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总思路
课题:14挂两支笔的孩子
教时安排及目标:
第一教时:学习课文第1—12自然段的内容,抓住重点句学习把人物写具体的方法。培养学生合理想象,大胆创新的能力,初步感受只有认真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第2教时:抓住单元提示,进一步认识过渡句和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深刻领会文章中心。指导学生如何围绕中心,把第一教时所编的故事写具体,全面提高学生把事物写具体的能力。
第一教时教案
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1—12自然段的内容,抓住重点句学习把人物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目标:学习课文第1—12自然段的内容,抓住重点句学习把人物写具体的方法。培养学生合理想象,大胆创新的能力,初步感受只有认真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抓住重点句学习把人物写具体的方法,初步感受只有认真学习,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煤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
1、同学们,这节课老师想为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他呢?(想)
2、好,下面就请你仔细地观察这位新朋友,说说你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什么?(挂两支笔,头斜着,嘴也笑歪了,很得意,很神气,很高兴)
3、这位新朋友就是挂两支笔的孩子——陆小亮。(出示课题,并齐读)
二、学习课文,展开想象。
1、他为什么这样高兴而得意呢?原来,在他生日那天,妈妈送了他一支漂亮的圆珠笔。
出示“圆珠笔红红的杆,金黄色的夹。笔套上有三个小键,像变魔术似的,一按,蹦出红笔芯;再按,缩进红的钻出蓝的;再按一下,又变成黑色的,简直妙极了。”
A一二读(齐读)
B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笔很漂亮、很奇妙,我也想有一支,小亮一定很高兴)
2、陆小亮原来有一支钢笔,他做梦都想有一只漂亮的圆珠笔。如今,美梦成真,陆小亮心里乐滋滋的。
出示“他想,教授、作家、记者……谁的口袋里不插两三支笔呢?”
A请你自由地读一读。
B你发现了什么?(……表示列举人物的省略,请学生补充后得出小亮向往自己长大后做一个有知识、有学问的人)
C你能读好这句话吗?(强调心想,要轻读,充满向往和幻想,好像自己挂了笔,就真的成了有学问、有知识的人,很了不起似的)3、,于是无论到哪儿,小亮都不忘挂上这两只宝贝笔。可有一段时间,小亮却不再挂笔了。
请你展开想像的翅膀,自由组合讨论陆小亮不再挂笔的原因。交流反馈(笔漂亮,字不漂亮就不挂了;考试考砸了,同学嘲笑他,就不挂了;捐给灾区小朋友了;劳动时,弄丢了……)
三、抓住重点,学习方法。
1、刚才,大多数同学都能发挥想像,把故事编得合情合理。可是,要把编好的故事如何恰到好处地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确是一门学问。
2、我们先来看课文是怎样编的,又是怎样把陆小亮这个人物写具体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直接写小亮的句子,细细体会,你读懂了什么?如果有疑问,可以相互交流。
3、交流反馈
A课文中的小亮,为什么有一段时间没有挂笔?
B你找到了那些直接写小亮的句子。你读懂了什么?
随机出示句子并指导领会含义及写法
“小亮一听写信,就着了慌。”为什么着慌?(自己给爸爸写的信,爸爸回信指出不少毛病。平时学习不扎实,给老奶奶写信怕丢脸。)
“不答应吧,老奶奶会说我不像红领巾;说没带笔吧,可明明挂着两支笔。”(指出是心理描写,领会了左右为难的矛盾心情后指导朗读)
“小亮左右为难,想来想去只好说:“奶,我写不好。”(只好看出他答应的很勉强,但是心灵深处他还是想帮助别人的)
“钢笔老划破纸,用圆珠笔又不如用钢笔好写,笔换过来又换过去。”(这是动作描写,从只看出小亮信写捕处的着急心情,写得很费劲)还有那些句子写他写信写得很费劲。