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与语文课程同步发展”是本次语文新课程改革提出的重要理念,也是语文教师面对新课程的重大挑战,获得专业成长的重要策略。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均有了新发展,对语文教师的专业角色定位也提出了新要求,有了新期待。
一、语文新课程的理念创新
1.语文课程性质观的创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标准》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的概括,是语文教育学界经过长期探索所达成一种共识,是对“语文”的一种理性定位。《标准》研制者对此提出了进一步解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了“互补与交融”的思想,“有利于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注意在两种倾向之间始终保持一种张力,努力将两个方面的目标融合在一起。”[1]
基于对课程性质的理性定位《标准》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新理念。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根据时代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例如,强调学会略读和浏览,要求学生具有搜集和处理信息(包括网上学习)的能力;突出口语交际能力,特别提出了口头交流和沟通的要求;提出阅读、书写和写作的速度要求,并有量化指标,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标准》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体现了语文课程新的导向,这就是:“在着力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的同时,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2]
2.语文课程目标观的创新
语文课程目标理念的演变,经历了“突出语文知识”,到“语文知识与能力并重”,再到“语文素养”的轨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确立为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基本理念,第一次系统地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目标,并使之具体、综合地体现在课程总目标以及必修与选修课程目标的结构之中,构建起多维、立体的语文课程目标体系。《标准》还对课程设置目标提出了具体意见。例如,高中语文必修课课程目标,内在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语文课程价值取向,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兴趣,鼓励自主学习,确立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选修课课程目标特别注意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这表现在每一个系列中。比如,小说和戏剧系列目标规定“丰富、深化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新闻与传记系列目标提倡“阅读古今中外的人物传记、回忆录等作品……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等。这些选修课程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丰富生活和人生的体验,体现出高中语文课程力求富于实践性、开放性、多元化的变革目标。为了顺应从“知识本位到学生发展本位这种课程范式的深刻转换”[3],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还提出了注重学生语文能力培养的新理念,包括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这本身就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素养”的具体化。总之,高中语文新课程目标全方位、多层次地体现了语文课程改革向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语文课程与教学中全面发展学生个体素质的改革走向。
3.语文课程内容观的创新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内容存在“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课程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甚至异化到了以学生为敌的极端。这是以知识和义理为中心的指令型语文课程必然导致的后果。有鉴于此,语文新课程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更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把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以及学生的生活及其个人知识、直接经验作为课程内容。《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调节自我、更新发展。”换言之,课程内容要“新”,课程内容要“活”,要“重实际”。课标在教材编写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首先,语文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给地方、学校和教师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实际需要。其次,教材内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增设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语文教材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体现层次性和选择性,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既有必教、必学的内容,也有选教、选学的内容;既有精讲内容,也有泛读内容。
4.语文课程资源观的创新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这已是语文教学界的共识。《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首次增设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这一章节,引导师生走出“课堂为中心”、“教科书为中心”的误区,引进课外学习资源,使“大语文”的课程外延深入人心,新课程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这种课程资源意识的觉醒,为我们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自然奠定了基础,为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开放视野和实践能力建立了教育平台。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上,《标准》特别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是新课程对语文教师素养的要求,语文课程资源的进一步开发、选择和利用,有赖于广大语文教师课程意识的觉醒和知识、能力的提高。
5.语文课程评价观的创新
建立新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是整个课程标准重最富有建设性进展的方面之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了评价的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大领域);评价的多种方式: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价、定量和定性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及家长参与评价等等。
就评价维度而言,语文新课程突出整体性和综合性,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全面考察。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要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实行学生成绩和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况,准确地判断学生的学业水平与发展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片面强调以甄别和选拔为导向的终极性、功利性评价;就评价重心而言,单一性的终结性评价走向了过程性评价;就评价主体而言,语文新课程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要求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指导学生积极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同时鼓励同伴、家长参与到评价之中,担当起学生学习评价者的重要角色,成为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力量,从而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各方面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就评价方法而言,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二、语文新课程对教师角色的期待
“教师的角色转换问题是整个当代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4],语文教师必须要走出封闭垄断的指令性课程,在新课程中从观念、能力等各个方面做出战略性调适,实现其角色创新,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者、新课程的开发者和新课堂的重建者、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学生课程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激励者、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反思性研究者。
1.“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者
“语文素养”是语文新课标中的一个核心概念。《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明确指出:“基本的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它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5],作为素质教育时代的产物,“语文素养”囊括了语文知识、语文情趣、语文技能、语文智慧和人文精神、审美情趣,是一个多维的、立体化的课程目标。“语文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目标理念,需要广大语文教师认真地研究它的概念内涵、基本属性以及养成过程和评价标准。
2.新课程的开发者和新课堂的重建者
《纲要》明确要求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要求教师从教无定法的基本规则出发对课程进行调适和设计。就课程内容而言,教师有责任对教科书进行相应的“剪裁”、取舍、增减,尤其要珍视“童心世界”的课程资源价值,依据学生的兴趣、个性来选择、拓宽课程的内涵和外延。教师要突破课程的封闭性,主动创设以教材为载体,以教室为物理空间的教学小环境与生活世界的广泛联系,从而使有字之书与鲜活的现实世界同化为充满生机的教学共同体。语文教师通过灵活的、个性化的教学设计,创造性地进行语文教学,建设性地实施新课程。由此,教师不再是知识被动的传授者、教材的机械执行者,而是一个主动的课程开发者和新课堂的重建者。
语文教师的课程开发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二是开发新的校本课程。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就是语文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境的需要,对教材进行妥善处理,使之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教师要用自己的观点、思想、独特理解、审美情趣和教学个性去阐发、去领悟语文教材的独特言语魅力和思想情感,使母语课程独特的资源优势得以尽可能地发挥。如:山东版新编高中语文教材选入了余光中的散文《听听那冷雨》,我们在处理教材时除“去考虑单元教学要求,还可考虑作品主旨的类属特征:怀乡。它可以涉及、包容古今诗、词,曲、赋、文等许多名篇。阅读这篇课文的同时可指导学生对怀乡类作品的把握和理解,甚至可扩展到凭吊、贬遣、思念、咏叹等类作品。由一篇课文引领学生把握一类作品,便实现了对教材资源较好的开发利用”。[7]
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在借鉴一般课程资源的开发经验上,着眼于学生的兴趣、特长,有利于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突出语文特色。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合作意识和能力,实现创新精神的解放。袁卫星将一篇法定教材之外的文章《善待生命》拿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试图拯救一个学生的生命[8];李镇西上一堂公开课《冬天》,也不是出自哪一套公开发行的教材,而是顺手取来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与学生一同开启了一个“生命之旅”[9]。语文教师不再限定于教材里“戴着镣铐跳舞”,教师开发的是一种生命载体的课程资源,建构真正属于语文的生命课程。
3.教育学意义上的对话者
传统课程中,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监控者,是课程知识体系的灌输者,新课程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以对话、交流、合作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10],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意义进行对话、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在语文新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李建平,2001),在对话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接受双方所建构的‘文本’,实现着文化的传承,在协商过程中,师生之间不断产生着新的‘文本’,影响着对方,进行着文化创新”[11],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教师要实现这个角色转变,首先要创设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真诚的;其次,教师要倾听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话”,达成师生之间心灵的交流,并使学生学会自尊、学会倾听、学会合作。对话展示了师生之间精神追求的可能性。
4.学生课程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激励者
《纲要》指出,在课程实施上,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这意味着,教师传统单一的课程成绩的裁判者角色要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终身发展的激励者转变。一位曾教了30年物理课的澳大利亚中学教师说:“在我教学生涯的第一个10年,我认为自己是在教物理。在第二个10年,我认识到,自己不是在教物理,而是在教探索(explorer),教学生如何进行物理方面的探索。在第三个10年,我认识到我不是在‘教’学生‘如何探索’,而是在对自己进行探索的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是在‘提供支持’。”[12]这位教师的一番话很形象地概括了教师是学生课程学习和终身发展的激励者的含义。未来社会是终身学习的社会,学习已成为最重要的人生权利。一个人若要不被社会淘汰,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积极的人生目标,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适、自我学习。(罗红斌,2001)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用鼓励、鞭策等教学策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确立其终身发展的学习意识,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需教”,教师今天的“教”是为了学生明天的“学”,学生今天的“学会”是为了明天的“会学”,这是21世纪教学发展的里程碑。语文教学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使学生发展成具有“存在的完整性”与“生成的完整性”的一个“整体的人”。
5.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反思性研究者
传统教学中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忠实地向学生传授课本知识的“教书匠”式的教师已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自身的需要,新课程要求教师走出封闭单一的教学体系,转换以纲为本、以本为本,眼睛只盯着知识点、标准答案的教书匠角色,成为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反思性研究者。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美国学者舍恩(D·Shon)认为反思性实践既要“反思”又要“行动”,思考和研究不是理论独有的领地,实践也不是仅仅去“做”,也要进行思考,理论和实践都需要研究。在此理论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作为反思性实践者,因为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不仅仅只是满足于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追求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仅想了解教学效果,而是要更喜欢追问“怎么样”“为什么”,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要求自己“学会教学”为发展目标。[13]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语文教师要以敏锐的教育问题意识来促进自己积极反思,通过反思去进一步理解新课程,从而更好地解决教学问题,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N].武汉:湖北教育出版,2002.64.
[2]温泽远.解读课程标准——访巢宗祺、顾振彪、郑桂华[J]语文学习,2002.1.
[3]潘涌.语文新课程与教学的解放[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8.53.
[4]石中英.当代知识的状况与教师角色的转换[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8.6.
[5]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Z].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39.
[7]曹明海,李洪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312.
[8]袁卫星.一堂课能不能挽救一位学生的生命?[J].教师博览,2004.8.
[9]李镇西.我教《冬天》[J].教师之友,2003.6.
[10]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6.
[11]王本陆.教学转型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笔谈)[J].教育研究,2002.5.
[12]钟启泉.新课程师资培训精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58.
[13]刘捷.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