在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中,起到了组织、引领、示范作用。

教师C:课堂上,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出了老舍语言的味道,使课堂弥漫着过年的气氛。

教师D:这是一节不同于以往大陆课的创新课,没有了老师的“雄霸天下”,更多的是老师导学的智慧和学生的精彩绽放,值得借鉴。

其实,我得感谢《北京的春节》,它为我打开了一扇窗,窗外该是怎样的风景呢?我们对文本解读的点该落在何处?学生的位置该放在何处?老师的导学又该怎样进行?这一系列的问题让我深思。

《北京的春节》也许并不是我十七年教学历程中最满意的一节课,但它的成功在于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的语文教学为的是谁?有句话这样说──条条道路通罗马。那么,我们的课堂之路又该通向何方?《北京的春节》磨课经历告诉我: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宰。他们的轻松、愉快、自主、精彩,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才能构建一个真实而又精彩的课堂。

尾声

说老实话,开始与《北京的春节》的邂逅让我痛苦、挣扎,不得其法;但现在我很想在前面加上一个修饰语,那就是“美丽的邂逅”,我感激这次不期中的偶遇,它促使我改变了教学的思维方式。这次的蜕变,可能会让学生们更喜爱这样的我、这样的课堂。我真心期待教学之路上多几次这样的“美丽邂逅”。

查看更多
【我与《北京的春节》的美丽邂逅】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57874/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