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读过《孔乙己》这篇小说的人,无不为作品的艺术魅力所陶醉,确实,《孔乙己》是一篇美文。作者善于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其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精炼的语言,充分体现了作品不朽的审美价值。
一、人物的悲剧美
悲剧是戏剧主要类别之一,以表现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悲惨结局为特征。小说中的悲剧是通过人物的悲惨遭遇。唤起人们的崇敬、悲哀、同情和痛恨、憎恶、厌弃,让你含着泪水去读文章,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到故事情节里,随主人公去悲去喜。悲剧是一种美,它的美就在于能牵动你的心,能震撼你的心,把读者拉到文学作品中去,让你随着作品中的人物的悲而悲,随着作品中的人物的喜而喜,让读者由被动地等待下文变为主动地去思考,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孔乙己的一生是悲剧的一生。他苦读半生,一心追求功名,然而“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在“四书”“五经”中耗尽了年华,最后落得个断腿行乞的可悲下场。腐朽的科举制度没有给孔乙己带来任何荣耀,却养成了他好喝懒做的恶习。在长期的封建教育熏陶中,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经济地位等同于短衣帮,却又死摆读书人的架子。他始终不肯脱下那又脏又破的长衫,对人说话总是之乎者也,炫耀自己的学问。即使在别人的嘲笑声中,他还要卖弄自己,自命清高,孤芳自赏,以至于变得迂腐不堪,又酸又臭。孔乙己具有谋生的条件,但为了显示自己的身份,他不肯俯就,弄到将要讨饭了,为了生计,免不了偶尔做些偷窃的事,即便是落到被打断腿的惨境,他还要走到酒店去喝酒。封建科举制度无情地摧残了孔乙己的肉体和灵魂,但他麻木不仁,至死不悟。然而,他生存的价值,只是为人们增添些笑料,成了可有可无的多余人。读者从孔乙己身上,可以深切地了解到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孔乙己的遭遇令人同情,使人“哀其不幸”,但他的不觉悟,又不能不使人“怒其不争”。孔乙己这样一个人物典型的审美价值,带给了人们一种深沉的悲剧美。
二、结构的整齐美
《孔乙己》一文结构独具匠心,整齐严谨,体现了作者缜密的运思。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㈠材料安排纵横交错。《孔乙己》一文的结构包含有横式结构和纵式结构。纵式结构常表现为以时间的推移和事物发展的顺序来安排层次,横式结构则表现为以空间的转换或材料的归类为线素来安排文章的结构。作者用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来表现孔乙己的不幸遭遇,这是运用纵式结构;而在情节的发展中选取了孔乙己在酒店的四个生活片段,这是运用了横式结构。文章的结构安排是纵横交错,却又严谨紧凑,体现了结构的整齐美。㈡课文内容的前后照应。为突出表现文章的主题,作者步步为营,环环紧扣,注意了前后照应。如关于孔乙己的“偷”,先是酒客嘲笑孔乙己偷东西。第5节插叙部分便交代孔乙己“免不了偶尔做些偷窃的事”的原因,第10节掌柜和酒客谈论孔乙己因偷东西被打折了腿,最后孔乙己以手代脚出场,证实了这件事。作者在材料的安排上无丝毫疏漏之处。再如,文章开头交代孔乙己品行比别人好,从不拖欠,“虽然间或没有现钱,暂时记在粉板上,但不出一月,定然还清,从粉板上拭去了孔乙己的名字”,结尾掌柜“取下粉板,忽然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到了年关又提到这件事,到第二年的端午又提到这件事,此后便一直未提。这里前后照应,暗示着孔乙己已经不在人世了。还有文中的“笑”,孔乙己在笑声中出现,又在笑声中消失,“笑”贯穿了全文,使前后照应,连成了一个整体,体现了文章结构的整齐美。
三、精炼的语言美
《孔乙己》一文以精炼的语言见长,作者字斟句酌,无一处闲语,无一笔闲字,细细品味,显得十分精美。如开头叙述主顾的喝酒方式,“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一个“踱”字,写出了阔绰的穿长衫主顾养尊处优,悠闲自得的神态,惟妙惟肖。又如写孔乙己付钱的方式:“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表示他对酒店分文不欠,自己是规矩人,对短衣帮的耻笑也显得若无其事。这就写出此时此地孔乙己内心的几分炫耀,也显示出他的诚实迂腐的性格,如用一个“拿”字,便意境全无。再如写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时的动作:“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下腰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一个“罩”字,写出了孔乙己生怕孩子还要吃他的豆时的慌张,反映他善良、诚恳以及迂腐的性格,读来令人击节赞叹。作者语言精炼,字字珠玑,读者仔细揣摩后,自会有一种赏心悦目的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