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归田园居(种豆南山下)》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什么?
答:“愿”指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愿。
2、《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两句既是写景,同时又富有深刻的哲理。我们在做学问或从事科学研究的时候,有时不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吗?但只要我们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换个角度,或换一种方法去思考,有时就会茅塞顿开、豁然开朗,这不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吗?
3、《归园田居》(其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答: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亲自参加种豆锄草劳动,早出晚归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劳动后充实愉快的心情和归隐后的自豪之情。
这首诗语言平淡自然。如“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朴素如随口而出,不见丝毫修饰。这自然平淡的诗句融入全诗醇美的意境之中,则使口语上升为诗句,使口语的平淡和诗意的醇美和谐地统一起来。
这首诗在平淡之中又富于情趣。“带月荷锄归”,劳动归来的诗人虽然独自一人,却有一轮明月陪伴。月下的诗人,肩扛一副锄头,穿行在齐腰深的草丛里,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月夜归耕图啊!其中洋溢着诗人心情的愉快和归隐后的恬淡闲适。
“种豆南山下”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幽美之句,前句实,后句虚。全诗在平淡与幽美、实景和虚景的相互补映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
4、《归园田居》(其三)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是什么?
答:“愿”是指作者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志愿。
解析:这首诗是陶渊明辞官归隐后作的。它是一首反映劳动生活的田园诗,从对田园风光和农事劳动的描写中,深切体会到作者洋溢于字里行间的那种热爱劳动、热爱田园生活的恬淡闲适的思想感情。作者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与丑恶,厌倦了官场生活。
5、《使至塞上》一诗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答: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写景上,而写景之中也融入了浓情。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看出苍凉之意,而“征蓬”更给人枯寂之感。“征蓬”与“归雁”一出一入,给人一种萧条落寞的感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写出了边塞壮美景色,也写出了作者置身塞外的深切感受。写景意境的雄浑,把作者壮阔的心情及粗犷的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6、《使至塞上》一诗风格是怎样的?
答:这首诗是一首边塞诗。笔力遒劲、粗犷,意境雄浑、壮阔。
7、《使至塞上》一诗是怎样把孤寂的心情与景物结合在一起的?
答: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长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当中。
8、“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句有什么意义?
答: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征蓬,远飞的蓬草。“蓬”是一种多年草本植物,秋枯后风卷而飞,故又叫“飞蓬”。胡天,这里指西北地区。与京都长安相比,这里又是另一番天地,“征蓬”与“归雁”一出一入,给人一种苍凉之感,飒爽之意。这一句反映孤身出塞,以边塞景色与征蓬、归雁相映带。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
9、“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一句什么意思?
答:尾两句“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是说到了萧关边塞,却没有遇到都护,候骑告诉诗人,都护在燕然前线。萧关,又名陇山关,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候骑,骑马的侦察兵。都护,当时边塞重镇都护府的长官。燕然,山名,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东汉车骑将军窦宪曾大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这里以“燕然”作为结句虚写我军胜利的情况,既符合奉使出塞的题意,又念有路程尚远的不尽之意,使全篇雄浑一致,不落凡近无力之病。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发异峰突起,于平常中出新奇。作者以新鲜的感受,写出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美景色。大漠,广阔无际的沙漠。长河,黄河。孤烟,燧烟。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载,燧烟是古时边塞报平安的信号,燧烟燃狼粪,取其烟直而聚。直,状孤烟之高,隐状孤烟之浓黑;圆,状落日之低,隐状落日之残红。可见,“直”字、“圆”字,既是即目,又传烟、日之神,置于广阔空间,自有立体感受,同时极状大漠、长河地区的平旷。清人赵殿成注释说:“或谓边外多回风,其风迅急,袅烟沙而直上。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这两句中的“直”字和“圆”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当时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曹雪芹借香菱之口说:“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有理有情”算是道出了此二句的妙处。难怪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与李贺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相比,王诗写大漠晚景,李诗写大漠夜景,共为描绘边塞风景的妙句。
11、《渡荆门送别》一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答:这首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像瑰丽。“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逼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诗形象壮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12、《渡荆门送别》一诗是怎样做到情景交融的?
答:诗中首先交待了出游之地。“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这时候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着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侧影,好像天上飞来的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奇景。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从“五岁诵六甲”起,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一向在四川戴天山上生活、读书,游览峨眉,隐居青城,对蜀中的山山水水怀有深挚的感情,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初次离别,他怎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呢?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意,万里送行舟从对面写来,越发显出自己思乡深情。诗以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13、《游山西村》一诗中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表面写山村的幽静,实际上富有人生哲理。我们如何理解这两句诗?
答:“山重水复疑无路”一句,极度渲染了山水之多及山水的阻隔作用,使人陷入一个近乎绝境的困惑之中,而后,接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一句,猛然把人从困境中解救出来。这给人以极大的惊喜。人的心情也由憋闷怀疑而豁然开朗。这是写景,同时,又富有深刻的哲理:我们在做学问或从事科学研究的时候,有时不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吗?但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同时换一种思考方法或角度,就会得到转机,重获希望,这不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