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迫切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语文教育自觉承担的神圣职责,也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生命;语文教学;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一、生命教育应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
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现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具有健全人格公民的迫切需要。生命教育以学生的生命活力为基础,以承认不同秉赋、性格和能力的差异为前提,以倡导人的生命和自身、自然、社会、他人整体和谐为目标,通过良好的教育方式,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开发人的生命潜能,构建人的生活方式,激发人的生命活力,提升人生命质量的活动。[1]生命教育就是在学生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教学,唤醒学生生命之意识,引导学生欣赏生命之美好、领悟生命之艰辛、探求生命之意义、建构生命之信仰、实现生命之和谐,全面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
21世纪教育改革越来越多地呼唤关注生命。关注生命将是人类在教育观念上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生命教育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认同。国外很多国家和港台地区,早已在基础教育阶段系统开设了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我国国内,长期以来教育一直被当作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以关注人的生命成长、发展和人的生命质量的提升为核心的生命教育,还比较滞后。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尽管部分课程虽有生命教育内容的零星映射,但系统课程的开设却是凤毛麟角。因此,在其它课程中渗透生命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学习过程,是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是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丰富人文精神、完善个性生命的过程,也是个体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整体和谐发展的过程。以往的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缺少人文关怀,远离生活实际,忽视学生个体的价值和情感体验,忽略了对学生的生命关怀;在教学内容上,我们往往片面强调以语言文字和语言文学的掌握为核心的“语文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从语文学习中还应获得的“文化修养”,淡化了以生命的全面提升为核心的“语文素养”的提高。人文素养是语文素养应该具有的内涵。我们倡导的人文素养无疑包含了对生命的敬畏、对人生价值的守护、对生活的丰富体悟,生命教育使“语文素养”的落实更加具体,不失为一个值得尝试的突破口。[2]鉴于语文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和精神生活的紧密联系,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应成为语文教育自觉承担的神圣职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将“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开放”已成为新世纪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必然需求,也是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的重要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有助于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体的价值与情感体验;有助于学生感悟生命与生活,建构自我完善的精神世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助于师生生命情感共振,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
二、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以生命为主题的教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和开发现有教材,引导学生在欣赏经典作品、体味先哲圣贤生命情感、走进他们生命世界的同时,引领学生多层次地认识生命之本质、探求生命之意义、建构生命之信仰、实现生命之和谐,最终实现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
(一)“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唤醒
生命之意识生命意识的培养,是生命教育的起点。生命意识是个体在生命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生命的认识和观点。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和体验,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正确、完整的生命意识。
首先,让学生感知生命的存在。现实生命界,无论是人,还是物,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个体。通过杏林子《生命 生命》表现的,在险境里垂死挣扎的小飞蛾、墙角砖缝中生长的香瓜子小苗、听诊器里传出的心脏跳动声,让学生体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下的生命的涌动;通过解读林希《石缝间的生命》里丛生于石缝中的野草、山花和扎根于岩石间的苍松、翠柏,以及海明威《老人与海》中那颗在恶浪中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斗争着的灵魂,让学生体验生命的顽强、尊严和伟大。
其次,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的意识。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生命只有一次,人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生命不仅易逝,而且脆弱,时常会遭遇病痛的侵袭和意外的伤害。正如法国哲学家帕斯卡所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 其本质十分脆弱。因此,我们要透过语文教育学生珍爱生命、保护生命,要努力在有限的生命里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再次,引导学生形成尊重生命个性的意识。正如“诗仙”李白的飘逸之气与杜甫的沉郁之质不同一样,世界上的万物千差万别,每一生命个体都独一无二。佛教有云,万物皆平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认识到个性差异的基础上,学会欣赏这种差异,能够以平等之心,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尊重他人的生命,以大自然博大的胸怀在接纳自己的同时,接纳他人、悦纳万物。
(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欣赏生命之美好
唤醒学生生命意识之后,教师要引导他们发现生命存在之趣,带领他们感受、欣赏生命的美好。伴随学习的深入和审美经验的积累,培养学生造就一双发现生命之美的眼睛,塑造一颗感受生命之美的心灵,建立一种感受生命之美的心理机制。从而,带领他们去发现生命之真,感受人性之善,欣赏人生之美。
通过对描绘自然诗文的学习,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情境之中,欣赏泰山“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雄伟、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之奇异、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之秀丽,感受自然之美;通过《神奇的极光》,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探索无穷的未知世界,体味科学之美;通过《诗经·卫风·硕人》中对庄姜“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描写,欣赏人形体姿态之美;通过史铁生《我与地坛》中对母亲的描写、朱自清《背影》中对父亲背影的刻画,让学生发现一个个普通父母身上的善良、真诚、伟大,感受人间之爱,体味人间之情,感悟人性内在之美;通过《核舟记》中的微雕艺术,让学生领略人们的创造力、智慧,感受劳动成果之美;通过《兰亭集序》,透过王羲之书法,让学生走进艺术殿堂,欣赏艺术之美等等。通过语文学习,我们要让学生懂得:世界之美、生活之美是生命赋予的;生命中充满了美好,每个人都要学会欣赏,懂得珍爱。
(三)“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领悟生命之艰辛
人的生命虽然宝贵、美好,但并非一路坦途,其中存在着很多个体无法摆脱的困境。教师要通过对作者生命历程的介绍、生命感悟的解读和人物命运的关照,引导学生领悟生命之艰辛,正确认识和面对生命中的各种困境。首先是面对挫折和苦难。挫折和苦难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个体离开母体来到世上,踏上漫漫人生征途,他将不得不面对人生的一切,直面各种挫折与苦难。我们要教育学生品读杜甫“朝扣富儿门,夕随肥马尘”十年长安困守的失落,体验文天祥“惶恐滩头”的“惶恐”,悲叹“零丁洋”里的“零丁”,体味李清照的“凄凄惨惨戚戚”,承担改变现状、摆脱苦难的责任,像屈原一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其次是面对死亡。曹操诗云:“神鬼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从生到死,是每个人都无法逾越的历程。透过死亡,引导学生正确把握生与死的关系,科学对待人的生老病死。再次是面对人生无常。人生在世,尽管有许多能动作用,但我们也不能回避人生的偶然和意外、人的渺小与无助。通过语文教学,我们要让学生能品解苏轼“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之恨,体味陆游“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之愤,感悟李白“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之叹。
领悟生命艰辛之后,更重要的是要引领学生“从忧患境遇的搅扰中体验到生命的尊严和伟大及其人之为人的意义和价值,并进而以自身的生命力量去突破困境、超越忧患,以达到真善美统一境界的心态”[3](p72),指导学生在短暂无常的人生中探寻生命的意义,追寻有价值的人生。
(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探求生命之意义
追问生命意义的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和精神陶冶,也是一种唤醒心灵和充实心灵的教育。生命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明确“活着”,还要引导他们明白“为何活”,引领他们探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活出人生的滋味和精彩,从生物学层面上小写的“人”转变为文化学意义上独立自由的有尊严和价值的大写的“人”。
生命的“意义是人的生命充盈、发挥和表现自身的满足感、自由感,是生命向死亡痛苦,向一切摧毁伤害自己的力量抗争的不屈服感、悲壮感,总之,是生命的本质力量在克服一切障碍、创造属人世界中的自我肯定、自我确证。”[4](p377)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不仅表现在个体以自身力量克服困难、超越忧患、与命运抗争中的自我体认,更体现在此过程中对他人给予的爱、为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做出的贡献。“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人的生命价值,存在不同的层次。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之忧国忧民之心,明白《为人民服务》中“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的”之义。通过学习,还要让学生明白:一个人只有像范仲淹那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自己的命运连同他人、社会、人类命运联系起来,才会真正找到生命价值之本。我们要引导学生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之志,自觉主动地关心国家命运和人民疾苦,在努力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改善人类命运的过程中体验生命的丰满与心灵的充实。
(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建构生命之信仰
明确了“活着”、“为何活”,还要让学生知道“怎样活”,学会以科学的心胸面对现实人生。人生在世,存在着不同层次的信仰和追求。个体除了物欲的满足,还有精神和心灵的追求,还有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和对心灵归宿的探求。哲学家冯友兰将人生的境界划分为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美学家宗白华将人生分为六种境界:功利境界、伦理境界、政治境界、学术境界、艺术境界和宗教境界。他们“都把超越生理的、物质的、功利的和政治的境界而向道德的、艺术的、宗教的境界攀升,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作为人之为人的精神标识”[5]。可见,语文教育作为一种人生的教育,应该帮助学生建构生命之信仰。通过《逍遥游》,引导学生领悟庄子“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无所待而“游于无穷”、摆脱世俗功利诱惑的通达,品读庄子心灵解脱后的“逍遥”。透过《归去来兮辞》,让学生体验陶渊明顺应自然、忘怀得失、遗世独立的洒脱,体味陶渊明淡泊明志、乐天知命超生死的“自然”。
通过《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让学生理解苏轼从无限时空看待人生苦难和世间是非、以一颗禅宗的“平常心”对待人生变故和不幸、顺乎自然的旷达,体味苏轼洞悉“庐山真面目”后的“超然”。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明白:个体只有摆脱世俗功利的束缚,超越现实功名、金钱、物欲的诱惑,才能解放自己的心灵;只有树立正确的生命信仰,忘怀得失,才能体味人生的博大与深沉,达到真善美统一的人生境界,才能真正珍爱生命、欣赏生命,坦然面对人生的苦难,实现与自我、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
(六)“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实现生命之和谐
生命教育的核心要义是对人及其生命的人文关怀,其本质在于引导学生创造和实现一种广泛的和谐。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和谐强调的是作为主体的人与客观对象世界保持相互平衡和适度的关系,即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四大基本关系中,强调二者之间的相互适应和包容。要实现生命的和谐,就要做到“四个和谐”:“面对自身,要了解自我,做到与自身和谐;面对自然,要认识自然,做到与自然和谐;面对社会,要融入社会,做到与社会和谐;面对他人,要协调沟通,做到与人和谐共处。”[6]
语文教师要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努力实现生命教育的核心要义,让学生体验生命和谐之貌,引导他们实现生命的真和谐。在品读《赤壁赋》时,通过月夜泛舟、良辰美景、饮酒赋诗、羽化登仙等场景的描绘,让学生体验作者与自然和谐所得之乐;通过对因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而生的愀然之悲和因景而生的人生如寄、伤今怀古之情的消解,让学生学习作者在水未尝往、月莫消长的“超然”心理机制之下对命运的感知、心理的调适和乐观自信的积极心态,体验作者与自我、社会和谐所获的人生之妙;通过客喜而笑、洗盏更酌、欢尽而眠的描写,体验与友人心灵相知后的和谐之喜。在欣赏陶渊明的《饮酒》(之五)时,通过诗歌解读,引导学生体验作者摆脱世俗功名、消解自我后,与“车马喧”的“人境”(社会)、与“采菊”的自我、与“南山”(自然)完美融合“欲辨已忘言”的和谐之“真意”。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明确:个体只有实现了和谐,才能以积极的心态对待自我、关爱他人、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像善待自己一样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余论:构建生命化的语文教育体式
生命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育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活动。“生命”,不仅是教学的内容,也是教育的形式。只有把“教生命”与“有生命力地教”有机结合起来,构建生命化的语文教育体式,才能实现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的融合,实现师生生命质量的全面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开放理念,树立关注生命的课程理念;如何开放教材,甄选回归生活的课程内容;如何开放过程,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如何开放教学,让学生有快乐的生命体验;如何开放评价,构建生命色彩的评价体系,等等。这一些系列的大胆尝试,都是摆在人们面前亟待探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6]王北生.论教育的生命意识及生命教育的四重构建[J].教育研究2004 05.
[2]肖 川,徐涛.论语文教育中的生命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 06.
[3]转引自邵汉明主编.中国文化精神[M].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
[4]转引自张曙光.生存哲学——走向本真的存在[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5]杨 雄.生命教育与青少年发展[J].当代青年研究,200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