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万重山漫想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与要求:

过万重山漫想

认识到历史是勇敢者开创的,学习开拓者一往无前的奋斗和创造精神。

学习作者由眼前景物发端,以一根红线贯穿,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层层推进逐步揭示中心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作者是如何逐层推进漫想,表达感情,揭示真谛的。

如何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者结合起来的。

教学设计:讲读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

大家都知道西红柿最初叫狼桃,生长在美洲,后移植到英国,因为没有见过,以为有毒,没人敢吃,一位公爵冒险吃了一个,发现味道还不错,以后我们都得感谢这位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

理请总体思路:

作者意识如何流动,思路怎样由此及彼的展开,文章体现得很清楚,所以总体思路不难理清,只要找出下列说明思路展开的句子,就可以理清总体思路了。

头脑里一无所有,就在这原始状态的空白中,一个古怪的念头跳了出来。

于是,我的思绪如同被疾风牵着,无边无际地延展开去。

再想下去。

我的思路向着更遥远的空间和时间飞去,“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也许还要高远。人类的历史,对于我本来如同远在云天之上,不可端倪的鸟儿,此时忽然栖落在手指上,简直可以数一数它的翎毛。

思路紧扣“过万重山漫想”,以三峡为起点--夔门为起点,由万重山的奇险,想到“第一个穿过三峡的是谁”,想象他当年遇到的种种困难,追溯上去,进而想到远古许许多多“第一个”。时间再往未来推移,想到千百年后人们也将对我们的精神表示崇敬。最后以船过三峡为思路的终点,表达历尽险峻之后的喜悦。

理清局部思路:

1、一、二段在行文上有什么作用?可不可欸去掉?

可以去掉,但不好,这两段为产生奇特想象设置了神奇的客观世界和混沌的主观世界的背景,把读者带入一种特殊的氛围,跟作者进入广阔的时空中去联想、想象和思考。

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是谁?问题提出来了,回答这个问题包括几个方面?

穿过三峡在什么时候?

穿过三峡是使用的什么交通工具?

穿过三峡受到了哪些干扰?

穿过三峡的时候会想些什么?

写南宋北派山水画家夏圭画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和穿过三峡使用的船作对比,烘托第一个用独木船穿过三峡难以想象的艰难。

小结:

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2、完成本课《课课练》。

查看更多
【过万重山漫想】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47125/
教案设计推荐
热门教案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