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作者李大钊,写于上世纪二十年代。这是一篇用散文形式作的“黄河颂”、民族精神颂。作者针对当时社会的政治和思想背景,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预见到中华民族正逢新转机,号召国民去开创历史新纪元。文章立意高远内涵深刻,但同时又使人感到亲切朴实生动形象,说理深入浅出,颇有说服力。这得益于文中一系列比喻的巧妙运用。现不揣浅陋,对该文的比喻说理艺术特点作些梳理点评,求证于大方。
一、同一道理用不同事物作比喻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清醒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民族生命的进程,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它有起有伏,有坦途也有险路,有顺境也有逆境。但在当时,并不是所有人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这一轨迹和规律,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过后,部分一度觉醒的知识分子重新陷入迷惘之中。为了使这一时期的读者──处于艰难国运中的国民,尤其是迷惘的知识分子为了更好地认识到历史的真实面貌和本质特点,李大钊在文章中用两种人们常见的事物作比喻进行说理:
1、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河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有时流到很逼狭的境界,两岸丛山叠岭,绝壁断崖,江河泻于其间,回环曲折,极其险峻。
2、旅途上的征人所经过的地方,有时是坦荡平原,有时是崎岖险路。
上述的两个喻体,一动一静,互为印证。同时也顾及到了受众的不同生活背景,可见态度极其诚恳。透过字里行间,我们可以能触摸到李大钊一颗赤诚之心。作者其实就是在向世人传递这样一个意思:革命有高潮有低潮,这是十分正常的;遇到挫折不能悲观失望和悲天悯人;要认识到命运是有转机的,要相信前途是光明的,从而建立起继续革命的勇气和信心。
二、以同一种事物比喻出两种意义来
在《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一文中,作者先后两次用“长江大河”作喻(按:前一次出现的“长江大河”为泛指,后一次为长江大河的代表――扬子江、黄河),但却赋予其不同的比喻意义。第一次拿长江大河的有时宽阔有时逼狭(详见前文所引)这一流经特点来比喻民族生命进程的复杂性生动性;在行文的末尾,作者第二次以长江大河为喻,其意义耐人寻味:作者以“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地向前流过去”这一自然特点比喻出我们的民族坚韧不拔、勇往直前、蔑视困难、无往不胜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同样的事物,由于观察者作多角度审视,因行文时多样性表达需要,被赋予不同的比喻意义,给人的感觉绝不牵强附会,倒很贴切传神,从这里可以见出李大钊同志具有高超的语言驾驭艺术。
三、用一个比喻句寄寓两层意思
文章第三段 “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一句就是设喻。联系下文,我们可以挖掘整理出两层意思来。其一,自然旅途有非单一性即变化特点,那么历史发展的道路也“不全是平坦”的,人生之路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其二,在这个基础上,作者竭力开拓新义以发挥出这一比喻句的潜在价值来。他巧借“老于旅途的人”的两种感受(走到平坦的地方,固是高兴;走到崎岖的境界,横生“奇趣”“美趣”)来启迪和激励人们:社会发展顺利时固然普天同庆,但革命的发展有挫折时,应该变换审视的角度调整参与的姿态,尽快去掉烦恼――学会欣赏革命斗争的壮美场面,早日走出迷惘――自觉投身社会实践,去体味在逆境中搏击奋飞的乐趣。这里一个比喻句中寄寓两层思想意义,一浅一深,一副一正,相互融合,有机联系,达到了很好的表达(说理)效果。
四、用二个角度不同的比喻来充实一个命题的内涵
处于艰难境界中的国家呼唤着她的儿女拿出雄健的精神来为之奋斗为之奉献。那么什么才是雄健精神的全部内涵呢?作者以形象鲜活的比喻来阐释之。他先用旅行家的心理品质和感受来作比喻,传递出雄健精神的一个内涵:乐观豪迈,充满信心。在文章的最后,作者更用江河作比,从中我们可以提炼雄健精神的第二个内涵:勇敢坚强,百折不挠。
两处设喻,一为以人设喻,一为以物设喻,形式上相互呼应,内容上相互补充,二者都很好地服务服从于“雄健精神”的主旨表达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