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的孩子》教学杂谈

教学分析

〖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

《槐乡的孩子》教学杂谈

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是培养人文精神的重要途径。人教版新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

那么,在语文学科中怎样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显然,这段话指出了培养人文素质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强调指出了培养人文素质的基本途径──一“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基本方法──“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就是说,语文学科中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应贯穿于在语文教学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

例如在教学古诗《赠刘景文》时,我们获得的表征印象只是荷谢菊残而橙黄橘绿,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挖掘蕴含在其中的深刻的人文内涵,比如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美术的视角透视这首诗──一片残色之中透出鲜嫩的黄绿,不正是让人感到秋的生机活力么?通过美术的视角帮助孩子们进行人文思想底蕴的深层次探索,比耳提面命的抽象认识更深入扎实。

〖让略读课上得更精彩〗

要上好一堂略读课,对教师准确把握教材也有很高的要求。新教材中的略读课文删掉了以前课文后的思考题、练习题。这就给学生主动提问、设疑、探究、讨论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教师要充分利用这点,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要善于把握课后思考练习的训练实质和每单元的读写训练点,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要善于根据教学目标,从课文内容中筛选确定教学内容。在进行教学设计、钻研教材时,教师要有整体观念。要把一个学习训练组作为一个整体,注意略读课文与同单元中精读课文之间的联系,把握略读课文在整单元中的位置和作用;重点读写训练点与一般读写训练点之间的联系,设计制定适合的读写训练,为本单元的习作做好铺垫。

例:我在教授人教版语文第五册略读课《槐乡的孩子》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体会到槐乡孩子的辛劳,通过反复朗读再次感受到槐乡孩子的快乐。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能够走进课文的情景,走进槐乡的孩子们的世界,基本上把握了课文的内涵。但我并没有就此结束,而是及时引导学生:你们感觉像槐乡孩子这样的生活累吗?既然这么累又为什么说他们是那样的快乐呢?然后要求学生再读书、再思考,终于让学生抓住了文本的“矛盾点”,从而引发了学生与文本意义的激烈碰撞。学生们最终体会出了槐乡的孩子们为自己能争钱交学费而乐;为减轻父女的负担而乐;为劳动中从中学到知识而乐;为明天又能劳动而乐……本课的随机处理,使学生已完全进入课文情境,整节课学生的思维活跃,热情高涨,在心灵自由飞翔中,感受到了阅读的乐趣。我又进一步要求:你们生活中也有像这些孩子一样天真活泼、有着优秀品质的的小伙伴吧,你能举例来向我们介绍介绍他吗?可以将你要介绍的小伙伴的事情写下来吗?学生畅所欲言,乐于表达,产生了写的欲望,当堂展示、评价、修改一两名,激发了学生写作的激情。他们联系生活与文本对话,跳出文本与教师对话,个性得到解放和张扬,也为本单元写“熟悉的人”做了准备。

查看更多
【《槐乡的孩子》教学杂谈】相关文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打印
不够精彩? 再来一篇 我要投稿
字典翻译专稿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来源链接: http://yw.zidianfy.com/yuwen_246242/
教学分析推荐
热门教学分析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