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于勒的第二封信,菲利普夫妇把它作为全家的“福音书”。人教社出版的教参也认为后来“菲利普一家急切盼望中的富翁于勒竟变成了穷水手于勒,这完全出乎菲利普一家的意外,也出乎读者的意外。”然而,它果真是一份“福音书”吗?果真“出乎读者的意外”吗?
让我们再认真研究一下于勒的第二封信吧。
“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这封短短的信,其内容充满显而易见的矛盾。首先,于勒抛开“买卖很好”的店铺不管理,而远去南美“作长期旅行”这是违反常情的。其次,“作长期旅行”跟给家人写信并没有冲突,为什么“要好几年不给”家人写信呢?再次,他在信中说“买卖很好”要离开店铺外出“作长期旅行”,那为什么不可以乘“长期旅行”顺便回家一趟呢?最后,信中的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又说:“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这不是欲盖弥彰,又是什么呢?总之,透过表面矛盾百出的语句,于勒的第二封信根本不是什么“福音书”,分明是一份宣告破产和诀别家人的“通知书。”这对细心的读者来说,当是没有疑义的。
可是,明明是这样的一份破产通知书,利令智昏的菲利普夫妇却仍然硬把它看成“福音书”,一厢情愿地编织着发财的美梦。作者这样写的用意究竟何在?我们以为:一、为刻画菲利普夫妇的贪婪势利的人物形象的最后“反跌”蓄势;二、也是刻画于勒人物形象的重要环节,“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这对实际上已被吞唾的于勒来说,是何等的残酷和悲哀啊!而由此也可以看出,于勒并不为教参中所说,只是一个故事“背景人物”,而是作者着意刻画的一个重要人物,他昙花一现的所谓发迹及其破产充分证明资本主义社会是富翁的天堂,千百万劳动人民包括日趋破产的小资产阶级是根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的。──而这无疑地也应当是《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主题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