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考前练习

【河北省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河北省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康熙大帝与清代科学

王扬宗

明末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揭开了中西文化交流史的新篇章,同时也引发了激烈的中西文化冲突,导致已经编译好的《崇祯历书》未能正式颁行。清兵入关,汤若望将该书改编为《西洋新法历书》,迎合了新朝的需要,得以颁行天下。但随之而来的中西历法冲突,终于酿成康熙初年的历狱大案。

康熙帝深信西方的天文学和数学。“朕思己不知焉能断人之是非?因自愤而学焉。”康熙初年的这场历法大战证明西方天文学比钦天监使用的大统历和回回历法在计算方法上更准确,于是在平反历狱后,他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让南怀仁讲几何学和力学等知识。西方传教士希望以科学为传教铺路,康熙帝则需要科学为朝廷服务。

康熙在学习西方科学的同时,也认真研读中国典籍,他对宋明理学家对于自然现象的解释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他不喜欢耶稣会士传播的那一套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而推崇朱熹的格物致知论。

康熙帝以继承华夏正统自居,“崇儒重道”是他的基本国策,这导致了他在晚年评定中西历法之争时,采取了“西学中源”的立场。在崇尚儒学的社会氛围里,西学“名不正,言不顺”,而认定西学源于中国之后,中西实为一家,他就能名尊中学,实用西术,并能避“用夷变夏”之嫌。在确定“西学中源”说的钦定地位之后,康熙帝以“御制”的名义编纂了《律历渊源》并刊行,从而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带动了清代科学的进步。

康熙帝晚年亲自组织进行了两项科学工程。首先是全国范围的地图测绘。这是康熙帝利用耶稣会士为其服务的成功典范,也可以说是耶稣会士利用康熙帝的支持开展科学工作的成功范例。第二项大工程是《律历渊源》一百卷的编纂,编纂工作始于1713年。康熙帝从全国调集了汉、满、蒙族的一批专门人才,历时八年于康熙六十年(1721)终于完成这部著作。

从康熙帝亲自领导这两项大工程,尤其是《律历渊源》的编纂,我们可以一窥其名为“御制”实为御用科学的性质。

第一,是指导思想上追求为皇朝现实政治服务。康熙帝御用的历算专家将河图洛书附会为“数理本原”,以《周髀算经》为“西学中源”说张本。其用意虽说也有吸收西法的积极意义,但这不仅与科学的求真精神背道而驰,而且将清代科学引向了“会通中西”的羊肠小道。

第二,御用科学必须由皇家来掌握、控制和垄断。康熙帝对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加以严格的控制,一旦传教士的活动超出了他许可的范围,他就严加禁止。

第三,御用科学追求的是实用性、权威性,而不是创新性。康熙帝等自诩为“淑天下而范万世”的《历象考成》和《数理精蕴》等御制“一代大典”尽管在清代科学史上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放在17—18世纪的世界科学之林,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第四,与御用科学的权威性密切相关的是其保守性。在康熙帝的影响下,钦天监虽然聘用了耶稣会士,采取了西法,但其任务和工作则依循旧轨,毫无求新求变,清朝也没有建立任何新的科研机构,最终导致在中西交流频繁的康乾盛世,国人对近代科学毫无感知。

西方科学、文化和政治的发展,使得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的康熙帝在世界史上黯然失色。康熙苦心经营的御用科学,试图将完全不对等的中西科学进行融合和会通,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将中国科学引向了歧途,中西科学的差距由此不断扩大。思想的禁锢和文化的束缚代价何等沉重,中华民族为此虚掷了多少光阴!探讨康熙帝发展科学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反思我们的思想惰性和体制弊病也会有所裨益。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4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末欧洲天主教传教士来华,使中西文化交流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随着中西文

化交流越发深入,中西历法的冲突愈演愈烈,最后酿成了康熙初年的历狱大案。

B.康熙深信西方的天文学和数学,中西历法之争的结果更加强了他对西方科学的信任,为了让科学服务于朝廷,他让传教士南怀仁入朝为官。

C.由于激烈的中西文化冲突,《崇祯历书》未能正式施行。清军入关后,为了迎合新朝的需要,汤若望以该书为蓝本编写《西洋新法历书》,最终颁行天下。

D.事实证明,西方天文学在当时是先进的,在平反历狱后,康熙利用西方传教士想通过科学为宣传教义打基础的需求,推动了西方科学的引入。

2.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清初的中西文化交流中,康熙和传教士各取所需,康熙利用了传教士要传播教义的愿望,传教士则利用了皇帝想让科学为朝廷服务的目的。

B.认定西学源于中国,可以帮助康熙摆脱西学“名不正、言不顺”的尴尬,避免“以夷变夏”的嫌疑,从而让使用西术成为可能。

C.因为康熙对西方科学和中国典籍都有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他才会把“崇儒重道”作为基本的国策,从而确立“西学中源”在清朝科学史上的钦定地位。

D.面向全国的地图测绘是康熙帝“会通中西”的一个成功范例,康熙的支持和传教士的参与共同促成了这一伟业,这主要是在科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康熙帝的“西学中源”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西方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带动了清代科学的进步,但狭隘的思想也将清代科学发展之路引向了逼仄的羊肠小路。

B.康熙竟然还夜郎自大,自认为《历象考成》等足可垂范万世,事实上,将《历象考成》和《数理精蕴》等御制“一代大典”放在当时世界科学的舞台,就显得微乎其微。

C.考虑到为皇朝服务的目的,康熙在引入西学的同时,也控制着耶稣会士的学术活动,这一方面符合清朝政治专制特点,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康熙引入西学的局限性。

D.康熙的御用科学最大的弊端在于它对人民思想的禁锢和文化的束缚,而这种禁锢和束缚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作者重新审视历史,就是为了暴露历史问题。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6题。

停不下的艺术追溯——林风眠:中西巧调和

今天的梅州,是广东东北部一个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市。然而,在距离梅州市区20公里外的西阳镇阁公岭村,却依稀能看到100多年前留下的痕迹。这栋略显破旧的宅院,就是林风眠出生的地方。

在林风眠5岁时,家里把他送到了本族开设的立本学堂,读书认字,既是石匠又能画几笔的父亲还教他临摹《芥子园画谱》。在这种临摹中,林风眠接受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启蒙教育。

1915年,15岁的林风眠踏进了梅州中学的大门,在这里,林风眠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美术老师梁伯聪,正是这位梅州历史上最后一个能书善画的秀才,将林风眠引向了艺术的新天地。求学期间,亲朋从南洋带回的一些外文书籍,也让林风眠好奇不已。书中那些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的西洋画插图,使得从小临摹惯了《芥子园画谱》的他,看到了另一个不同的艺术世界并心迷向往。

4年后,作为第六批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他和林文铮一起登上了开往法国的邮轮。在国立高等艺术学院院长杨西斯的工作室,林风眠接受了西方现代艺术与思想的双重启蒙。对艺术的理解和观念发生了重大改变:艺术不再是儿时临摹或少时喜爱的西洋画片,而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思考。林风眠独特的绘画天赋使杨西斯惊叹不已,于是就推荐他到巴黎美院。1924年5月21日,第一次“中国美术展览会”在德国斯特拉斯堡共和国广场的莱茵宫开幕,他的作品引起轰动。此时的林风眠,在欧洲现代主义艺术和中国古典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中西调和的基本艺术面貌。

约两年后,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回国担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长。不久,林风眠发表了《谈东西艺术之前途》一文。他以论述艺术是如何构成的、东西艺术根本之异同等问题为基础,正式提出了“调和东西艺术”的主张,力图在复兴东方艺术和调和东西艺术之间寻求新路。

为了实现“中西融合”的艺术理想,林风眠可谓殚精竭虑。他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艺术名家李可染、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王朝闻、苏天赐等都是林风眠的学生。他锐意革新艺术教育,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登上讲台,聘请法国教授克罗多讲授西画,并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等口号。他提倡兼收并蓄,调和中西艺术,并身体力行,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为中国现代绘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风格典范。

1927年5月11日,林风眠组织本校师生召开了一场在当时国内规模相当大的艺术展。由于

部分作品抨击社会、直讽现实,激怒了奉系军阀,林风眠被迫辞去校长之职,离京南下,担任了由蔡元培亲手创建的杭州国立艺专第一任校长。执掌杭州国立艺专的十年,也是林风眠实践自己调和中西艺术理想的十年。这一期间,林风眠用象征手法创作了大型油画《人道》《悲哀》《死》《人类的痛苦》《渔村丰收》等作品,风格一如他“中西调和”的探索,造型简约,大笔触粗线条,色调强烈而凝重。

后来林风眠移居到了上海,他就像个苦行僧一样,不问世事埋头作画,在清苦孤寂中继续着中西艺术调和的探索。很多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林风眠终于在中西融合的道路上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面貌,他的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孤独、忧郁和磨难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林风眠,但是,在他的笔下,却衍化出了寂静的山川,仿佛一片超现实的梦乡。

(选自《光明日报》2016年5月8日)

相关链接:

①在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法国美术教育的最高殿堂,林风眠不是个守规矩的“好学生”,他为塞尚、莫奈、马蒂斯等离经叛道的画家所倾倒,又在巴黎东方美术馆和陶瓷博物馆的彩陶、汉画砖、唐三彩、瓷器花纹上,发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求实在线•中国现代绘画史一代宗师——孤鸿林风眠》)

②林风眠曾对人讲:“在北京和杭州当了十几年校长,住洋房,乘私人轿车,身上一点人气几乎耗光了。你必须真正生活着,能体验今天中国几万万人的生活,身上才有真正人味。首先是‘人’,彻底‘人’化了,作品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求实在线•中国现代绘画史一代宗师——孤鸿林风眠》)

③“林风眠一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融汇了东西方的优点,能够创造一种崭新的、从未有过的艺术形式。他是一个独领风骚数百年的领袖型、旗手型的人物。”——中国美术学院原校长 肖锋

“他奠定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基础,他之后的赵无极、吴冠中等人都是追随他的道路的。没有林风眠,中国绘画就缺少一个走向现代艺术的大师。”——美术理论家邵大箴

4.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林风眠成为中国“百年巨匠”之一并不是偶然的,原因在于他提出了“调和东西艺术”的主张,并且他身体力行,在艺术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B.林风眠的创作融汇了东西艺术之长,创造出了自己画作的独特的面貌,他没有忘记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没有真正的人味,作品就没有生命活力。

C.林风眠在中国绘画尤其是中国现代绘画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的作品兼有欧洲现代艺术和中国古典工艺美术之长,造型简约,色调强烈凝重,独具一格。

D.绘画是林风眠安身立命的凭借,是他毕生的终极追求,更是他表达强烈情感的媒介。他借助绘画表达他对国事的关心、对人生的思索、对身边人和事的敏感与爱。

5. 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林风眠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既在学校接受了系统的文化学习,又在梁伯聪、南洋回来的朋友等人的影响下关注西方的艺术世界,这为他日后进行中西调和的创新打下了基础。

B.林风眠敢于打破常规,做事不按常理出牌,欣赏离经叛道的画家。当校长时他聘请木匠画家的齐白石,打破艺术的崇高地位,提倡各阶级共享的艺术。

C.1919年,林风眠到法国勤工俭学,在院长杨西斯的工作室接受了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双重启蒙,从此踏上了绘画艺术中西调和的探寻之路。

D.林风眠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从1919年选择出国勤工俭学,到德国第一届“中国美术展览会”引起轰动,再到国内艺术展上借作品抨击社会、直讽现实,都是他爱国的体现。

E.大成就须经得起大寂寞。移居上海的林风眠不问世事埋头探索,孤独、忧郁和磨难围绕着他,但他终于超越自我,在创作上形成自己的风格,取得了巨大成就。

6. 简述林风眠在绘画方面取得成功的缘由,结合材料加以分析。(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乡下佬的劝告

〔美〕威廉•萨洛扬

有一年,我的叔父美立克从弗莱斯诺到纽约去旅行。

在他上火车之前,他的叔父迦洛看望了他一次,告诉他旅行上的种种危险。

“你上了火车,”那老人说道,“仔细拣定你的座位,坐下来,不要东张西望。”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几分钟之后,火车开动了,”那老人说道,“两个穿制服的人会从夹道上走过来,向你要车票。不要睬他们,他们会是骗子。”

“我怎么会知道呢?”我叔父说道。

“你会知道的。”老人说道,“你不再是小孩子了。”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你旅行了不到二十英里,一个讨人喜欢的年轻人会走到你跟前来,递给你一支香烟。告诉他你不抽烟,香烟上会有麻药的。”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在你到餐车去的路上,一个很美丽的女郎会故意和你撞个满怀,而且差不多抱住你,”老人说,“她一定极其陪小心而且动人,你自然的冲动便是要和她做朋友。抛撇了你那自然的冲动,一直进餐车去吃东西;那女人会是女冒险家。”

“什么?”我叔父说道。

“婊子!”老人喊道,“一直进去吃东西,点最好的食品。如果餐车人满了,那美丽的女人坐在你同桌的对面,不要对着她的眼睛看。如果她讲话了,装做聋子罢。”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装做聋子,”老人说道,“这是唯一摆脱的方法。”

“摆脱什么?”我叔父说道。

“摆脱全部邪恶的花把戏,”老人说道,“我旅行过的,我懂得我谈着的问题。”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这我们不要多谈了。”老人说道。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我们不要再讲这问题了。”老人说,“这完结了。我有着七个小孩子,我的生活一向是

圆满正经的生活。我们不要再想到它罢。我有着地呀,葡萄呀,树木呀,牛羊呀,和钱呀。人

是不能一切齐备的——除非什么时期有一天两天是如此。”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在你从餐车回到你的座位的路上,”老人说道,“你会经过吸烟间。你在那儿会发现一批人打着纸牌,赌客们会是三个中年人,指头上套着看上去很值钱的戒指。他们会向你笑嘻嘻地点头,他们中间的一个会邀你入局。告诉他们,你不会讲英语。”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这就好了。”老人说道。

“谢谢你。”我叔父说道。

“还有一件,”老人说道,“当你夜里上床的时候,把你袋子里的钱拿出来,放在你的鞋子里。把你的鞋子放在你的枕头底下,把你的头整夜搁在枕头上,不要睡熟。”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这就好了。”老人说道。

老人离开后,第二天我叔父美立克上了火车,便一直横过了美利坚旅行到纽约去。

穿制服的两个人并不是骗子,带有上麻药的香烟的年轻人没有到来,美丽的年轻女人没有坐在餐车里和我叔父同桌的对面,吸烟室里也没有人打纸牌,我叔父把他的钱放在他的鞋子里,把他的鞋子放在他的枕头底下,第一夜整夜没有睡熟,但是第二夜,他却放弃了全部的规矩。

第二天,他自己把一支香烟递给了另一个年轻人,那年轻人接受了。

在餐车里,我叔父走到一边去,和一个年轻女郎同桌坐了。

他在吸烟间里发起了打扑克,还在火车开到纽约之前,我叔父认识了火车上的每个人,每个人也认识了他。

有一次,当火车穿过俄亥俄州的时候,我叔父和那接过香烟的年轻人和到跋沙尔去的两个年轻女郎组成了四人合唱队。

这次旅行是很愉快的旅行。

当我叔父美立克从纽约回来的时候,他的老叔父迦洛又来看他了。

“看光景你是一路平顺的,”他说道,“你遵守过我的教训了吗?”

“唔,叔叔。”我叔父说道。

老人远望着天空。

“有人靠我的经验得到了益处,这在我是觉得高兴的。”他说道。

(选自《中外微型小说》,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美立克去纽约旅行前后,叔父迦洛特地来看望他,给他说了一番话,可见叔父是一个

非常热心的老人,也体现了他对后辈充满着关爱。

B.美立克在同叔父迦洛交谈时,态度一直恭恭敬敬,叔父每说一点,他都能积极地做出回

应,表现出他很尊敬这位长辈,认为叔叔说的都是金玉良言。

C.从叔父迦洛叮嘱美立克的内容可以看出,在叔父迦洛的眼里,社会上充满了欺骗、伤害、

邪恶、偷盗等害人的把戏,暗示了他们叔侄所处的社会环境的黑暗。

D.小说的结尾意味深长,一方面老人因为自己的经验能够帮到别人而欣慰,另一方面老人

又为自己的经验在别人身上得到了验证而感到得意。

8. 当美立克返回后,被他的叔父问及是否遵守教训,他回答“唔,叔叔”,这反映了他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结合文本分析。(5分)

9. 小说为什么以“乡下佬的劝告”为题目?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宋太初,泽州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举进士,解褐大理评事、通判戎州,以善政闻。有诏褒美,迁将作监丞,转太常丞。雍熙三年,通判成都府,赐绯鱼。会诏求直言,著《守成箴》以献。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时陈恕为使,太初有所规画必咨恕,未尝自用为功,恕甚德之。会西鄙有警,转馈艰急,充陕西转运使。二年,命白守荣、马绍忠护刍粮,分三番抵灵州。转运副使卢之翰违旨并往,为戎人所剽。上怒,捕太初及副使秘书丞窦玭系狱。太初责怀州团练副使,之翰、玭悉除名。明年,起太初为祠部郎中,知梓州。俄复旧秩。真宗嗣位,召还。咸平初,拜右谏议大夫、知江陵府。蛮寇扰动,太初以便宜制遏,诏奖之。三年,再知梓州。明年,益州雷有终以母老求还,诏太初就代。时分川陕为四路,各置转运使。上以事有缓急,难于均济,命太初为四路都转运使,要切之务,俾同规画。太初与钤辖杨怀忠颇不协,时蜀土始安,上虑其临事矛盾,亟召太初还。会御史中丞赵昌言等坐事被劾,命权御史中丞。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①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韪之。俄出知杭州。太初有宿疾,以浙右卑湿不便,求近地,得庐州。疾久颇昏忘,不能治大郡,连徙汝、光二州。景德四年卒,年六十二。太初性周慎,所至有干职誉。尝著《简谭》三十八篇,自序略曰:“广平生纂文史②老释之学,尝谓《礼》之中庸,伯阳③之自然,释氏之无为,其归一也。喜以古圣道契当世之事,而患未博也,因笔而简之,以备阙忘耳。”

(选自《宋史•列传第三十六》,有删改)

[注]①风宪:即“御史”,掌管风纪的官吏。②文史:借指儒家。③伯阳:老子的字,借指道家。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

B. 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

C. 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

D. 淳化初/迁监察御史/时北面用兵/选为雄州通判/二年/为京西转运副使/未几/移河东/至道初/迁兵部员外郎/充盐铁副使/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绯鱼,即绯鱼袋,指绯衣和鱼符袋。是旧时官员佩戴的证明身份之物,唐朝五品以上佩鱼符袋。

B.秩,既指官吏的俸禄,也可以指官吏的官阶、品级。文中的“旧秩”就是指宋太初原来的官职级别。

C.坐,是定罪、获罪的意思。在中国古代,连坐是指一人犯罪而使其整个家族遭受牵连受罚而被诛灭的制度。

D.《礼》,指儒家典籍《礼记》,它和《诗经》《尚书》《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太初施政有方,深谙时事。他考中进士后,刚刚为官,便有了突出的政绩。皇上下

诏表彰,因而升官。征求直言时,他呈献上奏疏,后因军事需要,被选为雄州通判。

B.宋太初才德兼备,深受器重。他做盐铁副使,尊敬上司,不独断专行,不居功自傲。他才能出众,多次出任转运使,负责往前线运送军粮,职责内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

C.宋太初身体多病,备受关照。他患有久治不愈的疾病,不能到低洼潮湿的地方,朝廷就让他到别地为官。他有病已久,糊涂健忘,不宜治理大的州郡,朝廷就让他治理小的州郡。

D.宋太初读书广博,善于思考。他读儒家的经典著作,也读道家、佛家的著作,并深刻思考书中的道理。他认为儒家的中庸、道家的自然、佛家的无为,其实思想道理是一致的。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太初有所规画必咨恕,未尝自用为功,恕甚德之。(5分)

(2)先是,按劾有罪必豫请朝旨,太初以为失风宪体,狱成然后闻上,时论韪之。(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闻琴

唐•孙氏

玉指朱弦轧复清,湘妃愁怨最难听。

初疑飒飒凉风劲,又似萧萧暮雨零。

近比流泉来碧嶂,远如玄鹤下青冥。

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

14.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首联描写调弦的过程,琴音由嘈杂到纯净。湘妃,指舜妃娥皇、女英,运用湘妃思念舜的典故,总写琴声哀怨。

B.颔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自然界常见的声音凉风飒飒、潇潇暮雨,形象地表现琴声,化抽象为具体。

C.颈联写听琴感受。琴声如在耳边,仿佛泉水从青色的山峰上流泻下来;琴声越来越远,又如黑鹤从青苍幽远的天空飞下。

D.“远如玄鹤下青冥”中“青冥”即青天。该句运用了通感的手法,以视觉写听觉,表现了琴声的急促。

E.尾联写弹琴结束后的情景,意境幽静美好,突出了音乐的魅力,与白居易《琵琶行》的写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15.请赏析“夜深弹罢堪惆怅,露湿丛兰月满庭”一联的艺术手法。(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刘禹锡《陋室铭》中写来往于陋室的均是有学问之人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李商隐的《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化用典故来表现诗人沉迷在美好的境

界之中。

(3)韩愈在《师说》中将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之族从师的态度进行对比,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质疑来批评不愿从师的士大夫。

第Ⅱ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 长城抗战后,华北已成为多事之秋,野心日益膨胀的日本欲变华北为第二个“满洲国”,华北的情势越来越危急。

B. 我国著名的书法中,雄浑大气的颜体字与颜真卿刚直忠义的性格相维系;张旭的草书龙飞凤舞、气势非凡,与他的性情旷达相对应。

C. 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第6集中,梁思成去见徐志摩,谈话中说道:“昨天在宗孟先生那儿缘悭一面,今日特来拜访。”

D. 昨天夜里,凡此种种场景,皆如电光火石一般,在难以入眠时掠过我的眼前,让我的心绪久久不能平息。

E.在初中时,唐爽做过一件让全班同学都不可理喻的事情:班里开家长会,他当着全班家长的面把自己的妈妈“轰了出去”,自己参加了家长会。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 这本书文风幽默风趣,个性十足,书中的插图简练明朗,蕴含着作者对不同人生阶段和社会环境变化的独到思考与发现。

B. 春节是合家团圆的节日,但对于入住养老院的老人看来,春节往往是情绪波动的敏感期,一些老人会因无法与家人团聚而闹情绪。

C. 翁偶虹先生是一代戏曲名家,倾尽一生心血创作了《桃花村》,是在京剧老戏《花田错》的基础上翻新而成的艺术精品。

D. 我国成功发射的脉冲星实验卫星属于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入轨并完成在轨测试后将开展在轨技术试验,主要验证星载脉冲星探测器性能指标等。

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每年4月中旬,旅游团疯了似地赶往全国唯一的傣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参加东方狂欢节——西双版纳泼水狂欢,水桶大战,万人空巷,皆呼过瘾。 ① 对于大多数人,“狂欢”的嗜求 ② 大过了对傣族水文化的探究, ③ 伴随泼水节的一系列庆典仪式, ④ 被很多人选择性忽略。 ⑤ 泼水节之所以名列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盖因其几乎涵盖了傣族文化最精华的部分, ⑥ 也是傣族生态文明观“没有水就没有林,没有林就没有田,没有田就没有粮,没有粮就没有人”的写照。在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泼水节的活态传承和文化心理只怕国内无出其右。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往往 并且 也 可是 况且

B 但 却 / 往往 / 并且

C 并且 / 而 却 原来 并且

D 可 似乎 而 也 其实 /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西递古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镇内,东南距黟县县城8公里。西递村奠基于北宋时期,现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宅第120余座、祠堂3座、牌坊1座, ① 。2000年,西递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西递村四面环山, ② 。由于地势自东向西略倾斜,前边溪、后边溪于双溪口交汇后向西流,又在村口与金溪汇合为西溪,再西流出村后过长演岭注入漳水。西递古名西川,取水势西流,“不之东而之西”之意。长演岭北麓的宁池古道上曾有一古代邮驿机构递铺所,因在徽州府以西、西溪之滨,故称“西递铺”。西递胡氏家族迁居此处后,以铺名村, ③ 。

21. 某电视台曾做了一个名为“别让你的父母孤单”的公益广告。请把下面空缺的画面内容补充完整。要求:想象合理,语言鲜明、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lOO字以内。(5分)

画面:厨房内,哗哗哗的流水声,咚咚咚的切菜声欢快地响成一片,砧板上瞬间出现了一溜碧绿匀称的黄瓜丝。母亲的脸上漾着笑容。

(画外音)儿子电话:妈,说好了今天回家看你,可公司临时要我陪客户吃饭。微波炉用着怎么样啊?还缺点什么?

画面:急匆匆把手放在围裙上擦擦就跑来接电话的母亲,脸色从欣喜变成了理解,却只来得及在儿子匆忙的解释中挤进去一句:“不用,什么也不缺。”她摇着手回答儿子的关心,手还僵在半空中,儿子的电话已经挂了。

(画外音)小孙女电话:奶奶,我放学后和同学一起去游乐场,不回家吃饭了。

(画外音)女儿电话:妈妈,家庭影院看着怎么样啊?我去健美了,今儿就不回家了。

画面:□□□□□□□□□□□□□□□□□□□□□□□□□□□□□□□□□□□□□□□□□□□□□□□□□□□□□□□□□□□□□□□□□□□□□□□□□□□□□□□□□□□□□□□□□□□□□□□□□□□□

(画外音)男声旁白:别让你的父母孤单,常回家看看。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逛庙会、看表演、品小吃……2017鸡年春节,邯郸人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红红火火的庙会了。庙会现场张灯结彩、游人如织。除了有能唤起人们儿时记忆的糖瓜儿、吹糖人、皮影戏、舞龙舞狮等,还有全国各地的小吃和邯郸本地的大型祭祀活动,让人们在祥和欢乐的节日氛围中,感受到浓浓的民俗文化气息。并且,邯郸的庙会不止一家:赵王欢乐谷、香草湖、启乐小镇、滏东美食林广场、广府古城、七步沟……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庙会热”。

对邯郸“庙会热”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C(C项目的与结果颠倒了。对应到第一段“迎合了新朝的需要”是编写《西洋新法历书》产生的结果,而不是目的。)

2.答案:C(C从文章中看,原因是多方面的,该选项以偏概全,过于绝对化。)

3.答案:D(从文章最后一句可以看出,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是为了对如今有所裨益,而不单是为了暴露问题。)

4.答案:A (错在遗漏信息,林风眠被誉为“百年巨匠”之一的原因很多,“奠定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基础”和“培养了很多大师级的名家”等也不可忽视。)

5. 答案:BE (A项梁伯聪引领他在中国传统绘画方面走向艺术的新天地;C项应为接受了“西方现代艺术和思想的双重启蒙”,中国传统艺术的启蒙他幼时就接受了;D项属无中生有,林风眠出国留学、在国外艺术展上一举成名并未提到他的爱国情怀。)

6. 答案:

①保持好奇心,善于学习。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艺术、西洋插画,还是西方的艺术理论与思想,林风眠都兼收并蓄。

②善于创新,能打破传统。林风眠不一味地做守规矩的“好学生”,才能在复兴东方艺术和调和东西艺术方面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③贴近生活,保持人味。他的画作直接描述生活,拷问人性,富有活力。

④耐住寂寞,专心创作。林风眠在上海不问世事埋头作画,最终让自己的艺术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⑤有师友亲人的帮助。梁伯聪将林风眠引向了艺术的新天地,蔡元培的任人唯贤,父亲的影响等等,都促成了林风眠的成功。(答对其中三点给满分,但必须要有文本分析)

7. 答案:D(A项旅行回来后叔父看望“我”的言行不能体现他的热心和关爱;B项美立克在听叔父的教导时“一直恭恭敬敬”不恰当;C项后文美立克的经历证明当时的社会已经很安定和谐了。)

8. 答案:

①心有不满,他不想再听叔父的唠叨指责。

②心有怀疑,他已经不再相信叔父所说的内容。

③敷衍叔父,他认为叔父既理解不了也无法接受自己的经历,所以就敷衍他。(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5分)

9. 答案:

①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整个故事情节都是围绕“乡下佬的劝告”来展开的。

②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激发读者去想象他劝告的内容和效果等等。

③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点,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乡下佬”三个字带有很强的讽刺意味,讽刺了美立克的叔父孤陋寡闻、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的性格,同时也赞美了美立克顺应本心的需求、敢于打破先辈人的规矩的勇气。

④点明了文章的主要描写对象和主要内容。(答对其中三点给满分)

10. 答案:D

11. 答案:C(在中国古代,连坐是指因一人犯罪而使有一定关系的人(如亲属、邻里或主管者)连带受刑的制度。)

12. 答案:B(“职责内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差错”表述错误。宋太初任陕西转运使时,其副使卢之翰运送军粮被敌人抢掠而去。)

13. 答案:

(1)宋太初有任何计划安排必定询问陈恕,从来不曾自作主张(自以为是)争功,陈恕认为他很有德行。( “规画”“咨”“尝”“自用”“德”各1分)

(2)在这以前,查验弹劾(审查揭发)有罪的大臣必须预先请示朝廷的旨意,宋太初认为有失御史的体制,在立案后才禀报皇上,当时的舆论认为他正确。

( “是”“按劾” “狱”“闻”“韪”各1分)

译文:

宋太初,泽州晋城人。太平兴国三年考中进士,初入仕担任大理评事、戎州通判,凭借良好的政绩而闻名。皇帝下诏褒奖赞美他,升任将作监丞,后来转任太常丞。雍熙三年,担任成都府通判,赐给他绯鱼袋。正赶上皇帝下诏征求直言,他就写了《守成箴》呈献。淳化初年,升任监察御史。当时北方正在打仗,选任他为雄州通判。淳化二年,他又担任京西转运副使。不久,调任河东。宋太宗至道初年,宋太初升任兵部员外郎,充任盐铁副使。当时陈恕是盐铁正使,宋太初有任何计划安排必定询问陈恕,不曾自作主张争功,陈恕认为他很有德行。正巧西部边境有紧急情况,转运军粮艰难急切,宋太初就充任陕西转运使。至道二年,命令白守荣、马绍忠护送粮草,分三批运往灵州。转运副使卢之翰违背旨意一起运送,被戎人抢劫。皇上大怒,逮捕了宋太初和副使秘书丞窦玭,将他们关入狱中。宋太初被处罚为怀州团练副使,卢之翰、窦玭削职为民。第二年,朝廷重新起用宋太初为祠部郎中,让他做梓州知州。不久又恢复了他原来的官级。宋真宗即位后,把宋太初召回京城。咸平初年,宋太初官拜右谏议大夫,任江陵府知府。蛮寇骚扰入侵江陵,宋太初凭借便宜行事之权,制服了敌人,皇帝下诏褒奖了他。咸平三年,他再次担任梓州知州。第二年,益州长官雷有终以母亲年老为由请求还乡,皇帝下诏宋太初前往代理。当时把川陕分为四路,各路设置转运使。皇上认为情况紧急时,难以同心协力,就任命宋太初为四路的都转运使,紧要的事务让他统一协调规划。宋太初与钤辖杨怀忠很不和睦,当时蜀地刚刚安定,皇上担心他俩在处理事情时会有矛盾,就立即把宋太初召回京城。恰值御史中丞赵昌言等人因事获罪被弹劾,皇上就任命宋太初代理御史中丞的职务。在这以前,审查揭发有罪的大臣必须预先请示朝廷的旨意,宋太初认为有失御史的体制,在立案后才禀报皇上,当时的舆论认为他正确。不久,宋太初出任杭州知州。宋太初患有久治不愈的疾病,以浙东地区地势低洼潮湿、身体不便为由,请求到近地就职,得任庐州。疾病缠身时间久了,糊涂健忘,不能够治理大郡,被接连调任到汝州、光州二州。景德四年,宋太初去世,享年六十二岁。宋太初性格周密谨慎,所到之处有任职干练的美誉。曾经撰写了《简谭》三十八篇,自序大略说:“我用尽平生编纂汇集儒、道、释的学问,曾经认为《礼记》的中庸之道,道家的自然之理,佛家的无为之说,它们的思想宗旨都是一致的。我喜欢用古代圣贤的思想道理来契合当代的事情,然而担心学识不够广博,于是用笔有选择地记录下来,来防备脱漏遗忘。”

14.答案:B(2分)(“拟人”应为“比喻”) D(3分)( “急促”应为“悠远”)

15.答案:①烘托手法或侧面描写。(2分)“露湿丛兰月满庭”通过描写月光满庭、露湿丛兰的寂静,烘托出听众沉浸在音乐中不愿抽离的情形,从侧面突出了琴声的魅力和演奏者技艺的高超。(1分)②以景结情或寓情于景。(2分)月光铺满了庭院,院中一丛丛的兰花都被露水打湿,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惆怅之情,韵味悠长,意犹未尽。(1分)

16.答案:(1)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2)庄生晓梦迷蝴蝶(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其可怪也欤

17. 答案:A E ( 多事之秋:事故或事变多的时期,多用来形容动荡不安的政局。龙飞凤舞:形容山势蜿蜒雄壮,也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缘悭一面:指缺少一面之缘,谓无缘相见。电光火石: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教用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

18. 答案:D (A项搭配不当,“蕴含”与“发现”不搭配。 B项句式杂糅,“对于……看来”是“对于……来说”或“在……看来”两种结构的杂糅。C项中途易辙,首句主语是“翁偶虹”,末句的主语变成了《桃花村》。)

19.答案:D

20.答案:①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建筑 ② 三条溪流穿绕而过 ③改西川为西递(答对一空1分,两空3分,三空5分)

21.示例:空荡荡的屋子里,母亲一人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白天等待儿女回家时鲜亮的笑脸现在却如一朵枯萎的花,布满憔悴,堆满寂寞。渐渐地,母亲缩在沙发上睡着了,她脸上那深深的皱纹让人格外惊心。

22. 参考立意:

(一)持赞赏态度:

1.带来了商机,庙会经济升温,不仅给参加的商贩、举办方带来了很大的收益,而且挑起了邯郸春节假日经济的大梁。

2.迎合了群众精神生活的需求,让他们在春节期间享受了民俗文化带来的幸福,丰富了市民的节日生活。

3.促进了传统民俗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4.给了那些坚持守护民俗文化的人一个机会、一丝鼓励。

(二)持否定态度:

1.过于看重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彰显。

2.面对商机,盲目跟风。

3.缺乏创意,庙会内容单一乏味,特色不明显。

(三)辨证看待亦可。

查看更多
【河北省2017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46574/
考前练习推荐
热门考前练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