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引起了社会诸多方面的变革,在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同样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的指引下在教学内容、手段、方法、模式甚至教学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要贯彻上述教育思想,仅仅靠传统教学中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几十平方米的教室空间,可怜的几十分钟,是难以完成使命的。教育信息技术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的特点,可以集其广博、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的多样性与其独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人与人,人与电脑互动的灵活性,加之可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等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将最能为小学语文教学展现广阔和美好的前景。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利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更是为社会培养创造人才的需要,是目前深化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可促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结构和学生学习方式等的改革,实现双主教学。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那么怎样将信息技术渗透到语文阅读教学中呢?下面我将谈谈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和大家共勉。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长期以来,小学的各科教学无不把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为首要任务来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例外,但一直只是停留在“空洞说教”这一层次,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教具不多,色彩单调,画面缺乏活力,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教学受不到好的效果。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在色彩、动画及表现手段上比其它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生动,立体感强,特别是声音、图象给人以极大的震撼,是其他教学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本提供的至多只是一幅彩色的画面,产生的视觉效果差,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在信息技术参与下的阅读教学则不然,它可以利用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产生生动有趣的画面,再配上音乐,视听感觉新,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良好的视听效果。例如执教小语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使用信息技术设计课件,在学生面前播放周总理逝世,人们在长安街上目送总理灵车的悲痛场面的片段,有感情的朗诵,图文并茂,这样能给学生带来一种心灵的震撼,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这样所产生的教学效果生动,让学生在兴趣中全身心投入学习,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果。
二、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
在信息多元化的社会之中我们对于任何事物的了解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文所要求的层面之上。要充分利用好信息,使它们向深度和广度上去扩展。在学习任何一篇课文前可以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到网上查找与课文相关的资料,不仅可以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加深了解还可以对同类的情感在深度上有更多地认识,扩展语文课本资源。如唐代诗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一首诗《江雪》,只用了二十个字,就把我们带到一个幽静寒冷的境地。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借助注释读懂诗句的意思没有什么大的困难,但要入意境、悟诗情、体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清高而孤傲的情感和郁闷的心情,仅凭课文提供的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必须了解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鉴赏诗句,与诗人对话,才能读出凛冽的寒气及渔翁的形象所折射的意境。所以课前可要求学生上网搜集诗人的生平资料和作品的创作背景,进行交流。这样,学生领悟诗情就深刻多了。又如在学习《一双手》这课时,学生在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有关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人的故事。学生对此兴致很高,在语文课上针对自己查找的内容进行了讨论,交流。终于学生明白了不畏艰辛,无私奉献的真实内涵。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对于教材的处理要源于教材还要高于教材。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查找需要的信息资源。师生共同达到高于教材的目标。这样一节下来,我们收获的就不仅仅是课文中所列举的一个事例,而是具有这样事例的一类事物。
三、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
由于有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综合应用,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性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得到加强,在参与阅读教学活动中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发展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
1、培养学生的品读能力
在读中学习规范的语言,积累语言材料,悟出表达方法,掌握表达技巧是阅读教学的精华所在,但是如果能加上信息技术的直观演示,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例如课文《桂林山水》中写水和山的部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画面,使学生充分领略出水“静”、“绿”的特点和山“奇”、“秀”、“险’的特点,,受到语言美的熏陶。
2、培养学生理解内容,突破难点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就像是一个圆的中心,一切教学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只有认真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取最能体现该目标的教学媒体,实现媒体与目标的统一性、协调性、突出性,才能达到解决重、难点的目的。而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重要部分,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必须通晓字词,理解句段。这一教学任务的完成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借助信息技术提供的具体形象的视听材料,可以提高读的效果,将抽象的语句和具体事物相联系,使学生耳闻其音,目观其形,心领其义。如在《春潮》这篇课文中。抓住重点词语“冲开、山崩地裂、禁锢、撞击、击溃……”结合媒体资源体会春潮油弱到强,逐渐宏大的气势,由此加深对课文及词语的理解。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由于对需要阅读的文字理解比较深刻,在信息技术的参与下,丰富了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时地迸出创新的火花。使用信息技术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借助这一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引起教学内容、方法、模式的更新,也形成师生角色的新转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善于通过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实现教懂、教难、教活教精,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从而使教学进入最佳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